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2014 - 图文(6)

2019-08-26 18:57

(2)CODCr(O2,mg?L-1)=[(V0-V1)×c×8×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V—水样的体积,;20.00mL 8—氧(1/2O)摩尔质量,g?mol-1。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3-16下午 15.9 9.19 5.41

3-15上午 12.7 18.4 9.94 3-15下午 18.5 19.4 25.2 3-16上午 14.6 12.4 45.8

结论:

a. 官洲河段CODcr浓度在5.41~45.8mg/L范围内,符合5~50mg/L范围,本次试验取样量

和试剂量是可行的。

b. 各断面平均CODcr值≤30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 讨论分析:

a. 由于河段涨平和退平的时间难以预测,15号、16号上午取水时河水已开始上涨,下午

并不是涨平的时候取。导致两日中同一地点相同时间段所取水样有较大的差异,CODcr值有较大差异。

b. 空白实验与标定的体积相差2+mL,从这点可见,此实验有较大误差,可能是实验所用试

26

剂被污染,或是认为滴定的问题,比如滴定管漏水或是终点判断等方面的问题。 c.

河段中CODcr值应为遵循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但本组数据却呈现无规律状态,小组认为原因为:取水时,每次采样的水深度不一样,不同深度的污染物浓度也不一样;实验操作不是同一个人操作的,存在着操作误差,读数误差;河段中三个排污口均为小量的生活污水,涨潮时进入水体对原有水体影响较大。

d. CODcr与上个指标BOD5理论上是有比较好的相关性的,且他们之间的一个数值比可以

判断河水的生化性质,但由于本实验中两个指标不是同一个人测的,取水的的不具代表性以及水样的不规范保存等都会影响结果。我们组的这两组数据的相关性只有0.3多,BOD5是CODcr0.1+而已,虽然相关性不是很好,但也可以说明,河水的可生化性不是很好。这可能是因为各高校的生活污水中还有一些实验废水等导致生化性的变差。

5、高锰酸盐指数IMn——酸性高锰酸钾法(GB 11892-89)

水样测定数据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VKMnO4 (ml) 校正系数K VKMnO4 (ml) IMn (mg/l) VKMnO4 (ml) IMn (mg/l) VKMnO4 (ml) IMn (mg/l) K 1.15 0.918 2014-3-15 2014-3-16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1.32 0.9 4.47 4.14 2.41 2.03 2.95 2.38 4.24 4.12 3.28 5.92 5.1 4.99 2.08 3.69 1.64 1.64 3.98 4.58 2.71 4.86 2.24 2.71 8.70 10.89 (1)高锰酸盐指数的矫正指数:K=V/10.0

V--空白实验回滴过量草酸钠时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 (2)

高锰酸盐指数(O2,mg/L)=

﹝(10+V1)K-10﹞?M?1000?8 100

高锰酸盐指数IMn(mg/L)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3-15上午 2.41 5.10 2.71 3-15下午 2.03 4.99 4.86 3-16上午 2.95 2.08 2.24 27

3-16下午 2.38 3.69 2.71

结论:

a. 从实验数据来看,15号上午控制断面处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达到最高,其值为5.10mg/l,

最低值2.03mg/l出现在15号下午对照断面处。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官洲河段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指标达到水质三类标准(Imn≤6mg/l),符合官洲河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的要求。

b. 从各断面的平均值来看,在对照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值最小,其次是削减断面,最高值

是控制断面。实际反映了污染物(主要是生活污水)在官洲河段的消减变化规律 讨论与分析:

a. 15号下午和16号下午近海方向(即削减断面和控制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值均比上午

对应的断面高。这表明了,海水涨潮引起官洲河段氯离子含量升高,氯离子标准电极电位(1.36V)小于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标准电极电位(1.52V),所以,氯离子浓度的增高实际使水中还原性物质增多,从而致使高锰酸盐指数增高。

b. 本实验的校正系数K为0.918-1.15,而大量的实验证明K在0.980-1.01范围时,测定结

果的准确度才能比较高。本实验所测的K大的偏大,小的偏小,这会导致结果不够准确。这K值的偏大偏小可能是因为试剂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这实验的时候一开始试剂有问题导致不能正常显色,第二天又改变了实验中草酸钠的加入量,这都会导致结果不够准确。

c. 在本次高锰酸盐指数实验的测定当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取水过程以及测定过程中

温度、时间的控制。加热时间要严格控制在30±2min,但实验过程中通常是几个水样一起做,导致其中一些水样的时间无法做到严格控制。

6、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67-87)

铬标准曲线 V(ml) C(mg/l) 习惯度A 平均值 0 0 0.001 0.001 0.001 0.2 0.004 0.002 0.002 0.002 0.5 0.01 0.00. 0.002 0.002 1 0.02 0.007 0.007 0.007 2 0.04 0.013 0.014 0.014 4 0.08 0.029 0.03 0.030 6 0.12 0.044 0.044 0.044 8 0.16 0.057 0.057 0.057 10 0.20 0.075 0.076 0.076 28

水样的吸光度直接带入标准曲线求得六价铬浓度

时间 断面名称 对照断面 吸光度 平均吸光度 Cr6+浓度(mg/L) 0.001 0.002 0.001 0.003 0 0.001 0.003 0 0.001 0.003 0.004L 0.008 0.004L 0.008 0.004L 0.008 0.004L 0.004L 0.011 0.008 0.008 0.005 上午 3-15 下午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对照断面 0.001 0.003 0.001 0.003 0.001 0.001 0.004 0.003 0.003 0.002 0.002 0.002 0.003 0.001 0.001 0.003 0.004 0.004 0.002 0.003 0.001 0.001 0.004 0.002 0.002 0.001 上午 3-16 下午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29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削减断面 结论:

a. 由监测数据分析可得,官洲河段水质六价铬指标达IV类标准(≤0.05mg/L) b. 15日上午退潮时对照断面和削减断面六价铬浓度较低,控制断面因受排污口污染物排

放影响,浓度较高。下午涨潮时河流流向改变,致使数据与上午相反, 控制断面浓度较低,对照断面和削减断面浓度较高。16日数据较异常,无15日时六价铬浓度分布规律。

讨论与分析:

a. 上表格中红色字体的数据低于方法检出限0.004mg/L,不可用。

b. 受采样条件限制,采样时间并未能严格按照涨、退平时进行样品可能缺乏代表性。16

号河道上船只行驶影响采样点水质状况。 c.

实验时因仪器限制,且水样浊度较大,预处理采用过滤法。过滤时滤纸可能吸附六价铬,使得六价铬有所损失。

d. 但总的来说,由于官洲河主要受生活污水污染,没存在什么工业废水,所以六价铬浓度

本应很低,所以本实验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15日上午 0.004L 0.008 0.004L 15日下午 0.008 0.004L 0.008 16日上午 0.004L 0.004L 0.011 16日下午 0.008 0.008 0.005

30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2014 - 图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晶体学试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