主要考虑以下: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峡谷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3个方面)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4.选在相对海拔高的地方,方便引水
(七)城市交通
1、特点: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布局原则:①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②节约用地;③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等 3、城市道路网:环形放射式;方格-环形-放射式。 4、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线路拥堵(解决途径: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交通环境污染(解决办法:减少汽车尾气;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5、保持城市交通畅通的措施: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拓展城市道路;③建设立交桥;④将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分离;⑤控制货车进入市区;⑥鼓励市民乘公共交通;⑦限制私家车发展等。 (八)三峡工程 ⒈ 意义:
①防洪( 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 ②发电(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③航运; 水和灌溉
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
⒉ 生态效益: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下游,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区。(利: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害: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⒊社会经济效益:①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③有利于扩大就业;④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⑤有利于提高长江上游的通航能力;⑥有利于该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⑦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九)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较差、 较好、 最好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进,通过隧道穿过黄河后可以自流到华北。
中线:近期规划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汉江)水库引水,沿豫西山地和太行山东麓到达华北,以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西线:从长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上筑坝建水库,提高水位,采用隧道穿过巴颜喀拉山,向黄河上游补水。 (十)西电东送
南线: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及云南贵州的火电开发调往广东。
中线:将三峡、金沙江干流水电送往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 北线: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和华北地区。 意义:1.西部 ①可以将西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推动西部电力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优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④增加就业机会;
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2.东部地区;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七、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煤炭资源的优点: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4、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①规能源分布少;②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5、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6、调整措施: ①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②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③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⑤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⑥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 ⑦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 ⑧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
⑨利用乙醇汽油等清洁能源 7、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 哈萨克斯坦:①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国而言:①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②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③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④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⑤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8、某些年份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
①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 ②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9、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①利于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能源地域分布;②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③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④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⑤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⑥解农村生态压力。 问题及其影响:①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②程建设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工程难度大,要注意环境保护。
八、 人口问题
1、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问题
①衣食供应不足;②就业问题严重;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阻碍人力资源形成;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2、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