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对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重要铸件,尤其是厚大铸件,如床身、凸轮、凸轮轴、气缸体和气缸套
12.可锻铸铁是如何获得的?为什么它只适宜制作薄壁小铸件?
答:可锻铸铁是白口铸铁通过石墨化或氧化脱碳可锻化处理,改变其金相组织或成分而获得的有较高韧性的铸铁;可锻铸铁的碳、硅质量分数低,熔点比灰铸铁高,凝固温度范围大,故铁液的流动性差,必须适当提高铁液的出炉温度,以防产生冷隔、浇不足等缺陷。同时,可锻铸铁的凝固过程没有石墨化膨胀阶段,体积收缩和线收缩较大,易形成缩孔和裂纹等缺陷在设计铸件时除应考虑合理的结构形状外,在铸造工艺上应采用定向凝固的原则设置冒口和冷铁,适当提高型砂的耐火度,退让性和透气,为挡住熔渣,在浇注系统中应安放过滤网。
13. 什么是手工造型与机器造型**?各有何特点**?应用范围如何?各有哪些常用造型方法?
答: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手工造型操作灵活、适应性广、工艺装备简单、成本低,但其铸件质量差、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所以手工造型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特别是重型和形状复杂的铸件。手工造型方法可分为:两箱造型、三箱造型、脱箱造型、地坑造型、组芯造型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刮板造型
机器造型是指用机器全部完成或至少完成紧砂操作的造型工序。机器造型铸件尺寸精确、表面质量好、加工余量小,但需要专用设备,投资较大,适合大批量生产。机器造型方法有:压实紧实、高压紧实、震击紧实、震压紧实、微震紧实、抛砂紧实、射压紧实、射砂紧实。
14.什么是特种铸造**?常用有哪些方法**?金属型铸造有何优越性和局限性**? 答:除砂型铸造以外的其他铸造,称特种铸造。金属铸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金属型铸件冷却快,组织致密,力学性能高。2)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3)浇冒口尺寸较小,液体金属耗量减少,一般可节约15%-30%。4)不用砂或少用砂。
金属型铸造的主要缺点是金属型无透气和退让性,铸件冷却速度大,容易产生浇不到、冷隔、裂纹等缺陷。
15.试述熔模铸造的主要工序,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如何?
主要工序:设计制造压型→蜡模制造→结壳→脱蜡与焙烧→浇注与清理 熔模铸造的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
1)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14-IT11,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12.5mm-1.6mm。 2)适用于各种合金铸件。3)可制造形状较复杂的铸件,铸出孔的最小直径为0.5mm,最小壁厚可达0.3mm。 4)工艺过程较复杂,生产同期长,制造费用和消耗的材料费用较高,多用于小型零件(从几十克到几千克),一般不超过25kg。
16.压力铸造工艺有何优缺点?它与熔模铸造工艺的适用范围有何显著不同?
压铸的特点和应用1. 压铸优点:①铸件的尺寸精度最高,表面粗糙度Ra值最小。②铸件强度和表面硬度都较高。③生产效率很高,生产过程易于机械化和自动化。2. 压铸缺点:①压铸时,高速液流会包住大量空气,凝固后在铸件表皮下形成许多气孔,故压铸件不宜进行较多余量的切削加工,以免气孔外露。②压铸黑色金属时,压铸型寿命很低,困难较大。③设备投资大,生产准备周期长 17.什么是离心铸造?它在圆筒形铸件的铸造中有哪些优越性**?
答:将金属液浇进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之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的方法,称为离心铸造。
18.试确定下列零件在大量生产条件下,最适宜采用哪几种铸造工艺:缝纫机头:金属型铸造,汽轮机叶片:低压铸造、铝活塞:挤压铸造,大口径铸铁污水管:离心铸造,柴油机缸套:离心铸造,摩托车汽缸体:压力铸造,车床床身:砂型铸造,大模数齿轮滚刀:熔模铸造,汽车喇叭:挤压铸造,家用煤气炉减压阀:壳体铸造。
19. 为什么要规定铸件的最小壁厚值?如何确定最小壁厚? 20. 为什么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和主要工作面在铸件中应朝下**?
因为下部及侧面出现的缺陷的可能性少,组织致密。减少产生气孔、夹砂、砂眼、结疤类缺陷
21
21. 为什么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位于同一砂箱内**? 防止错型、飞翅、毛刺等缺陷,保证铸件尺寸的精确 22. 何谓铸造工艺图**?有何用途?
铸造工艺图是表示铸型分型面、浇冒口系统、浇注位置、型芯结构尺寸、控制凝固措施(冷铁、保温衬板)等的图样。指导加工
23.试确定图2所示铸件的浇注位置及分型面。**
图2 铸件
24.浇注系统一般有哪几个基本组元组成**,各组元的作用是什么**?
浇注系统组成:浇口杯: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减轻金属液对铸型的冲击,阻止熔渣、杂物、气泡等进入直浇道,增加金属液的充型压力等。
直浇道:将来自浇口杯的金属液引入横浇道,保证金属液克服沿程的阻力损失 直浇道窝:缓冲金属液,有助于杂质和气泡上浮至横浇道顶部 横浇道:撇渣
内浇道:将金属液导入型腔控制金属液的速度和方向,调节铸件各部分温宿分布和凝固顺序。 25.什么叫芯头和芯座?它们起什么作用?其尺寸大小是否相同? 26.冒口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设置原则?
27.何谓封闭式、开放式、底注式及阶梯式浇注系统?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28.在方便铸造和易于获得合格逐渐的条件下,图3所示铸件结构有何值得改进之处**?怎样改进**?
22
图3 设计不良的铸件结构
29. 快速成型技术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1、光固化立体造型2、分层物件制造3、选择性激光烧结4、熔融沉积造型
快速成型从零件的CAD几何模型出发,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用激光束或其他方法将材料堆积而形成实体零件。由于它把复杂的三维制造转化为一系列二维制造的叠加,因而可以在不用模具和工具的条件下生成几乎任意复杂的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制造柔性。
二、金属塑性成型
1. 什么叫金属塑性成型?金属塑性成型的主要生产方式有哪些**?为什么对某些重要的机械零件要进行锻造?(P68)
答:它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性,从而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加工方法。
主要生产方式:体积成型:锻造、挤压、轧制、拉拔等。板料成型:冲压。 2. 何谓加工硬化**?在热加工过程中是否也有加工硬化现象产生?(P70)
金属在冷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有,但加工硬化会被再结晶消除
3. 何谓再结晶**?它对工件的性能有何影响?(P70)
再结晶:T再=0.4T熔,组织、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影响:消除加工硬化增加金属的塑性 4. 区别冷变形和热变形的界限是什么**?钢在400℃温度下进行加工,是热变形还是冷变形**? 界限是再结晶温度;是冷变形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再结晶温度
5. 可锻性良好的金属应具有哪些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哪些工艺条件影响金属的可锻性**?如何影响?(P72-73)
塑性高、变形抗力小则锻造性能好。它决定于金属的本质和变形条件。 变形条件
1.变形温度 变形温度低,金属的塑性差、变形抗力大,不但锻压困难,而且容易开裂。提高金属变形时的温度,可使原子动能增加,原子间的结合力消弱,使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
2.变形速度 变形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的变形程度,变形速度低时,金属的回复和再结晶能够充分进行,塑性高、变形抗力小;随变形速度的增大,回复和再结晶不能及时消除冷变形强化,使金属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加,锻造性能变差。常用的锻压设备不可能超过临界变形速度。
3.应力状态 采用不同的变形方法,在金属中产生的应力状态是不同的。应力状态对于塑性的影响为:压应力数目越多,塑性越好;拉应力数目越多,塑性越差;应力状态对于变形抗力的影响为:同号应力状态下的变形抗力大于异号状态下的变形抗力。所以,在选择变形方法时,对于塑性高的金属,变形时出现
23
拉应力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对于塑性低的金属应尽量采用三向压应力以增加塑性,防止裂纹。 6. 钢料加热温度不当时,易产生哪些缺陷**?如何防止?
温度过高时产生过热、过烧、脱碳和严重氧化等缺陷甚至使锻件报废,终锻温度过低,金属的加工硬化严重,变性抗力急剧增加,使加工难于进行,强行锻造,将导致短剑破裂报废。 7. 确定碳钢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的依据是什么**? 以合金状态图为依据。
8. 什么叫锻造比**?锻粗与拔长时的锻造比如何计算P72?
锻造比是锻造时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式。通常用变形前后的截面比、长度比或高度比来表示。 锻(镦)粗:拔长:F0H0H,H0为变形前的高度,H为变形后的高度
F,F0为变形前的横截面积,F为变形后的横截面积
9. 什么叫自由锻**?其基本工序有哪些**?P76
只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这种方法称为自由锻。基本工序:拔长、镦粗、冲孔、扩孔、弯曲、切割、扭矩和错移等 10. 常用自由锻设备有哪几种?其工作原理与应用场合有何不同?、 自由锻设备:空气锤、水压机、蒸气-空气锤。 自由锻应用 —— 单件和小批量生产。 11. 什么叫模锻**?与自由锻相比有何优缺点?
模锻——将加热后的坯料放在模膛内受压变形而获得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与自由锻相比:
1、 生产率较高,模锻时,金属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获得所需的形状。 2、 模锻件的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小; 3、 可以锻造形状比较复杂的锻件;
4、 模锻生产比自由锻消耗的金属材料少,切削加工工作量也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应用:中、小型锻件的成批和大量生产,缺点:1)受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2)锻模成本高。 问题:小型锻件的中、小批量生产应采用自由锻还是模锻?或其他方法?
胎模锻 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非固定模具(胎模)生产模锻件的工艺方法。特点:与自由锻相比:生产率高,精度高(余量小),与模锻相比: 成本低(设备、模具)。
12. 锤上模锻时,多模膛模锻的模膛可分为几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在终锻模膛周围要开设飞边槽?
13. 绘制模锻件图应考虑哪些问题?选择分模面与铸件的分型面有何异同?为什么要考虑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锤上模锻带孔的铸件时,为什么不能锻出通孔? 14. 什么是胎模锻?与自由锻相比有何优缺点**?
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非固定模具(胎模)生产模锻件的工艺方法
与自由锻相比:①操作简便,生产率高;②锻件表面质量好;③力学性能好。 15. 板料冲压与锻造相比有何异同**? 同:都利用外力加压使工件变形
异:锻造是将原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使用工具锻打成型,是在高温的情况下成型, 可以细化制件中的晶粒。
冲压是将原材料用合适的冲压模具冲压成型,在常温下成型,且对厚度有一定要求。 16. 板料冲压有哪些基本工序**?冲压件的材料有什么要求?
冲压基本工序——分离(落料、冲孔、切断等,习惯统称为冲裁)、变形(弯曲、拉深、成型、翻边、收口等、冲压件的形状及尺寸) 对落料件和冲压件的要求
(1)落料件的外形和冲孔件的孔形应简单、对称尽量用圆形、 矩形避免长槽或细长悬臂结构。注意排样,
24
提高利用率。
(2)冲裁件的结构尺寸(如孔径、孔距)必须考虑材料的厚度。
(3)冲裁件上的直线与直线、曲线与直线的交界处,均用圆弧连接。最小园角半径如表。对弯曲件的要求曲件形状应尽量对称,弯曲半径大于最小半径。弯曲边H 〉2δ,可以先弯好后再切去。为防止孔变形,孔的位置L>1.5~2δ3、拉深件的要求:外形简单、对称,深度不宜过大。最小许可半径如,否则增加拉深次数和整形工作。
17. 试分析冲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和模具寿命的影响。如何确定冲裁模具中凸凹模的尺寸? 18. 用Φ50mm冲孔模具来生产Φ50mm落料件能否保证冲压件的精度**?为什么? 答:不能。
①落料时以凹模为准计算,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接近落料件的最小极限尺寸,凸模的基本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减去一个最小间隙值。
②冲孔时以凸模为准计算,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接近冲孔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凹模的基本尺寸等于凸模的基本尺寸加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
19. 试比较圆筒形工件拉伸、翻边时变形特点的不同。 20. 挤压零件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坯料在三向不均匀压应力作用下,从模具的孔口或缝隙挤出,使之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成为所需制品的加工方法称为挤压
21. 轧制零件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2. 试述几种主要高能高速成形的特点
高速成型的特点模具简单 零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可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利于采用复合工艺 方法:爆炸成形 电液成形 电磁成形
三、金属连接成型
1. 什么是焊接?焊接方法有哪些?各具有什么特点?
焊接:用加热、加压等工艺措施,使两分离表面产生原子间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从而获得不可拆卸接头的材料成形方法。
1.熔化焊 电弧焊(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焊、等离子弧焊等 2.压力焊:电阻焊、摩擦焊、冷压焊、超声波焊、爆炸焊、高频焊、扩散焊等 3.钎焊:软钎焊、硬钎焊
2. 什么是焊接电弧**?其形成特点如何?(P123)
焊接电弧:在焊条末端和工件两极之间的气体介质中,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 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 — 就是带点粒子产生、运动、复合、产生的动态平衡过程。 3. 焊条的作用是什么**?焊条药皮有何成分功用?(P125)
焊条的作用:焊条芯:焊缝的填充材料 — 填充焊缝 电极传导电流 — 导电 约皮 : 机械保护的作用 冶金的作用 稳定电弧的作用 4. 下列焊条型号或牌号的含义是什么? E4303;J422;J507。
5. 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组织和性能特点是怎样**?(P12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