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如下:①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②废除不平等条约,实行关税自主!③ 收回一切租界及割让地! ④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抗税居住行动一切的自由! ⑤工农实行三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制度,那时生产机关(工厂机器)有保管与经营权! ⑥农民实行土地革命—— — 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于耕作者! ⑦反对军阀混战! ⑧推翻豪绅资产阶级国民党反动统治! ⑨建立工农兵贫民代表会议政府(苏维埃)的新中国! —— — 中国红军第七、第八军总指挥部一九三〇年四月二日。 ”
“努力阶级斗争,推翻压迫阶级统治! ” “我们的主张是:无产阶级专政。 我们的手段是:暴动夺取政权。 ”这条标语将我们带回红军将士埋葬旧制度、开创新世界的浴血岁月 ,仿佛听见了逝去先烈们高唱《国际歌》的音符。
红七军的标语、 漫画是红军英雄们留下的红色文化符号,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各族群众觉得自然亲切,看得懂记得牢: “红军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锋队! ” “红军是最有纪律的军队! ” “红军是工农的革命先锋队!” “红军是工农劳苦群众的武装!” “扩大红军组织,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 “实行游击战争!共产党万岁!扩大红军区城!实行土地革命!” “革命的胜利。 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 ”
铁的纪律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军队的重要标志。 在红军楼里书写着这样的红军纪律、政策标语,“红军最有纪律:一、不拉夫不发洋财! 二、不强买强卖!—— — 第二纵队部士兵委员会”。“ 红军的好处略述:一、解除群众的痛苦,废除苛捐杂税! 搜剿军阀豪绅地主资本家! 打倒不平的统治……;二、不借瑞滋扰良民;三、不奸淫掳掠;四、公平交易(不强买强卖);五、向各处游击时不拉夫;六、官兵待遇平等;七、内外纪律严明。 —— — 红七军第二纵队部士兵委员会。 ”
“拥护苏维埃,因为苏维埃是工农兵自己的政府! ”“工农兵联合起来!建立苏维埃政府!” “一切被压迫的农工们,我们应该团结提期(携),推翻国民党军阀的统治权! —— — 红军第七军第二纵队部士兵委员会。 ”
还有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国民党“八条罪状”的标语。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提倡妇女婚姻自主,抨击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妇女的腐朽思想。 还有极具感染力的六幅漫画无情地揭露国民党军阀投降勾结美帝国主义、残酷掠夺中国的丑恶嘴脸。 最有趣的是红军宣传员还在墙壁上给屋主留下了一封礼貌又风趣的短信, “吴自若先生:我们去了,你的墙壁我们代你画得这么好。 下次你不用买什么名人诗画来挂了。 本来我们不想画的,但是这枝笔同这锭墨作怪起来,我们无法制止他,所以由他走上先生的墙壁去。 请你老人家原谅”! 由此表明,红军将士都是各族父老乡 亲至亲至爱的亲人。
追寻河池红军标语的红色历史踪迹,我们有着无限的现实感慨。 今人和后人从中获得心灵的洗礼和历史的启迪:一是红军标语表现党和红军的宗旨,具有把革命理想与争取土地革命胜利的文化自觉;二是红军标语集中体现出党和红军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显示人民军队压倒一切敌人的文化自信; 三是红军标语的完整保存,是党和红军与各族人民血肉关系的象征,是红军红色文化认同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土地革命战争中,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党的根本原则,同时极端重视革命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干革命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曾把红色标语口号宣列为红四军的第一位工作。 毛泽东强调: “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 ”早在 1928 年11 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文字宣传,如标语等,也尽力在做。 每到一处,壁上写满了口号。 ”陈毅在《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也有生动叙述: “许多群众说红军一到满街鲜红,等于过年。 ”
在上海党中央机关,邓小平不仅熟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领导创建红四军的成功经验,而且创造性地运用到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现存于左右江革命老区各地的红军标语,深入浅出地将革命真理深植内化于民心,实现了“精神变力量”的转换,起到了旗帜作用和号角作用。
河池红军标语楼的标语虽经岁月侵蚀而褪色,但厚重的历史印迹跨越 80 余载时空依然熠熠生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红军标语楼里清晰地布满 60 多条标语和漫画,规模之宏伟,数量之集中,内容之丰富,形式之生动,恰似一部厚重的红色百科全书,堪称“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博物馆”。 它如同共产党和红军向世人的宣言,同时也是红军与群众联系的桥梁,成为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成为动员各族群众踊跃拥红参战和创建苏区的精神旗帜。
红军标语楼是河池红色文化的历史见证,是广西红军精神血脉的永生。 它体现了我党我军当年的纲领信念和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墨迹。 这些鲜活的红色活化石和红军标语漫画见证着红七军和左右江苏区创建史,蕴含着伟大的韦拔群精神和百色起义精神,对于今天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启示:一是河池红军标语为党史军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和可靠依据;二是河池红军标语所承载的红军指战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对于教育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为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党史智慧和精神动力;三是河池红军标语文化遗址与其他红色资源结合起来并开发建设,将成为促进老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红七军的标语和漫画以极其鲜明的主题、激昂朴素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 展现出革命者的理想和信念,这是激励红七军将士奋勇前进的理想旗帜和伟大使命, 也是坚持右江根据地斗争的革命者们百折不挠、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夺取胜利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1930 年 11 月上旬,红七军集结河池整编期间,第三纵队驻扎在县城附近的大杨村。 韦拔群针对部分指战员不愿随主力离开右江、北上远征的恋乡 情绪,召集部队进行远征前的思想政治动员。 第三纵队全体将士深受韦拔群鼓舞,坚决接受整编,英勇北上远征作战。 9 日傍晚,新任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率特务连返回东兰组建第二十一师,坚持右江苏区游击斗争。 张云逸很珍重和韦拔群等同志的革命友谊, 极为牵挂右江斗争前途。 他在送别韦拔群到大山塘的路上,叮嘱韦拔群: “不要太重私人感情,在阶级斗争中只能依靠自己的同志。 ”张云逸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与同志们深情忆起和韦拔群惜别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