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行政法制监督分两类(AB )。
A、内部监督 B、外部监督 C、党的监督 D、专门监督
263:下列哪些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司法行为(ABD )。 A、行政复议 B、行政裁决 C、监督检查 D、行政调解
264:复议机关与复议机构之间的关系是(AB )。 A、委托关系 B、领导关系 C、平行关系 D、协商关系
265:行政复议属于(BC )。
A、司法性行政行为 B、司法行为 C、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层级监督 D、行政咨询行为
266:行政合同的主体是(AB )。
A、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C、公民与公民 D、公民与企业
267:某人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单位分给一套三居室住房,并将其提拔为副处长,则他得到的奖励属于(BC )。
A、荣誉性奖励 B、财物性奖励 C、职位性奖励 D、精神奖励
268: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ABC )。 A、确定力 B、约束力 C、执行力 D、说服力
269:行政立法的特殊原则有三个(ABD )。
A、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B、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C、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D、原则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原则
270:行政立法的一般原则是(ABD )。
A、民主原则 B、公开原则 C、稳定性原则 D、法制统一原则
271: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行政行为分为三类(ACD )。 A、行政立法行为 B、行政决策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行政司法行为
272:行政法律责任分为两种(AD )。
A、制裁性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补救性责任
273:行为违法的两种形式是(AD )。
A、行政越权 B、行政失职 C、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D、滥用职权
274:实体违法分为下列两种(AD )。
A、行为违法 B、违反法定的方式、步骤 C、违反法定的期限和顺序 D、不作为违法
275:行政违法的构成,即行政违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ABD )。
A、行为人具有明确法定义务,即法定职责 B、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C、行为人有主观过错 D、行为与危害性后果有联系
276: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违法的特征(ABC )。
A、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C、是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D、法律后果是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277:编制法的内容包括(AD )。
A、规定编制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 B、阐释编制工作的发展历程 C、规定编制的提出、审查、论证、批准的程序 D、总结编制工作经验
278: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涵是(ABCD )。
A、行政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要求行政法律管理必须不断地适应这些变化 B、对偶然发生的特殊事件或首次出现的超常事务,在法律规定的原则指导下,在法定的范围内,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在依职权决策时,必须对多种行政方案作出合理而恰当的选择
D、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自由裁定权的限度内,必须尽可能合理地作出各种具体的行政处理决定
279:下列哪几项是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ACD )。
A、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双方性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 D、行政法律关系的程序性
280:下列哪几项是行政法的法源(ACD )。 A、宪法 B、行政合同 C、部门规章 D、条约
281: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 BCD)。 A、公民与公民的关系 B、行政隶属关系
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D、. 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282: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 ABD )。 A、损害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 B、损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 C、损害公民名誉权的赔偿 D、损害财产权的赔偿
283: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进行审查后,可能作出的一审判决有(ABD )。
A、维持判决 B、撤销判决 C、履行判决 D、变更判决
284:可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的有( ABD )。 A、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复议机关 C、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D、被授权的组织
285: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有( ACD )。
A、国家行为 B、行政强制措施行为 C、制定规范性文件行为 D、行政处分
286:我国目前对行政处罚作适当性审查的原因是( ABC )。 A、有些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种类、数量均无规定 B、有些行政法规有种类而无数量规定
C、有些行政法规有种类和数量规定,但幅度极宽 D、不少行政处罚确实“显失公正”
287: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CD )。 A、证据确凿 B、不超出法定的自由裁量范围 C、适用法律正确 D、符合法定程序
288:行政机关除复议外,还有以下几种行政司法行为:( ACD )。 A、行政仲裁 B、行政处理决定 C、行政裁决 D、行政调解
289:行政处理决定包括( ACD )。
A、行政奖励 B、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C、行政处罚 D、行政强制措施
290:行政处罚包括( ACD )。
A、吊销营业执照 B、冻结资金 C、拘留 D、没收财物
291:根据监督检查与职权的关系划分,行政监督检查可分为( BD )。 A、自愿监督检查 B、依照职权的监督检查 C、依照委托的监督检查 D、依照授权的监督检查
292:行政执法的失效方式包括(ABD )。 A、撤销 B、废止 C、延期 D、变更
293:行政立法除应遵循我国立法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几项特殊原则:(ACD ) A、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B、法制统一原则
C、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 D、原则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原则
294: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ABD )。
A、主体特征,即它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职能特征,即它是国家管理活动 C、意志特征,即它必须是符合双主当事人的意志 D、法律特征,即它是法律行为
295:(BCD )属于对相对人补救的行政法律责任承担方式。 A、行政处分 B、消除影响 C、行政赔偿 D、承认错误
296:目前,我国的编制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 ABD )的总称。 A、组织机构 B、人员定额 C、机构权限划分 D、内部结构
297:国务院机构的设置分为( ACD )三部分。
A、国务院组成部门 B、国务院咨询机构 C、国务院直属机构 D、国务院办事机构
298: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有以下几种情况( ABC ). A、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变更 B、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 C、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行政法律规范的变更
299:行政法律关系必须有双方当事人才能成立,其中一方当事人必须是行政机关,另一方当事人可能是( ABC )。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B、其他国家机关 C、企业事业单和社会团体 D、国家
300:行政处罚只能( D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301: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A )。
A、二审终审 B、一审终审 C、一审一复核 D、一审二复核
302: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D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查封、扣押 B、强制收购 C、限价出售 D、代执行
303: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C )。 A、行政处罚 B、行政征购 C、行政征收 D、行政征用
304: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 A、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305:《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D )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306:(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国务院部委规章
307: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B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30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A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
309: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B )。 A、全国人大 B、各级人民政府 C、法院 D、社会团体
310: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C )。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311: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D )。
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