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技术 D、快冷凝固技术
63、(A )主要是使熔体与冷模解除并以传导的方式散热
A、 模冷技术 B、雾化技术 C、表面熔化技术
D、沉积技术
64、(B )指采取某种措施将熔体分离雾化,同时通过对流的方式冷凝。
A、模冷技术 B、雾化技术 C、表面熔化技术 D、沉积技术
65、按固—液界面的形态可将快速凝固的模式分为平界面凝固、胞晶凝固及(D )
A、有溶质再分配凝固 B、无溶质再分配凝固 C、无偏析凝固 D、树枝晶凝固
66、下列哪种凝固方法是将型壳置于绝热耐火材料箱中(A )
A、发热剂法 B、功率降低法 C、快速凝固法 D、液态金属冷却法
67、下列不属于作为冷却剂的液态金属应满足的条件(B )
A、熔点低 B、溶于合金 C、蒸气压低 D、价格便宜
68、不同取向的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拉伸试验表明,温度低于(C)℃时,变形特性有很强的各向异性
A、450 B、610 C、760 D、980 69、下列不属于非重力凝固的是( C)
A、微重力凝固 B、无重力凝固 C、超重力凝固 D、AC都是
70、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材料的入编伸长率大为增加,断裂韧度提高的性能叫( B)
A、弹性各向异性 B、蠕变特性 C、塑性各向异性 D、循环形变
71、定向凝固合金在下列哪方面没有突出特点(D ) A、弹性 B、塑性 C、抗蠕变性 D、加强疲劳性
72.焊接的物理本质使两个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结合,对金属材料而言,即实现了(A )
A.金属键结合 B.共价键结合 C.离子键结合 D.分子键结合
73.试验表明,焊接熔池的凝固过程是从边界开始的,是一种( C ) D.以上都不对
74.在焊接中的HAZ代表(A ) D.焊缝
16
75.(A )是指材料在塑性应变下和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A.韧性 B.强度 C.脆性 D.以上都是
76.为了控制HAZ是组织转变及性能,防止冷裂纹,有时应对焊件进行(B )
A. 清洗 B.预热 C.去除氧化膜 D.以上都不是 77 A代表(A )
A.奥氏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D.渗碳体
78. 液态成形的化学冶金过程主要发生在金属的(A)
A 熔炼阶段 B 氧化阶段 C 还原阶段 D出钢阶段
79.在焊接接头中,应力的存在也是促使氧进行扩散的推动力之一,并且总是向拉应力大的方向扩散,被称为(C)
A浓度扩散 B 相变诱导扩散 C应力扩散 D 氢脆阶段
80.在熔炼金属的过程中,焊条药皮或埋弧焊用的焊剂,在电弧高温下会产生溶化形成熔渣,熔渣有(C) A 只有酸性 B 只有碱性 C 酸性和碱性都有 D 中性
81.焊条药皮开始溶化的温度成为(B)
A 焊渣的熔点 B 造渣温度 C 焊剂熔点 D 焊条熔点
82.固体熔渣开始溶化的温度称之为(A)
A 熔渣的熔点 B 造渣温度 C 焊剂熔点 D焊条熔点
83.熔渣的黏度、熔点、表面张力可以通过调整(A)的成分进行调节。
A 熔渣 B 焊条 C 药皮 D焊剂
84.在金属焊接过程中,脱氧处理中的沉淀脱氧是在(C)内进行的。
A 溶滴 B熔池 C 溶滴和熔池内 D焊剂内
85.在金属焊接过程中,脱氧处理中的扩散脱氧是在(C)界面上进行的。
A 液态金属 B熔渣 C 液态金属和熔渣 D 86.要控制焊缝磷的含量,主要是严格控制(D)中的磷含量。
87.氧在铁液中以(C)的形式存在。
A. 两者都有 B.匀质形核 C.非匀质形核 焊剂
A.热影响区 B.熔池 C.熔合线 A 焊条 B 药皮 C熔渣 D焊接材料
A 原子氧 B FeO C 原子氧和FeO A作用力B反作用力C摩擦力D磁力 D气体
88 以下不属于内应力按产生原因分类的是(D) A热应力 B相变应力 C机械障碍阻力 D残余应力 89 以下不属于工艺方面减小焊接变形的方法是(D)
A反变形法 B刚性固定法 C预留收缩量 D合理选择焊缝尺寸
90 气孔产生取决于(A)过程
A气泡核的生成、气泡的长大和逸出B气泡的破裂C气泡的逸出D以上均不对 91 不属于常见的偏析的是(D)
A显微偏析B层状偏析C区域偏析D相偏析 92 关于防止焊缝中形成气孔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D)
A消除气孔的来源B正确选用焊接材料C控制焊接工艺条件D以上均不是
93 一般将变形问题简化为(A)
A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B空间问题C平衡问题D以上均不对
94 边界条件不包括(D)
A摩擦边界条件B自由边界条件C准边界条件D非摩擦边界条件
95 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不包括(D)
A机械矫正B火焰矫正C综合矫正D时效矫正 96超塑性成形是一种(B )的成型方式。 A. 低精度 B 高精度 C 普通 D 都错 97下列(D )不是超塑性用途
A 微晶超塑性合金 B 相变超塑性合金C超塑性合金D组织超塑性合金
98.超塑性扩散连接是在(A )中进行的。 A真空或惰性气体B氢气C大气D氧气 99.超塑性扩散连接的简称( B ) A TB B DB C SB D PB 100.扩散连接适合于(A )
A耐热材料 B易融化材料C天磁材料D惰性材料 101.摩擦焊过程中,被焊材料通常处于(A )状态。
A固相 B半固相C以上皆可D皆不可
102金属塑性加工方法中金属本身的完整性(A ) A未被破坏B背破坏C部分破坏D都错
103在研究材料塑性成形时的力学行为时,通常采用5个假设,下列不属于的是(D )
A材料各向同性B体积力为零C初始应力为零D变形体受力不平衡
104下列各种力不属于面力的是(D )
17
105下列各项属于体力的是(D ) A作用力B反作用力C摩擦力D磁力
106研究(A )对于解决物体处于某个阶段的强度及屈服条件问题很重要.
A应力状态B应力C应力种类D应力大小 107切应力互等定律,表明为保持物体的平衡,切应力总是(A )出现的。 A成对B按比例C按顺序D都错
108表示一个受力作用点的应力状态时,实际上只需要(C )个应力分量。 A 1 B 3 C 6 D 不一定
109在解决弹性和塑性变形问题时,主要用(D ) A应变增量B应变速率C应变张量D全量应变 110.物体在应力张量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其体积变化取决于(A )
A应力球张量B应力偏张量C应变张量D都不对 111物体在应力张量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其形状变化取决于(B )
A应力球张量B应力偏张量C应变张量D都不对 112 (A )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A塑性 B韧性 C抵抗性 D抗拉性 113 ( D)是描述不同应力状态下变形体内点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所遵守的条件
A抵抗性 B塑性 C韧性 D屈服准则 114 材料的塑性是(A )
A不可变 B可变 C不确定 D都不对 115描述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论可分为两类包括(D )和全量理论
A变量理论 B减量理论 C衡量理论 D增量理论
116.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与( D)和变形条件有关
A应力状态 B应变状态 C变形量 D材料性质
117.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与(B )和材料性质有关
A应力状态 B变形条件 C变形量 D应变状态
118确定材料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曲线的常用试验不包括(D )
A单向拉伸试验 B单向压缩试验 C平面应变压缩试验 D平面应力拉伸试验
119 不属于levy-mises理论假设的是(B ) A材料为理想刚塑性材料 B弹性应变增量为总
应变增量
C材料服从mises屈服准则 D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
120比例加载必须不满足的条件(C )
A塑性变形时微小的 B外载荷各分量按比例增加
C外加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主轴方向固定不变D变形体不可压缩
121下列不属于塑料的是(C ) A尼龙B聚乙烯C陶瓷D聚四乙烯 122大分子中(D )的数量成为聚合度 A原子B分子C质子D单体 123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特点(C ) A塑性好B韧性好C可逆的D流动性好 124不属于热塑性塑料分类的是(D )
A无定形聚合物B结晶聚合物C液态结晶聚合物D固态聚合物
125密度最大的塑料是(A )
A聚四氟乙烯B聚乙烯C聚丙烯D聚苯乙烯 126密度最低的塑料是(B )
A聚四氟乙烯B聚乙烯C聚甲醛D聚苯乙烯 127注射过程的工艺性与下面哪些性质无关(D) A密度B比热容C热导率D融化
128下列那些不是塑料的基本力学性质(D ) A蠕变特性B应力松弛C拉伸特性D剪切特性 129(A )不是塑料成型加工中最基本的工艺特征。 A流动性B韧性C流变D塑性 130非牛顿流体不包括(D )
A宾哈流体B膨胀性流体C假塑性流体D真塑性流体
131、(C )是非牛顿型流体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
A宾哈流体B膨胀性流体C假塑性流体D真塑性流体
132、注射工艺过程有几个阶段(C) A 3 B 4 C 5 D6
133、下列不属于型腔充填过程相的是(D) A充填相B增压相C补偿相D流动相
134、造成注射制品翘曲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D) A收缩均匀B结晶度均匀C冷却均匀D过度充填 135通过控制制品的孔隙度,可以产生( C)材料。 A、单晶 B、多晶 C、多孔 D、单孔 136、粉末成型法可直接将金属粉末制成成品或接近成品的最终形状和尺寸制品,不需要或只需要很A、铣削 B、磨削 C、切削 D、上都
18
不是
137、固态物质按其分散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致密体、粉末体和(C )。
A、晶体 B、液晶 C、胶体 D、以上都不是
138、筛分法一般适应于分析尺寸在( B)?m以上的中粗粉末的分级和粒度测定。 A、30 B、40 C、50 D、60
139、振实密度是粉末充满固定的容器后,在规定的条件下经过振实后所测得的粉末密度,一般振实密度比堆密度高(B )%。
A、10~20 B、20~50 C、50~60 D、60~70 140、粉末的压缩性主要取决于其塑性或硬度,因此,为提高粉末的压缩性,常常对粉末进行( C)火处理。
A、正 B、回 C、退 D、淬
141装在模膛内的粉末由于颗粒间摩擦和机械啮合作用会产生(C )现象。
A、上凸 B、下凹 C、拱桥 D、以上都不是 142、粉末成型烧结后相对密度可达(B )%以上,力学性能优良,可与锻造材料相媲美。 A、90 B、95 C、97 D、99
143内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A ) A热应力、相变应力、机械阻碍应力 B热应力、冷应力、机械阻碍应力 C冷应力、相变应力机械阻碍应力 D热应力、冷应力、相变应力
144 由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应力叫(C ) A相变应力 B冷应力C热应力D机械阻碍应力 145金属材料在固态相变过程中,因部分因发生相变的先后时刻不同,各部分发生的相变程度也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应力称为(A )
A相变应力B热应力C冷应力D机械阻碍应力 146焊件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受到外界的阻碍而产生的应力被称为(A )
A机械阻碍应力B热应力C冷应力D相变应力 147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B) A 收缩变形B伸长变形C角变形D弯曲变形 148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包括(D ) A角变形、弯曲变形、伸长变形、扭曲变形 B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 C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 D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
A焊件受力均匀
少的(C )加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149 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不包括是( A )
B焊件受力不均匀 C在焊接过称中操作不当 D使用劣质焊条
150我们常见的焊接裂纹包括纵向裂纹、(A)、星形裂纹
A横向裂纹 B垂直裂纹 C竖直裂纹 D水平裂纹
151焊件在室温附近出现的裂纹被称为(C ),它最易出现在焊道下、焊跟、焊趾部位。
A 垂直裂纹 B热裂纹 C冷裂纹 D星形裂纹
152焊接金属非平衡凝固导致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着种现象叫(A )
A偏析 B固溶强化 C化学反应 D物理反应 一、金属液态成型
1. 何谓铸造**?铸造有哪些特点?试从铸造的特点分析说明铸造是生产毛坯的主要方法?
答: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
1)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 2)铸造生产的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工业上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用来进行铸造,铸件的重量可由几克到几百吨,壁厚可由0.5mm到1m左右。 3)铸造用原材料大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直接利用废机件,故铸件成本较低。
缺点1)铸造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因此,铸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低于同种材料的锻件。2)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2. 何谓合金的铸造性能**?它可以用哪些性能指标来衡量**?铸造性能不好,会引起哪些缺陷?
铸造性能——合金易于液态成型而获得优质铸件的能力。
合金的铸造性能包括金属的流动性、凝固温度范围和凝固特性、收缩性、吸气性等。 3. 什么是合金的流动性**?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P2)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的好坏,通常以“螺旋形流动性试样”的长度来衡量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1)合金的种类 及化学成分{1、越接近共晶成分,流动性就越好。2、选用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以便获得足够的流动性。}2)铸
19
型的特点3)浇注条件
4. 从Fe-Fe3C相图分析,什么样的合金成分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为什么? 越接近共晶合金流动性越好。
凝固温度范围越窄,则枝状晶越不发达,对金属流动的阻力越小,金属的流动性就越强
5. 试比较灰铸铁、碳钢和铝合金的铸造性能特点。 6. 铸件的凝固方式依照什么来划分?哪些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
1. 合金的凝固方式(1)逐层凝固方式(图1-5a) 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固相和液相由一条界线清楚地分开,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常见合金如灰铸铁、低碳钢、工业纯铜、工业纯铝、共晶铝硅合金及某些黄铜都属于逐层凝固的合金。 2)糊状凝固方式(图1-5c) 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先呈糊状而后凝固,这种凝固方式称为糊状凝固。球墨铸铁、高碳钢、锡青铜和某些黄铜等都是糊状凝固的合金。
(3)中间凝固方式(图1-5b) 大多数合金的凝固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称为中间凝固方式。中碳钢、高锰钢、白口铸铁等具有中间凝固方式。
7. 缩孔和缩松是怎样形成的?可采用什么措施防止?
形成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都是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致;防止措施:a)采用定向凝固的原则 b)合理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内浇道位置及浇注工艺 c)合理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
8. 合金收缩由哪三个阶段组成**?各会产生哪些缺陷?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
1.液态收缩 金属在液态时由于温度降低而发生的体积收缩。
2. 凝固收缩 熔融金属在凝固阶段的体积收缩。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基本原因。
3. 固态收缩 金属在固态时由于温度降低而发生的体积收缩。固态收缩对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影响很大,是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产生的基本原因。
二)影响收缩的因素1. 化学成分 不同成分的合金其收缩率一般也不相同。在常用铸造合金中铸钢的收缩最大,灰铸铁最小。
2. 浇注温度 合金浇注温度越高,过热度越大,液体收缩越大。
3. 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 铸件冷却收缩时,因其形状、尺寸的不同,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导致
收缩不一致,且互相阻碍,又加之铸型和型芯对铸件收缩的阻力,故铸件的实际收缩率总是小于其自由收缩率。这种阻力越大,铸件的实际收缩率就越
9. 何谓同时凝固原则和定向(顺序)凝固原则**?对图1所示阶梯型铸件设计浇注系统和冒口及冷铁,使其实现定向凝固。
小。
缩孔、缩松的防止措施
凝固的原则 同时凝固是指通过设置冷铁、布置浇口位置等工艺措施,使铸件温差尽量变小,基本实现铸件各部分在同一时间凝固
定向凝固,是使铸件按规定方向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过程 采用的是定向凝固,如图
10. 铸造应力有哪几种?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止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造应力在铸件的凝固以及以后的冷却过程中,随温度的不断降低,收缩不断发生,若收缩受阻,铸件内将产生应力,称为铸造应力,这是铸件产生变形或开裂的主要原因,将严重影响铸件的质量。 产生原因:a)热应力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不同部位由于不均衡的收缩而引起的应力。 b)固态相变应力 铸件由于固态相变,各部分体积发生不均衡变化而引起的应力。
c)收缩应力 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到铸型、型芯、浇冒口、箱挡等外力的阻碍而产生的应力。 铸造应力的防止和消除措施:a)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 b)提高铸型温度 c)改善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 d)进行去应力退火
铸件的变形防止:a) 采用反变形法 b) 进行去应力退火 c) 设置工艺筋 铸件裂纹的防止
为有效地防止铸件裂纹的发生,应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小铸造应力;同时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有可能扩大金属凝固温度范围元素的加入量及钢铁中的硫、磷含量。
11.灰铸铁最适合铸造什么样的铸件?举出十种你所知道的铸铁件名称及它们为什么不采用别的材料的原因。
答:灰铸铁的铸造工艺特点铸造性能好,工艺简单,成品率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