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利益获取观念,教育引导人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当前的利益的关系。利益观念的形成是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影响和决定的,而且一定的利益观念在形成之后,往往会对既定的社会利益结构产生起到维护和巩固的作用,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利益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有的利益观念就会非常容易成为新的利益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阻力和障碍。一些人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有些人习惯传统的利益格局,对于社会利益的分化认识不足,一些人把正当的个人利益当作个人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有些人利轻益,甚至唯利是图,因此在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要避免和消除这些现象,就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加强正确的利益观的选取和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使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与改革的步伐相协调、相一致,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个机制节是利益调节机制,建立和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利益调节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应当发挥国家和政府的调控作用,国家和政府是调整利益格局的主体,所以国家应当通过制订各种法律以及相关的制度、政策,对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的社会成员平等的参与竞争,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在经济的转型时期,由于制度和政策的不配套,一部分人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暴利,因此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保证分配领域的正常秩序,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订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纠正各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此外,税收也是调节社会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国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调节高收入,扶持低收入,注重搞好再分配领域的调控,建立和完善个人的财产申报制度,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度,要加强税收的监管,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逃税者加以惩罚,加大打击的力度。
第四个机制就是利益约束机制。要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真空,由于我们某些政策的失误,也由于我们管理监督不利,我们的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并非是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而是通过多种非法途径和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的现象,一些企业经营者通过不公平竞争,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和高收入者通过偷税漏税骗税抗税,将国家的税金转化为个人财产,一些人通过种种形式划公为私成为暴发户,一些党政机关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将国有资产转为己有,甚至还有一些人通过抢劫、盗窃、走私、贩毒等犯罪行为获取不义之财等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贫富对立层情绪。所以说,尽力完善的利益约束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这里讲的约束,主要是指的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也就是说,人们在获取利益的时候,要受到法律和道德双重规范的约束,法律和道德对社会利益约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能促使个人和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协调利益关系,规范利益行为,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利益主体的法律约束,引导人们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谋取利益,防止在利益的取得过程中,以权钱交易等个非法手段,同时我们要通过加强各有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利益主体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谋取利益。
道德是引导个体合理确定利益目标,选择利益行为的内在约束力量,近年来,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导致社会利益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所以我们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合理的选择利益目标,自觉的调整利益需求,科学的选择利益行为,正确的处理利益关系。
第五,利益补偿机制。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一部分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和地区差距扩大的现象,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利益主体发展差距和贫困悬殊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说到底是不同利益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所具有的巨大差距,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利益格局的失衡,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由于发展差距、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可以说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将会成为我国今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和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除了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特殊的困难的群体的基本生活之外,最主要的是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社会保险制度,比如像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第二是社会救济制度,对老弱病残等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三是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进我们的平等,维护社会公正,缓解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当然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并不意味着利益补偿是无条件、无限度的,利益补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与国家按劳分配的政策相适应,如果补偿过度,就会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平,就会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削弱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社会利益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总之,面对当今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如何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现在看来,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只有将各种利益协调手段综合起来运用,进行统筹兼顾,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