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2、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分类。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习惯。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经历分类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
单元教学分析:
教材中,“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性的活动,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分类思想,感受分类生活中的用途。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和顺序初步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
的语言比较准确的表达。
3、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教学重点:
1、 能够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 能用语言准确表述物体相对的方位。
单元教学难点:
体验描述物体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结合学生和学习素材的特点,在观察、模拟和游戏中,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4-5课时。
第七单元 加与减(二)
单元学习目标:
1、 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 2、 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20以内数
的大小。
3、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
题,并尝试解决。
4、 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激发学生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本册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从本单元起学生将进行两位数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帮助学生体会数位,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是本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通过各类活动,探索并交流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的减法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体会并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选择合适的算法计算20以内加减计算。 本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十位”“个位”的概念。 本单元教安排:建议课时数为8课时。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单元教学内容:
1、 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记时,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 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学会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知道钟表可以用
来记时。
2、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3、 在认识钟表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 4、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在与他人交流中,知道要珍惜时间,学会
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钟表,但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应该把这一点作为本单元难点。 单元教学方法:
借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单元教学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课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