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A、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
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
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C、根据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分析回答.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 解答:解:A、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在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而不是为了延迟煤燃烧的时间,故A错误;
B、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
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
D、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不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 明确
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 10.(2分)(2014?莱芜)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 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考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铁的冶炼;反应类型的判
定.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古代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
分析判断.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金矿中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据此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解答:解:A、古代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选项说法正确.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矿中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湿法炼铜的原理、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11.(2分)(2014?莱芜)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4A. 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C D.C 、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7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CO+2NO═2CO2+N2,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
A、由四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该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物质中氧元素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该说法不正确;
C、4种物质中A、B、C三种物质都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氧化物;故该说法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2×44):28≠11:7;故该说法不正确; 答案:C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
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2.(2分)(2014?莱芜)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要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
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②③ ①③ ①②③ ①A. ② B. C. 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
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Cu、Zn、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而判断必须要做的实验. 解答:解:①铜丝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②锌能与硫酸铜
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锌>铜;③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锌>氢;由①②即可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实验③无需做.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
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2分)(2014?莱芜)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成功修改了“PX”的网络词条,其关键词如下:“PX”是对二甲苯的缩写,化学式为C10H8,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PX”属于碳氢化合物,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PX”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B. “PX”由10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组成 C. D.“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均属于“PX”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