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10)

2019-07-30 13:22

6.2.4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趋势,但如何解决土地流转后广大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多少年来,土地对广大农民来说不仅仅是第一生产资料,也是最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农村土地担负着农民的生产、生活、养老、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也是应付伤病的重要保障。在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千百万的农村人口失去与土地使用权相联系的生产和生活保障,这样不仅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长期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引来农村社会的动荡。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农村土地流转能否有效开展。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对农村居民在生活中出现的由于年老、伤病、失业或其他情况引起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时,提供的一种社会救济,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个方面内容。目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农村基本状况,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最简单最普通的生活生存保障,保障其最基本的“衣食无忧”。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要坚持不同地区不同对待的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制定出与之相符合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制度保障对象要按要求依法审批,对资金要做统一管理。

其次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有效解决农村老龄人口是有效方法。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最大程度地覆盖农村居民,在保险金的缴纳上要以个人为主,同时政府要给予辅助。

最后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合作医疗是帮助农民共同抵御疾病,解决农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有效办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当农民居民犯大病时,政府报销较高比例医疗费用,真正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避免农

46

民的因病返贫。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涉及面广,覆盖了占我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而且周期较长,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稳扎稳打不可冒进,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状况、社会环境、人口数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建立与本地区相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2.5 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规

土地流转属于一种市场经济行为,涉及各方参与主体的经济利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方对另一方利益的侵害或其他违法违规现象,因此必须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明确规范。在我国颁布《土地承包法》以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一直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这也是造成土地流转中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合同内容不完备和大量土地流转纠纷等现象的重要原因。《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后这种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土地流转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不是依靠一部法律可以解决。因此,为了我国土地流转能够依法有序进行,必须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要加快明晰土地产权关系的法律建设,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土地产权中各项全能主体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权利范围界定不清晰,这是阻碍土地流转的最大制度障碍,因此必须出台相关法律对其明确规定。其次,进一步加强完善土地流转中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土地流转所要遵循的必要程序、签署流转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内容、流转后的流转登记等问题进行详细规定。再次,对土地流转后出现的土地流转纠纷处置和土地流转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办法进行规定。最后,围绕现行《土地承包法》,依照《土地承包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各地区相适宜的地方法规和实施细则。

6.2.6 加速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同时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民占全国人都的半数以上。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工业化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纷纷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脱离了农业生产,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依然存在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减少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解决原本农村过剩劳动力人口和由于土地流转脱离土地

47

生产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需要我们国家在以后的发展中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来加速产业升级,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村现存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流出土地后农民再就业的技能培训,通过开办职业学校、技能培训站的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帮助其实现由农民到合格的产业工人的转变。这不仅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保证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广州土地网 http://gz.tdzyw.com/

48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学分析(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栽植苗木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