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里学章节复习(3)

2020-03-27 09:32

3.所谓挫折疏导,就是运用一定的心理诱导策略和方法,引导受挫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识,排除内部无效动机的影响,建立新的动机模式和行为方式,发挥内在的潜力,排除心理障碍的过程。

4.代偿迁移法是指个体在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受挫后,用另一目标来代替或通过另一活动来弥补的方法。 四、简答

1.(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2)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

(3)进行“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教育”(4)教给学生调适心态的方法和技术 2.(1)期望与现实的冲突(2)社会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3)独立与依赖的冲突(4)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五、论述与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这是由心理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德、智、体的教育中有着非常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和人才的素质要求,对上述观点展开论述(略)。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

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能够掌握“守恒”概念其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哪个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对一个5岁的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在他完全做对5岁儿童的测验题后,又在6岁儿童的智力测验中完成了6个月的测试题,测试完毕,他的智商是( ) A.75.8 B.80 C.130 D.132

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 )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运算

4.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知方面的潜在能力,它的核心是(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语言能力 D.抽象思维能力

5.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学习方法 B.学习能力 C.学习速度 D.学习态度 二、多项选择

1.奥苏贝尔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逻辑阶段

2.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E.问题解决

3.目前对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研究较多的是( ) A.场依存与场独立 B.冲动型与深思型 C.内控性与外控性 D.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 E.整体型与系列型

4.具有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人在学习上的表现是( ) A.擅长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 B.偏爱自然科学和数学 C.学习受内在动机支配 D.学习受外在动机支配 E.适合结构严密的教学

5.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发展速度的差异 B.发展水平的差异 C.表现早晚的差异 D.智力结构的差异 E.发展方向的差异

6.缩小班内学生能力差距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 A.同质分组 B.分校 C.留级 D.跳级 E.同质分班

7.与学习一般学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总体上的情意特点是( ) A.抱负志向水平低 B.求知欲水平低 C.好胜心水平低 D.焦虑水平低 E.学习策略水平低 三、填空

1.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具有适应和建构两种机能,其中适应机能包括( )和( )两个方面。 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 ),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3.在智力测验中,根据个体在该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智力的高低的是( )智商。 4.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核心是( )。

5.针对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策略很多,其中主要有个别指示教学、个人化教学系统、合作学习、( )、( )等。

6.皮亚杰认知阶段理论中的运算是指通过( )将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7.儿童的( )和智龄是学习准备的重要标志。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 1.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发生的一种变化。( )

2.图式是皮亚杰用于解释认知结构的术语,他认为人类所有的图式都是后天形成的。( ) 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并非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

4.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获得和使用二级概念,但要凭借有关概念的例子。( )

5.认知冲动型的人能够简洁而迅速的对问题作出反应,因此反应速度快的学生都属于认知冲动型。( )

6.IQ与学习成绩程高度相关,即IQ分数越高的儿童,一般学习成绩也较好。( ) 7.学生的学习风格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而且也影响他们的学习数量。( ) 8.智力测验只能比较同年龄儿童之间的差异,对年龄不同的儿童则难以准确比较。( ) 9.适应智力差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适合学生学习速度上的差别。( ) 五、解释名词

1.学习准备 2.学习风格 3.学习困难儿童 4.智商 六、简答

1.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2.简述认知风格与认知策略的区别? 3.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七、论述分析

1.如果要对中学生讲解比较抽象的新概念,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以学习的准备性为原则,教学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2.研究表明,智力水平高的学生一般形成学习定势的速度快,容易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他们的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较能持久,因此可以说,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也就是说,IQ分数越高的儿童,学习成绩也就越好,而且将来能接受的教育水平也越高。这个说法科学吗?请用智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D 3.D 4.D 5.C 二、多项选择

1.BCE 2.ABCDE 3.ABE 4.ADE 5.ABCD 6.ABCDE 7.ABCE 三、填空

1.同化;顺应 2.学习方式 3.离差 4.自我调控 5.同质分组;掌握学习 6.逻辑推理 7.认知发展水平 四、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五、解释名词

1.学习准备又可称为“准备状态”或“准备性”,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2.学习风格又称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简单地讲就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

3.学习困难儿童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这一概念有两个显著特点: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学习困难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4.智商是被测验者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用公式表示: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六、简答

1.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的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2.认知风格是个体内部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认知策略则指向当前情景和任务,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是可以学习和发展的。 3.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⑴认知发展的群体差异。一般认为学习困难学生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

⑵认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学习困难学生与其他同龄学生一样都是尚未成熟.有待发展的人。 七、论述分析 答案要点:

1.⑴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教学必须以认知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科学的教学又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⑵按照皮亚杰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占优势,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运用准备性原则,首先要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还要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

⑷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而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的原先学过的抽象概念之间的新关系。教师为了使他们的学习有意义,就要使新的概念必须能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当然,学习者必须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这个说法不科学。

⑴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水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数量,而且也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智力水平高的学生一般形成学习定势的速度快,容易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学习成绩也越好。这已经得到证明。 ⑵但许多心理学家发现,IQ与学业成绩只有中等相关。也就是说,智力只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影响学习的唯一因素。学习动机、人格特征乃至集体和教师等社会因素,对学习成绩都有影响。 ⑶同等智力水平的人,学习成绩不完全相同。那些成绩显著较低者,在西方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学习成绩不良者”;那些成绩显著较高者,则被称为“学习成绩优良者”。这两种人的学习成绩都与他们的智商水平不相称。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

1.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常成为人们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基础的是( ) A原因性维度 B稳定性维度 C可控性维度

D两极性维度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的是个体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赢得( )的需要。 A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 B同伴们的赞许或认可 C相应地位

D理解知识、解决问题

3.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4.一种认识或积极趋近某事物的倾向,是成就动机的重要部分的是( )。 A、兴趣 B、意志 C、信念 D、理想 二、多项选择

1.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能力属于( ) A、内部的 B、外部的 C、可控的 D、不可控的 E、稳定的

2.成就动机培养与激发的一般原则是( ) A给学生成功满足和失败挑战 B保持学生合理的期待

C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 D合理运用外部强化 E教学与教育相结合

3.成就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关系是( ) A二者有明显不同,所以没有联系 B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C激发是培养的前提 D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E培养的结果又强化了原有需要

4.影响学生的抱负水平的因素有( ) A一定的环境和教育 B过去失败的经验 C学习成绩 D在集体中的地位 E对自己能力的了解

5.要使竞赛对绝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应该注意( ) A鼓励学生在同学之间展开横向比较 B加强对竞赛的宣传教育工作


教育心里学章节复习(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