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教案(3)

2020-04-21 08:18

必须使这个形式和空间在视觉上与众不同,如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采用反传统的设计理念,将原属于内部的管道和电梯全置于户外,外露的钢骨结构、复杂的外露管线五颜六色具有未来主义风格。迥异的形式﹑空间创造使之成为巴黎先锋建筑的代表(见图94)。

设计中往往赋予一个形式和空间特别的尺寸﹑独特的形状或关键性的位置,来体现设计的不同等级意义(见图95)。如某景观设计中通过异常与正常的对比﹑规则图形中的不规则形状布局寻求设计的灵动感(见图96)。

八.变换—设计者选择一个其形式结构及要素秩序都是合理适当的典型建筑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处理,将其变换成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的建筑设计。变换,首先需要对过去的秩序体系或者建筑典型能够感知和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变换和转化,使原本的建筑概念和组合原则得到建立并加强。如图97-1~97-2为一立方体概念形态及变换要素的秩序重构。

思考练习题

1.课外活动作业题——空间尺度体验

1)作业要求:细心体验你真实的家居空间,测出门﹑窗﹑地面﹑顶面﹑墙﹑楼梯及踏步﹑阳台的尺度,然后想象一下,如果把其中一个部分的尺度改变一下,如把门变高﹑变宽或窄,会使人产生何感觉,是否影响人的行为模式?

2.课内作业题——形式美构图

1)作业要求:在一个已知的建筑立面上配上门﹑窗,使其立面

形式具有韵律美。

第三节 环境符号﹑语言

符号学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人文学科,并引起这些学科研究方法的深刻变化。早在1968年,美国著名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曾指出:“现代建筑某些内容错综复杂已超出了建筑空间形式所能表达的能力,需要的是直截了当﹑粗犷,而不是细致曲折,这就要以象征符号作为交往传递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的审美激情必然更多地植根于符号而较少依赖空间。”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不断致力于符号学的研究与运用,深入分析环境形式产生和演变规律,探索环境形式于意义之间的关系,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近几十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对“现代”设计观念的质疑,大众“寻根”意识的回归及对环境“场所意义”的广泛关注,使符号学方法在今天的建筑环艺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更具现实意义。

一.符号现象和规律的探索

何谓符号?每一个物质对象,当它在交际过程中,达到了传达关于实在——即关于客观世界或交际过程的任何一方的感情的﹑美感的﹑意志的等等内在体验目的时,它就成为一个符号。简言之,所有能够以形象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都是符号。

人类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了符号现象。古希腊数理学家亚里士多德用“语言即观念的符号”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人的思维和语言都离不开符号。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因此把符号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中国古代圣哲庄子在《庄子·外物》中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是由言和意所组成。言即语音,而意即语言所涉及的内容。在西方对符号学本身的逻辑结构的分析研究则来至于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他指出,符号是用来指称或表示另外一个事物的东西,任何符号系统都是由三个因素所构成:即媒体,它是作为符号来表征事物的东西;其次是符号所表征的对象;再者是解释,亦即解释者对符号系统的理解或说明。符号的这三个构成因素涉及人的整个意识活动的不同方面,从而形成人完整的思维和心理。在符号构成体中,人的感觉与媒介的特性相联系;人的经验与对象关联物相联系;人的思维活动则与解释相关。从符号与对象的关系上,可以将符号分为三类:一类是图像性符号;二是指示性符号;三是象征性符号。这三种符号存在着由前者向后者,即由初级符号向高级符号的深化。越是后者,与指涉对象的联系越间接,而其观念性和符号性也愈强。

二.环境符号的品类

应用上述符号现象和规律的概念,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符号系统通常分为三类:

1.图像性设计符号:这是一种直觉性符号,它是通过模拟对象或在造型上的相似而构成。例如:中国古建筑装饰中具象的“云龙”纹饰(见图98-1)。具象的门式﹑窗式,乃至脸谱化住宅﹑壁画﹑雕塑等都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其复合体,这些符号是对现实环境中一些具体事物图形的模拟或造型描写,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但一般化处理易缺

乏深意。

图像性设计符号有时呈本体形态,有时呈标志形态。标志形态的图像性符号,具有图像相似的同构关系。本体形态的图像性符号则比较复杂,它的所指和指涉物都是双重的。以苏州园林中的梅花形的漏花窗为例(见图98-2),整个窗的造型做成梅花的形式,既是窗的形象,又是梅花的形象,因此这种符号具有叠加的双重语义。

2.指示性设计符号:与指涉对象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如门的形象成为了入口的指示,表征着出入活动的功能意义(见图99);楼梯的形象构成了上下空间联系的指示性。实际上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构件造型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及其复合体。

3.象征性设计符号:符号与它所指称的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人为的约定俗成关系所构成的。如故宫﹑天坛建筑中以圆象天以方象地的平面构图(见图100),以龙象征王权等设计形式就是典型的象征性设计符号(见图101)。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乔·伍重希望其作品看起来象一艘疾驰的帆船,象征澳洲国民的进取精神,建成后,大家公认歌剧院的那组壳体屋面作为象征性符号,成功地表达了这一意义。

三.环境符号的构成形态

环境设计符号的构成形态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并不以单一形态出现而是呈现着各种各样的复合性和交叉性:

复合形态的构成通常有以下几种:1.指示性符号与图像性符号复合而构成本体形态的图像性符号;2.指示性符号与象征性符号复合,

构成本体形态的﹑抽象的象征性符号;3.图像性符号与象征性符号复合, 构成标志形态的﹑具象的象征性符号;4.指示性符号﹑图像性符号与象征性符号三者复合,构成本体形态的,具象的象征性符号。

交叉性方式的构成主要有:1.表里结合:如带浮雕面饰的梁坊,梁坊自身是指示性符号;2.局部结合:许多装饰﹑结构物件自身整体是指示性设计符号,但其中某些局部则是图像性﹑象征性设计符号。如古罗马柱式上带具象装饰纹样的柱头,我国古代建筑中影壁墙上带具象图象的砖雕装饰物等;3.整体融合:如梅花窗﹑执圭门﹑汉瓶门(见图102)等,整个构件本身形成指示性与图像性或象征性的复合;4.群体组合:是在建筑环境空间组合层次中,在以指示性符号为主导的建筑内,插入一些图像性﹑象征性为主导的雕塑或小品建筑,如贝律铭香山饭店中庭设计形成多层次﹑多形态的复合﹑交叉,构成了建筑环境设计符号组合和审美语义的丰富多彩(见图103)。

四.环境符号的设计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由环境功能向建筑造型形式的转化就是应用建筑符号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筑造型形式成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即建筑设计的形式符号。它向人们传达出建筑环境所具有的各种意义,这里建筑环境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用户则是信息的接受者,要使接受者对符号取得与发送者同样理解,就需要使发送者和接受者拥有一定数量接近一致的符号储备,由此才能使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民众鉴赏之间获得审美感受的共鸣。

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符号的语义表达和审美意境的塑造中,我们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公布2006年瑞安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