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服务单位和服务窗口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热线不热、投诉不畅,网站更新不及时;审批事项互为前置,各审批部门均以对方未确认盖章等各种理由互相推脱,让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跑断腿也办不成事。
8.审批事项搞体外循环灰色审批中梗阻问题突出;制定文件、出台政策不接地气,职工群众看不懂,问不明。制度相互冲突,部门互不相让,职工群众无所适从。机械执行政策规定,即使与实际不相符、职工群众怨声载道也不管不问。
9.新官不理旧事,言而无信,重管理轻服务,影响企业稳定;不重视、不尊重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沟通交流的渠道不畅。
(三)在履职尽责、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严重损害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10.担心触碰矛盾惹麻烦、得罪人不敢为,责任意识淡薄、得过且过、甘于现状不愿为,思路不宽、能力素质不强不会为,安全检查、审计、巡察重整改轻追责,历史遗留问题、涉法涉诉涉税案件不问责、导致类似问题一再发生。
11.拿分解任务推责任,牵头部门以领导组、指挥部名义分解落实任务,相关部门有责不担责,多责不负责;用签订责任状推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本应自身承担的任务压给没有相应权限的基层单位;以走程序为借口推责任,看似严密合规走程序,实则背后有猫腻;靠上交问题推责任,应担的职责不担,遇到问题就层层往上推;以职责不清为由推责任,部门之间相互推脱,把心思放在“将球踢到对方半场去。
12.慵懒怠政,消极应付,失察失职,熬日子混工资,做工作是为做了而做,不是为成效而做;推进改革虚于应付、畏首畏尾,处置矛盾无视现实、回避问题,三项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度改革等进展缓慢;接受任务拈轻怕重、挑肥拣瘦,面对困难退避三含、左推右挡,推动工作蜻蜓点水、瞻前顾后,资产证券化率、重大发展项目进展不大;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有的主要领导独断专行,有的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该拍板不拍板,三重一大事项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13.不顾实际情况、不经科学论证,违反规定程序乱决策、乱拍板、乱作为;合作项目盲目签约,致使项目无法落地;制度朝令夕改,让基层无所适从。
14.以权谋私,违规行使自由裁量权,拿回扣、收红包,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15.弄虚作假,编造假经验、假典型、假数据,瞒报、谎报情况,隐藏、遮掩问题。
(四)在学风会风文风方面,重点整治学用脱节、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16.学风漂浮,态度不端正,对学习内容不求甚解,理论脱离实际,只为应付场面、应景交差,不尚实干、不求实效;中心组学习针对性不强,传达文件多、听辅导报告多,读原文原著少、研讨交流少,问题导向不强,联系实际不够;思想理论教育虛化空化,实际工作中满足于刷标语、挂横幅等表面文章,家喻户晓停留在口号上。
17.学习培训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到位,存在以会代训等问题,学以致用问题没有解决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差距,有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形式上学习新思想新方略,实际工作中仍习惯走煤炭路径依赖的老路,对破解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难题缺乏有效办法。
18.开会不研究真实情况、不解决实际间题,开会必讲意义、必讲加强领导、必讲落实责任,但接地气的话少,具体措施少,台上洋洋洒酒,台下昏昏欲睡,只是为开会而开会;超计划、超时间、超范围、超规模、超预算开会,就同事项频繁重复开会;对本可以通过电话、部门内网、工作函件部署的工作事项,动辄通知来人特别是一把手参会,耽误时间、浪费资源、増加成本。
19.文风不正,凡事都要发文,文件、函件、传真、简报种类、数量过多,超篇幅、超范围发文;文件不结合单位和部门工作实际,依葫芦画瓢,机械充当复读机照抄照搬,层层转发;为应对检查,弄虚作假,补文件、编会议纪要、临时制定规章制度,用华丽的文字材料包装掩盖不实的工作情况;有的工作尚未结東,就急于组织材料班子闭门造车,进行材料美化,总结成绩、推广经验。
(五)在调研检查考核方面,重点整治走马观花、过多过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20.调查研究图形式、走过场,作表面文章,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搞走秀式调研,搞层层陪同、超人数陪同;调研前对调研主题、调研单位、调研方式等不做科学设计,盲目随意;调研过程中满足于翻资料、观看版面、听取一般性情况介绍、泛泛而谈地召开座谈会;对调査情况不做深入分析研究,以偏概全,调研情况不总结或提出意见建议好高鹜远,可操作性不强,调研成果不管用。
21.检査考核过多过滥,多部门重复考核同一事项,考核内容不务实,频次多、表格多、材料多;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完善,不结合实际,体现差异化要求,存在一刀切一锅煮现象;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査、刚部署就进行考核,搞花拳绣腿,繁文缛节;滥用痕迹化管理,筒单把开了几次会发了文件没检査过与否等作为评判工作的依据,对最终结果却关注不够。
(六)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方面,重点整治责任落实和压力传导层层弱化、净化政治生态着力不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22.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空转,把责任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订在本上,只说不做搞形式;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重业务、轻党建,抓党建促发展效果不明显;管党治党压力层层递减,没有有效传导到基层;日常工作中问责较少且偏轻,震慑效果不明显。
23.管党治党腰杆不硬,失之于宽松软,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约谈的不约谈;对身边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违规违纪行为态度漠然、听之任之,不敢较真碰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4.当好好先生,在干部考察、年度考核等各项工作中,不想得罪人,只栽花不栽刺,讲成绩多、优点多,讲问题少、缺点少;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讲成绩多、批评意见少,谈表象问题多挖思想根源少,党内政治生活原则性、战斗性不强
25.全面肃清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流毒不彻底,期望反腐败歇脚松气换挡,专题民主生活会避重就轻,不谈自己违纪问题,以工作建议代替批评意见,存在圈子思维和码头文化,干部带病提拔和违规选人用人问题时有发生,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职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突出。
26.三基建设不扎实不深入,基层党组织不健全、党员日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基层党建基础不牢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不及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活动场所长期闲置,基层换届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仍有发生。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思维,既要整治带有共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也要精准发现和整治具有本层级、部门和单位特点的突出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举措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综合施治,坚持抓常抓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注重将解决长远问题和眼前问题结合起来、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结合起来、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结合起来,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开展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通过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等多种方式,自觉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委、省纪委监委关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好头、作表率,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増强做好集中整治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歪风、刹邪气、树正气,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凝聚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深入调研排查。各级党委要在一个月时间内集中力量开展深入调研,围绕重点工作推进、重要批示落实和长期信访举报化解等,全面梳理排查,摸清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剖析危害和根源,找到症结,拿出管用的办法精准施策。同时,要注意抓纲带目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推进。
(三)全面纠正整改。各级党委要主动扛起主体责任,对照査摆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和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具体到人,明确时限,逐项整改销账并不断巩固整改成效,真正做到久久为功。要督促引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制定权力清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可操作可持续的行为规范,重视解决深层次问题,在化风成俗上下功夫。要对整改工作全程监督,确保整改落地落实。
(四)拓宽线索渠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群众来信来访和网络举报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拓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举报受理渠道,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实施监督。要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加强与信访、宣传、法律、计划、扶贫、工会、环保等部门沟通协调,请其及时通报移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要建立专门與情台账,及时主动收集媒体、舆论关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人和事,积极借助媒体监督发现问题。要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应用机制,使相关问题线索的受理和处置更加及时、高效。
(五)抓好纪律监督。要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认真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严把政策界限,精准定性量纪,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充分体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要立足经常日常,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交叉检査、随机抽査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监督手段,切实增强监督实效。要从严执纪问责,对严重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山西焦煤、集团公司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案件线索,要迅速查处,以行动体现决心;要抓住关键少数,加大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监督执纪力度,对有关问题线索尽快调査处理,在查处各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时,重视审查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用好问责利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走过场做虚功等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行为及时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问责,对该问责而不问责的,要严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