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教育体制采用?八股?取士的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运用题海战术,往往只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现今教育已认识到此类体制的弊端,提出素质教育,开始注重研究教法、学法。但根本体制和用人体制的转变还待科学的进一步论证。教
- 8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与学只有共同改革,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学法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调动学生兴趣。?善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主体作用。一是教师善于启发、撩拨学生的好奇心。二是开展活动比赛,增强学生的好胜心。三是改善师生对立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尊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作到课头别致,有吸引力,课中有高潮,结尾有余味,课外有思考。
如在?讲解商不变的规律?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一天,美猴王孙悟空对小猴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猴。’小猴听了想,一个小猴才分两个桃子,太少了。于是要求猴王多给一些桃子。美猴王说:‘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小猴听了很高兴,于是又请求猴王多给一些桃。猴王说:‘那就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个小猴’。美猴王孙悟空与小猴都笑了。小朋友,你们说谁是最聪明的??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通过故事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思维活跃,且联系了新知识,效果显著。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方法、模式,激起学生认知和解决矛盾的信心,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教师找准启发点,使师生都能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
如在讲解?四舍五入省略小数?时,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通过买卖,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品中,认识到省略,求近似数的意义和方法,则知识更灵活,掌握更牢固。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后,我们要求马上用新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这个新的问题情境,可以由教师创造让学生思考,也可以学生自己创造自己思考或同桌创造交换思考;也可以学生创造难题考老师。这样通过师生或生生的
- 9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互动实践,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比如学生们学习了圆周长后,通过实践应用,测量生活中的器物,不但会求圆的周长,还掌握了测量圆直径的操作方法,也解决了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不少问题。学生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适时的创造生活情境,在生活中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适时的点拨、启发,使学生思维得以锻炼,使知识得以内化迁移,走上有仿到创的道路。
(三)根据实际,分类指导。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对不同条件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和激励。并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使他们要跳一跳摘到果子,给不同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以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长处,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找准新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分类例举——概括方法——探究意义——灵活运用。这样的教学,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体验了学习进程中的苦与乐。
(四)教会学生会提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之中没有疑难之问,也没有那种解疑后的喜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传统教育,在上课时,教师事先设计好大量的问题,要求学生加以回答,学生有疑之处教师统统包办,处处有程序教学的影响。
研究学法则一定要研究如何让学生质疑。人们常说:?学生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胜过解决十个问题。?如在讲授方程时,通过启发引导,在课尾时,有一位同学提出4x÷4=4……1或x=8是不是方程的问题。从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
因此,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提出问题,甚至是提出错误的命题,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师生讨论,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 10 -
滨海新区大港春光小学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资料汇编
只有经过师生讨论、研究,通过运用发展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才能得出真正问题的所在,才能使新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技能。
三、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
(一)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自学活动。教师应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在预习中把握重难点,质疑,总结,理清知识间的关系。再上课时,才能有目的的加以领会、消化,使学习更有效率。
(二)指导学生掌握听课的方法。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基本的组织形式。如何科学的、有效率的听课,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听课的目的,如何保持注意,如何科学的分配手、眼、脑,如何作笔记等,教师还应科学性的分配好学生保持注意的时间。
(三)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和总结方法。复习是巩固所学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在什么时间复习效果更好,如何复习,如何自我检测,分析原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科学的指导复习方法。
系统总结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最后环节,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好比一把抓不到很多珍珠,但若用线串起来,则一提就是一大串。就是说如果将知识点用一条主线串起来,理顺了,则效果会更好。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串?,如何分类,如何概括的方法。
(四)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知识不仅能加深学生理解巩固课堂内知识,而且是课堂知识的补充,扩大学生知识面。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如何联系课堂内知识、如何作课堂阅读笔记等。
总之,从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目辬来看,如何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就是实现这一目辬的主力军。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