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等待 教学资料长春版(2)

2018-09-18 15:27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由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 元夕 【北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本词的内容非常明确,是写男女爱情生活的。上下阕句式完全一样,环境背景一样,但人事却截然不同。同是元宵夜,同是月圆灯亮,热闹非常,但去年高高兴兴地与心爱的人儿如约相会,而今年却是一人独行,不见了去年的恋人,伤心的泪水湿透了衫袖。风景依旧,人事全非,这种强烈对比的情感以通俗流畅的民歌式的“生查子”表达出来,真切、自然、明快,诵读起来别有风味。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勾画出一个合宜的男女幽会境界,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品味、所传诵。

思考与讨论

一、“等待中包含人间百味。”从课文中,你能品味到“等待”中的哪些人生况味? 设置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然后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分析、解读。要紧密结合课文,由此拓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万不能抛开文本随意展开。

参考答案:等待是人生中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必然。有等待来信的欢乐,也有无谓等待的焦灼。然而就在这些等待中,时光在匆匆流逝,“等待”已经窃走了“人命半条”;等待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为了更美的风景、为了宏伟的前程,必须学会等待,但不要因为人生中的一个偶然就沦为“等待”的奴隶,更不可为了缥缈的希望,而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家,让等待的绳索羁绊精彩的人生;人们等待还在于前方美好景致的召唤,它将人生的各个片段相连,让人经过一次次等待之后,有了下一次等待的希冀,也有了下一次努力的目标。就这样,人们在等待中日渐老去,也逐渐领悟了“等待”的内涵,可谓“读《等待》一文,品‘人生百味’”。

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看法,只要谈出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二、“引人入胜的风景,远处有亭台,人们朝亭台走去,到了亭台,更远处有溶洞,于是奔向溶洞,溶洞又非终点,更更远处有瀑布……”这里的“亭台”“溶洞”“瀑布”指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说你的感受。

设置本题意在培养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透过文字,联系人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指导解题,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情感与意义。另外,本题也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练习,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亭台”“溶洞”“瀑布”是人生中一处处美好的景致,实际上就是吸引我们不断向前、不断付出等待的人生目标。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全力以赴,不顾疲劳,

甚至甘于等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如为了达到钢琴演奏八级的水平,要经过长达四五年的“等待”,之后才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谈)

三、课文从“等待”这一人生中最常见的现象入手,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仔细揣摩下列句子,体会其含义,并尝试着说说你对人生中“等待”的认识。

1.希冀在等待中获兔的人岂止守株者。

2.人生是条长长的链子,“等待”是各环节链子间的纽带。 3.“等待”寄寓于“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

4.等待的未必能获得,而未曾等待的不速之客却飞快来到,而且绝对驱不走,避不开。 设置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探究关键语句所蕴含的意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设置本题的主要意图。这种品味,有一定难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兴味,能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同时,本题还拓宽了文章的外延,由一篇文章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从别人的文章中读出自己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参考答案:

1.我们经常会嘲笑“守株待兔”者的愚钝,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多少次扮演了“守株者”的角色,无端地希冀天上会掉下馅饼来,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空想家,从而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如果说智者的等待是磨砺的必经之路,那么愚者的等待则是迷失的空想。

2.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成“长长的链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生的轨迹,而把等待比成“纽带”则充分强调了等待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等待中成长起来,对未来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向前的脚步,将人生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的纽带就是“等待”。

3.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等待”与“希望”之间的关系,人们为了希望而等待,因为等待才能迎来希望,所以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

4.本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等待的结果未必都是振奋的,总有不速之事在某一天与我们不期而遇。倒不是因为等待的就是福,不速的就是祸,只是说,不必为等来的喜悦冲昏头脑,也不必为突如其来的灾祸悲痛欲绝。老子在两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另一层则告诉我们,这个“不速之客”就是时间的流逝,在等待的过程中,已然从昔日的红衣少年变成今朝的白发先生,人生在等待中耗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学

生谈对人生中“等待”的认识,希望他们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学建议

一、反复诵读。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本文是一篇充满哲思的散文,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文本,才能从中领悟到真意。诵读可分几个步骤进行:一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咏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咏品味,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二、理清思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这一步宜采用跳读的方式进行,在教学处理上要简明扼要。本文由开篇的描摹“等待”引出“等待中包含人生百味”,进而在下文进一步诠释其内涵。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阅读的方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等待 教学资料长春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 给我一点水 教学资料长春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