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 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
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 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
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 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 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
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 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 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
法。
(四)总结。
1.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 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 作业。
(1) 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板书:
1、观潮
潮来前潮来时
远 近
笼罩白雾风平浪静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潮过后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 4 个字的词 12 个和 3 句优美句。二、教学目的:
1.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 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四、教具:
录音机、磁带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 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
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 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 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
4.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
生自由发言。
2. 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 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 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 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 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4、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 5 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拓展实践。
教师出示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 班级交流。 3. 演读课文。
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板书: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1) 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 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 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3. 鸟的天堂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 4 个字的词或词组 12 个和 3 句优美句。二、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2. 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 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 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 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 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 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
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 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