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型构件运输前应踏勘运输路线, 确认运输道路的承载力(含桥梁和地下设施) 、 宽度、 转弯半径和穿越桥梁、 隧道的净空与架空线路的净高满足运输要求。 遇电力架空线路时, 其净高应符合有关规定。
3、 构件超长、 超高、 超宽、 超重时, 应制订专项运输方案, 另经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4、 构件运输, 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运输车辆和吊装机械, 严禁超规定使用和超载。
②车辆、 机械停放场地应平整、 坚实。
③吊移构件时, 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发现吊钩弯扭应矫正。
吊绳夹角大于 60 度时应设吊梁。
④装卸构件前, 机车均应制动。
⑤起重机应在车辆后方装卸。
⑥构件运输时的支承点应与吊点位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支承必须牢固。
⑦构件应对称、 均匀地放置在运输车辆上, 支承点和相邻构件间应放置橡胶垫等垫块。
⑧运输 T 梁、 工字梁等易于倾覆的大型构件, 必须用斜撑牢固地支撑在梁腹上。
⑨运输薄壁构件, 应设专用固定架, 采用竖立或微倾放置方式。
⑩构件装车后应用紧线器固于车体上。 长距离运输途中应检查紧线器的牢固状况, 发现松动必须停车紧固, 确认牢固后方可继续行驶。运载超高构件应配电工跟车, 随带工具保护途中架空线路, 保证运输安全。 现场用拖排、 小平车移运 T 梁、 工字梁时, 应划定作业区, 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道路必须平整、 坚实、 直顺、 坡缓; 拖排、 小平车应置于梁两端吊点区域, 主梁两侧应设斜撑, 且宜将梁与拖排、 小平车紧固牢靠, 保持稳定。
5、 构件堆放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构件堆放场地应平整、 坚实、 不积水。
②堆放构件应根据构件受力情况、 形状选择平放或立放。
③构件堆放高度应依构件形状、 强度、 地面耐压力和堆放稳定状况而定, 且梁不得超过两层; 板不得超过 2 米。 垫木应放在吊点上,各层垫木的位置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同一层垫木厚度应相等。
④堆放 T 梁、 工字梁等大型构件时, 必须设斜撑。 梁底垫木的断面尺寸应根据构件质量和地面承载能力确定, 长度不得超过构件宽度30 离米。
⑤构件预留连接筋的端部应采取防止撞伤现场人员的措施。
⑥ 构件堆放场地应设护栏, 夜间应加设警示灯。
1) 冬季和春季融冻期间, 必须注意防止因地面软化下沉而造构件断裂及损坏。
2) 构件移运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规定。
3) 构件移运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 如设计无规定时, 梁、板构件的吊点应根据计算决定。 构件的吊环应顺直。 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 60 度时, 应设置吊架或扁担, 尽可能使吊环垂直受力。
4) 梁、 板构件移运和堆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 并应支承牢固, 避免损伤构件。 在顶起各种构件时应随时置好保险垛。
5) 吊移板式构件时, 不得吊错上下面, 以免折断。 构件运输时,应有特制的固定架以稳定构件。 小构件宜顺宽度方向侧立放置, 并注意防止倾倒; 如平放, 两端吊点处必须设置支搁方木。
6) 梁的运输应顺高度方向竖立放置, 并有防止倾倒的固定措施。装卸梁时, 必须等支撑稳妥后, 才允许卸除吊钩。
7) 使用平板拖车或超拖车运输大型构件时, 车长应能满足支承间的距离要不得; 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以免搓伤构件混凝土。 运输道路应平整, 如有坑洼而高低不平时, 可事先修理平整。
(三) 、 轨道平车运输
1、 轨道路基要有足够的宽度、 平整度、 强度。 铺设轨道要平直、圆顺, 轨距应在允许误差值之内, 轨道半径不得小于 625px, 纵坡不宜大于 2%。 轨道与其他道路交叉时, 应按规定铺设交叉 道口 。
2、 轨道平车运输大型构件时, 平车的转向托盘支撑制动器等应进行检查。
3、 大型预制构件运输应设专人指挥, 并经常检查构件在平车上的稳定状况及轨道平车在运转中有无变形。
4、 构件运输时, 速度要缓慢, 下坡时要以溜绳控制速度, 并用人工拖拉齿轮木块跟随前进。 当纵坡坡度较大时, 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方可运输。
七、 梁、 板安装危险源健全措施
危险源: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落物伤人、 触电事故
安全措施:
(一) 一般规定
1、 施工组织设计中, 应根据预制梁结构特点、 质量、 形状、 长度和现场环境状况制定运输和架设方案、 选择吊装机械、 运输车辆和配套设备, 并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 桥梁架设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架设方案进行, 并由具有架设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主持。 架梁前应向全体作业人员(含机械操作工)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并形成文件。
3、 预制梁移运、 吊装时, 混凝土和预应力管道浆体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规定的吊装强度; 设计无规定时, 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75%; 预应力管道浆体强度不得低于 20MPa。
4、 预制梁安装时, 墩、 台、 支座垫石等部位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
5、 使用定型架梁设备应遵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正式吊装前应经试吊, 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非定型架设设施应进行施工设计,其强度、 刚度、 稳定性及构造应满足桥梁吊装过程中荷载的要求; 组拼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形成文件。
6、 架梁设备的电气接线与拆卸必须由电工操作, 并应符合施工用电的有关规定。 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 电气部分应设防雨罩。外露传动部件必须设防护装置。
7、 构件吊装时, 被吊构件上严禁有人和搁置物。
8、 构件接头盒接缝处的连接钢筋、 连接钢板的焊接应经验收,确认合格, 并形成文件后, 方可施工接头混凝土或砂浆。 施焊作业应遵守焊接的有关规定。
9、 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接缝, 宜浇注快硬混凝土或砂浆, 其强度不得低于构件设计强度。 施工中应加强振捣和养护。
10、 分层分段安装构件时, 应在先安装的构件已固定且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 方可继续安装。 设计无规定时, 接头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 方可继续安装。
11、 桥梁吊装应使用起重机, 现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 解现场环境、 电力和通信等架设线路、 附件建(构) 筑物和被吊梁等状况, 选择适宜的起重机, 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 建(构) 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②现场及其附件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 确认起重机作业符合其操作相关规定。
③作业场地应平整、 坚实。 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 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④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 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 环境等状况, 确认安全。
⑤吊装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 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⑥吊装前应先试吊, 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吊装严禁超载。大雨、 大雪、 大雾、 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 以上等恶劣天气, 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⑦现场配合吊梁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 待吊钩和梁体离就位点距离 1250px 时方可靠近作业, 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⑧吊装中遇地基沉陷、 机体倾斜、 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 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⑨构件吊装就位, 必须待构件稳固后, 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12、 用千斤顶顶升(卸落) 构件时, 必须配备保险垫木, 待顶升卸落) 高度符合要求时立即在构件下放入垫木, 并经检查确认稳固后, 方可落下构件。 严禁用千斤顶长时间承重。
13、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作业平台, 并遵守相关平台作业的规定。
14、 桥上施工采用外吊架临边防护时, 边梁吊装前应在边梁上按施工设计要求组装完成临边防护措施。 临边防护设施安装后, 必须进行检查验收, 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15、 在架梁过程中, 施工现场必须根据环境状况设作业区, 并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必要时应设专人值守, 严禁非施工人员入内。
16、 在架梁过程中, 起重机、 运输车辆、 大型构件等荷载需通过已安装或现浇梁时, 必须进行验算, 确认结构安全, 并形成文件。
17、 大雨、 大雪、 大雾、 沙尘暴和六级(含) 风以上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架梁作业。
18、 在桥梁改、 扩建工程中, 架梁作业需占用现状桥面时, 宜中断交通。 需不中断交通施工时, 桥面、 道路通行部分的宽度应满足交通要求; 作业区与通行道之间应设围挡、 安全标志、 警示灯; 施工期间应设专人疏导交通。 疏导交通方案, 经批准后实施。
19、 使用起重机应遵守起重机的有关规定。
20、 使用金属吊索、 具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吊索、 具应由有资质的企业生产, 有合格证。 作业前应经试吊,确认合格。
②吊钩表面应光洁、 无剥裂、 锐角、 毛刺、 裂纹等。
③严禁在吊钩上焊补、 打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报废:
a. 危险断面磨损达原来尺寸的 10%。
b. 开口 度比原尺寸增加 15%。
c. 扭转变形超过 10° 。
d. 危险断面或钩颈产生塑性变形。
e. 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 50%, 其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 5%。
④严禁卡环侧向受力, 起吊时封闭锁必须拧紧。 不得使用有裂纹、变形的卡环。 严禁用补焊方法修复卡环。
⑤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 编插段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 倍, 且不得小于 750px。 编插钢丝绳的强度应按原钢丝绳破断拉力
的 70%计。
⑥钢丝绳切断使用时, 应在切断的两端进行防止松散的处理。
⑦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
用 途 安全系数 用 途 安全系数
缆风绳 3. 5 吊挂和捆绑用 6
支撑动臂用 4 千斤绳 8~10
卷扬机用 5 缆索承重绳 3. 75
⑧钢丝绳的检验和报废应符合《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 5972) 的要求。
⑨钢丝绳使用完毕应及时清理干净、 加油润滑、 理顺盘好, 放至库房妥善保管。
21、 使用倒链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使用前应检查吊索、 吊钩、 链条、 轮轴、 链盘等部件, 发现锈蚀、 裂纹、 损伤、 变形、 传动不灵活等, 严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