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知识点整理(3)

2021-07-05 23:19

a.生物沉积作用:潮湿区湖泊多有大量生物——底栖游泳、浮游生物及水生植物等,生物在活动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死亡后的遗体可形成大量富有机质的腐泥沉积(成油)。随着湖泊的淤积,水体变浅、流动性变弱,水生植物由草本向木本植物转化,并逐渐向湖心迁移,同时形成大量腐殖质——泥炭沉积(成煤)。从而导致湖泊向沼泽演变。沼泽的进一步发展湖泊最后消亡。

6.湖泊亚环境及沉积相特征:

理想的湖泊沉积模式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从边缘到中心,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各带不一定很连续,分布亦不规则。分为几个亚环境:

滨湖:洪水面与枯水面之间

浅湖:枯水面与浪基面之间

深湖:浪基面以下

湖泊沉积实际比理想模式复杂得多。河流入湖处,在湖边缘可形成湖泊三角洲;因浊流作用,在深湖区可发育浊流沉积。

7.滨浅湖沉积序列:

滨浅湖地带,水浅,形成沙坝、障壁岛等,使近岸水体被分隔,形成半封闭的湖湾干旱区湖泊的沉积作用。

8.干旱区湖泊的特点:不泄水湖,突发性流水注入,以洪流为主,蒸发量大于注入量。湖滨可见碎屑及洪积扇沉积,大部分地区以化学沉积为主。

9.化学沉积特点:随着湖水中所含化学溶解物浓度的增加,化学溶解物将按其相应溶解度的大小依次沉积,其顺序为:碳酸盐(白云石)→硫酸盐(石膏)→卤化物(石盐、钾盐)。最后因风、流水所携碎屑覆盖,盐湖发育结束。

几个区别:

一、局限潮下带:深度深,能量低,中厚层,生物分异性强,种类多; 开放潮下带:深度浅,能量高,厚层,生物分异性差,种类少。

二、潮汐三角洲:(涨潮三角洲和退潮三角洲):放射状砂体,大型水流波痕、水 流交错层理(双向),规模取决于进潮、退潮水流速度、水量。 潮控三角洲:三角洲平原:非潮成三角洲平原:河道,洪泛平原(湖沼) 潮成三角洲平原: 潮坪、潮沟(溪) 三角洲前缘:潮汐砂坝、潮道

前三角洲:泥质岩

潮控三角洲的的进积序列

三、波状层理:属于潮汐层理,沙泥含量基本一样

波状交错层理:单层界面呈波状,单层内的纹层可与界面相交,或与底面大致平行的波状面。单层厚度﹤5cm,常属小型交错层理。

四、碳酸盐缓坡:由岸向盆地方向缓慢倾斜

碳酸盐台地:顶部平坦、陡峻的陆棚边缘

五、潮汐通道沉积:泻湖与广海之间通,水流交错层理(双向),大型水流波痕, 粗砂岩,砂砾岩

潮沟通道:潮沟是潮间带常见的地貌形态之一,是潮间带和相邻水域进行物 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潮沟是潮间带常见的地貌形态之一, 是潮间带和相邻水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_负数练习课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