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有意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遵照主席的教导,是近这两三年,根据国内外的一些事情、事物,我联想到空在未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
下面汇报四个具体问题:(略)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调查研究和学习主席思想的方法,讲两点不成体会的体会。
(一)把搞好思想革命化和思想科学化结合起来,建立革命的、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无产阶级的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学习主席的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我体会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革命化,一是思想科学化。
毛主席早在几十年前,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篇著名的文章里就教导我们说:“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思想化,就是要“斗私批修”,破私立公,解决公和私的矛盾,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矛盾,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这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思想科学化,就是要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按照主席的思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各种事物,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这“两化”中,首先是要搞好自身的思想革命化,就是解决为那个阶级服务的问题。这是首要的,是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革命化,才能够能真正科学化。没有革命化,科学化也是空谈。因为革命本身就是最大的科学,就是最大的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革命化不好,私心很重,那就会心胸狭窄,鼠目寸光,计较个人小事,不关心国家大事,对一些问题的观察,就会有个人的偏见,个人的倾向性。就会干扰自己的认识能力,妨碍认识真理,有时候甚至有意无意地隐瞒真理,歪曲真理,颠倒是非。比如,有的人由于个人的问题没有得到满足,就无端怀疑组织不信任,不重用自己,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组织。又如,有的领导干部从个人好恶出发,跟他好的他就觉得好,跟他不好的他就觉得不好,因而不能正确地评价和使用干部。再如,文化大革命中,有的人从资产阶级的派性出发,实际上也就是从私字出发,对领导干部,对群众组织,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就不能实事求是,就不能得出科学结论。只有一心为公,才能把自己和全国、全党、全军联系起来,才能胸怀全局,关心整体,对问题的观察才能看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看得全面一些。
有私心就有偏见,这只是一方面,从另一方面讲,偏见又不完全来自私心。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有的主要是阶级立场问题,私心杂念造成的,有的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造成的,有私心固然有偏见,但没有私心也不等于就没有偏见,这里还有一个能不能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真实地认识客观事物的问题。比如,组织飞行训练,有的部队总想多飞,提高战斗力,主观愿望是好的,这种积极态度也是对的,但是由于对飞行的客观条件(如气象、器材、飞行员的思想、身体等等),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蛮干,结果发生事
故,造成损失。由于认识的错误,造成工作错误,是经常发生。因此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也容易被人们原谅。这是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即好的愿望的和好的态度,掩盖着不好的、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效果。当然,有时也有相反的现象,本来是动机上和态度上的错误,他往认识上推,以认识上的错误掩盖态度上的错误。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从效果上来讲,革命化和科学化搞不好,这两者都会给革命带来危害。当然革命化搞不好带来的危害更大。所以我们不能躺在“辛辛苦苦”和“好的愿望”上面睡大觉。
思想革命化和思想科学化,是互相影响的。思想革命化是根本。只有真正思想革命化,才能真正思想科学化。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最大公无私,有最彻底的精神,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才能够真正客观地、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各种事物,才能认识和拥护真理。思想革命化是首要的。但科学化也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思想革命能够促进思想科学化,并不能代替思想革命化。没有科学的态度的方法,也不能算是完全的革命化。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教导我们说:“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要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成功。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列宁也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因此,作为领导机关的一个工作人员,活学活用主席思想,既要斗私批修,破私立公,促进思想革命化,又要不断地克服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提高认识能力,做到对于各种事物的认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思想科学化。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只有向着思想革命化、思想科学化这两个方面去努力,才能促进世界观的全面、彻底的转变,才能建立起革命的、科学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二)把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反复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调查、研究、实践,这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也是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对领导机关来讲,主要是抓好两头,上跟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下靠广大群众,面向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既是紧跟上头的重要方法之一,更是抓好下头的主要方面。
调查研究,是以主席思想为指针。这是最重要的,是方向性的问题。主席对调查研究从原则到方法都有一系列的教导,这里我只谈学习主席这方面教导的一点体会。调查研究,还要占有大量的材料,广泛接触群众,面向基层,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开调查会,个别谈话,看文件,查资料等等。开调查会的范围要恰当,人不一定太多。有时人多了,反而调查的东西少了。因为人多了,相互间生疏,不便讲话。要多开小型调查会。另外,可分别找不同级别的,一次调查会都同级的一起开,往往效果好一些。比如开连一级的,就不要营的干部参加,因为领导在跟前,一定是领导先讲,轮不到他,再就是受拘束,不敢放开讲。
调查研究,首先是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占有材料。因为材料是直接反映客观的,是第一性的东西,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没有材料,没有对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的东西,领导机关就无从切合实际地指导部队的工作。
方法固然重要,但要搞好调查研究,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必须放下架子,满腔热情,平易近人,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如果摆架子,耍威风,官气凌人,群众心里很反感。就不会开口,或者开口不开心,不交心。表面应付几句,不把真实情况讲出来。这种调查不到真实情况的调查,就是调查的最大失败。
开调查会不能堵塞言路。主席教导我们:“即使错误的话也要让人家把话讲完。”何况很可能自己是错误的,而群众是正确的。所以开调查会,首先,对群众要抱正确的态度,要用同群众在政治上平等,使群众思想解放。
为了让群众更好地开口谈问题,要从个别到一般,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近到远,先从群众喜闻乐见的问题谈起,尽量用打开言路的题目和问题,而不要用堵塞言路的话题,否则使群众发言感到为难。这样,群众才不仅乐于开口,而且愿意交心,把情况毫无保留的倾腹相告。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群众那里得到很多材料。
但是,占有材料还不是目的。它是方法,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研究材料,认识事物,发现真理,指导实践,材料是丰富的、生动的,但它又是比较原始的,个性的,我们要从中找出共性的东西。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所以我们不是为了解情况而了解情况,为占有材料而占有材料,要把材料和道理结合起来,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把个性和共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找出一般的规律,才能用来指导实践。比如到一个连队去作调查,对连队的干部、战士的思想、技术、身体、家庭情况都弄得很清楚,占有了大量的材料。但如果就此止步,不作研究,尽管占有了大量的材料,对这个连队的主流和支流,成绩和缺点,问题到底在那里,应该抓什么等等,仍然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占有材料不容易,提炼问题更不容易。我的体会,不能从感性到感性,就事论事。而要从感性到理性,就事论事,以理带事。这个“理”就是用主席思想来观察事物。我的体会,一个是要抓“新”字,一个是要抓“点子”。
抓“新”字,就是要解决思想,抓新生事物,抓地平线上刚冒出来的东西,抓处于萌芽状态的新苗头。当然这个“新”,也不是把它绝对化,不能认为抓“新”就是丢掉“旧”。这个“新”,不是脱离“旧”,而是从“旧”中去找“新”。对一些常见的事,常见的道理,老生常谈,不能熟视无睹,见惯不惊。要看到旧中有新,注意抓旧事物中的新因素、新动向、新发展和新情况下的新运用,抓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要抓“新”,必须思想解放。思想的解放,是一种很重要的解放,思想解放了,就会敢想、敢干,别人走过的路我们能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也敢于走。思想解放,也会带来物质的解放。例如,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就可以把飞机从机场跑道的限制下解放出来。又如,用常规雷达探测导弹,把垂直起落(降)战斗机移植到军舰上等等,这都是一种物质的武器的解放。
再就是要抓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矛盾的焦点,就是主要环节,关键,核心问题。也可以说是一触即发,一捅就响的那个地方,是能够影响全局的关键性、带普通性的问题。比如关于搞垂直起落(降)战斗机问题,矛盾的焦点不是在天上,因为飞机在空中机动性大,而是在跑道上,飞机离了跑道就不行。搞垂直起落(降)战斗机,飞机就解放了,主要矛盾就解决了。又比如射击,不扣扳机,就不响,扣到扳机就到点子上了,扳机就是矛盾的焦点。又如开电灯,要打开开关,牵牛要牵牛鼻子,打鼓要打到鼓点上,等等,这都是关键所在。抓到了点子上,就能触发矛盾,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抓不到点子上,就不能触发矛盾,就不能在事物内部矛盾深处爆发革命,就不能促进事物的转化。抓到点子上,就会事半功倍;抓不到点子上,往往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零,无效劳动。有了点子,对于事情的落实起很大作用,没有点子,落实起来就困难。
点子是怎么出来的呢?根据我的体会,有些是从群众中调查来的,有些是调查以后,从分析事物的矛盾中研究出来的。总之,要接触群众,接触实践,无论如何不能闭门造车,不能闭门造点子。不符合实际情况,主观主义造出来的点子,是歪点子,起不了好作用的。
群众中蕴藏着大量的智慧,等待领导上发掘。但是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点子,不一定都是直接地反映出来。有的从正面,有的是从侧面,甚至有的从反面给人以启发。如有的调查会中的几百句话,我们可能一句也用不上。但有时群众发言中的一句话,却可以启发我们作出几百句的文章来。所以说,调查研究的成果和群众反映的实际情况,又一样又不一样,又相同又不相同,又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这就要求对从群众中调查来的材料,进行思想加工,而不是机械的加工。要进行提炼和联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照镜子一样只看表面性。
从根本上讲,我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要指导实践。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第一个飞跃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第二个飞跃,才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查研究的结果,要靠群众的实践来检验,也要靠群众的实践来落实,这样才能把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比如雷达探测导弹,研制垂直起落(降)战斗机,天线小型化,都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调查、研究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和不断提高的过程,要不断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交给群众去检验,去实践,去实践。如此反复循环,把毛主席关于不断革命、继续革命的教导,贯彻到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
今天,我向首长和同志们汇报得很不全面,很不深刻。今天我本来准备汇报两个小时,没有想到来了个“马拉松”,就像小学生进考场,超过时间,交不了卷。耽误了大家很多时间。
这么多人的时间加起来,我还也还不清。大家比我学得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我总觉得有点像“班门弄斧”。今后要更好地向首长和同志们学习,永远做大家的小学生。
(长时间地热烈地鼓掌)
[全文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f539fc01000b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