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的风险与监管(3)

2021-04-05 02:06

网络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险船舶集聚与发生可能就在同一时间内,使预防风险变得困难。在“纸质”结算中,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差错或失误,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纠正,现在,这种回旋余地大大缩小,错误的扩散面加大,补救成本加大。

第三,网络金融的整个交易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导致中央银行难以准确了解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造成信息不对称,使风险集中,速度加快,风险形式更加多样化。

第四,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增加了。在一国国内,原先可以通过分业、设置市场屏障或特许等方式,将风险隔离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中,分而化之。但现在这种“物理”隔离的有效性正在大大减弱。在网络金融中,各国金融业务和客户的相互渗入和交叉,使国与国之间的风险相关性正在日益加强。

最后,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性和破坏性加大。当金融交易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络进行时,这些全天24小时连续运转的交易系统,在给投资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更容易造成全球范围内影响更大、更广、更深的金融市场风险。近几年全球频频出现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风险事件,主要就是通过网络交易方式进行的。在网络时代,只要轻轻敲几下键盘,资金即可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在如此快捷的融资条件下,市场波动的突发性和剧烈性是可想而知的。一些超级金融集团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可利用国际金融交易网络平台进行大范围的国际投资与投机活动,但却部分地逃避了各国金融当局的监管,加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突然性。而危机一旦形成,就会迅速波及到相关的国家。国际游资对泰国的冲击及由此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波即是鲜明的例子。

可以认为,网络金融将比传统金融面临更大的风险考验,各种风险对网络金融的挑战将甚于传统金融。比如,技术选择失误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只是导致业务处理速度降低,处理成本增加,而对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金融机构来说,失去技术领先性,则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丢失,失去生存的基础;再如,信誉风险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可能只是部分客户的流失,但对网上金融机构来说,网上选择的多样性和随意性将使网络机构面临更大挑战。另外,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网络金融存在着一些内在的、不可避免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的复杂性。一个大型网络常常是由多个异构网络系统互联起来的,这一复杂性增加了网络确认的难度,降低了对网络的安全信任度。二是资源共享。网络资源的共享,使更多用户有机会存取网络资源,同时也使非系统用户有可能通过共享的资源而获取大量重要的甚至是机密的资料与数据。三是可攻击点多。在网络环境下,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可能存在多条途径。由于任何网络用户都有可能截取并分析报文,报文的传输安全就可能成为问题。四是不可知的边界。网络的可扩展性,使网络的边界具有不确定性,未知的、未经控制的、怀有恶意的用户,无疑将会给网络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再者,金融机构在电子网络中存在着许多不易察觉、但是又非常严重的风险,例如“千年虫”,潜在计算机系统中多年才被发现。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风险还将不断产生。

鉴于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必须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否则,网络金融的存在和进一步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第二节 网络金融监管的原则与内容

网络银行的发展及产生的特殊风险使监管复杂化。网络银行主要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进行交易,不仅无凭证可查,而且一般都没有密码,使监管当局无法收集到相关资料做进一步的稽核审查。同时,许多金融交易在网上进行,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交易的过程复杂化。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难以核查,造成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映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即一致性遭到破坏。在网络金融条件下,监管当局原有的对传统银行注册管理的标准也许难以实施,网络银行的申请者可以注册一家银行,但是它可以通过多个终端,同样可以获得多家银行业务或多家银行分理网络的服务效果。因此,监管当局不仅需要参照传统银行的监管标准,进行一般的风险监管,而且还要根据虚拟银行的特殊性进行技术性安全与管理安全的监管,即保证网络交易双方的身份、交易资料和交易过程是安全的;支付系统提供服务的网络主机系统和数据库是安全的,还要清楚地认识网络金融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以及网络金融监管的复杂性,事先予以有效地防范和监管。


网络金融的风险与监管(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