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直机炮营:由温州军分区抽调一个营部,第一八?师抽调1个82炮连、1个75无后座力炮连,守备第八十一团抽调1个高机连组成。
师直警侦连、通信连、防化连、运输队从浙江省军区警备营、守备第八十二团和宁波军分区防化连抽调组成。
----------------------------------------------------------------------------------------------------
浙江省军区独立第1师(2) (1975.3-1976.5) /浙江省军区独立师(2) (1976.5-1980.12)
安徽省军区独立第一师调至浙江,接替原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一师的防务,改称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一师,师部驻诸暨,第一团驻余杭乔司,第二团驻上虞五夫,第三团驻丽水。
1976年5月,省军区独立第一师改称省军区独立师,陆军第七十四师炮兵团划归省军区独立师改编为独立师炮兵团。1980年12月,省军区独立师撤销。
历任师长:张树和;政治委员:金连德。
--------------------------------------------------------------------------------------------------------------- 浙江省军区独立第2师 (1966.7-1976.5) 6389/2259/83243部队
该师前身是浙江省公安总队。
1952年6月,以原有公安大队、公安队为基础,并从浙江军区抽调6109人及区武装骨干203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公安总队,原绍兴军分区机关改编为总队机关,总队长姜仕安,政治委员王芳(兼),共有官兵9834人,总队机关分别驻杭州市中华旅馆和水沟巷。1955年撤销总队机关,专业与市、县公安部队集体转业为职业制人民武装警察。
1958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改编为职业制人民武装警察,11月,原公安军内卫第三十八团(共16个连)、公安军内卫第三十九团第一营和第三营营部率4个连(该两团隶属于浙江军区)及内卫第二师第五团第一营率3个连、原公安厅民警处所属7个专区民警大队组成浙江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总队机关司、政、后三部共辖19个科室,驻杭州市民生路17号,总队长李克(兼),第一政治委员吕剑光(兼),总队直属单位编有警卫队、警通连、摩托连、执勤船队、训练大队、医院、运输排、修理所、直属营,下辖2个团6个营、4个支队13个大队和35个边防哨所,共有官兵8650人。
1961年初,浙江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改编为现役制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1963年4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浙江省总队.浙江省总队机关设司、政、后三部及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25个科室。总队长李克(1966年2月后为文彬),第一政治委员吕剑光(兼),第二政治委员张崇贤,政治委员李克(1966年1月任)。下辖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1965年3月建),温州、台州、宁波、金华专区支队,杭州(1966年4月扩编为支队)、舟山、嘉兴、绍兴、丽水专区(市)大队,温州边防检查站,直属营,执勤船队、医院、训练大队、警卫队以及11个边防县大队,53个边防哨所,64个县(市)队,35个连,15个直属中队,共有官兵10769人(1966年6月底数字)。
1966年7月1日,公安总队奉命划归浙江省军区建制领导,9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二师,师长文彬,政委李克。师机关设司、政、后三部,下辖步兵第四团(原第一团,1970年4月归杭州警备区)、第五团(原第二团)、第六团(原第七团)、第七团(原杭州市
支队)。师直警通连有警卫排(一班、二班、三班、四班)、通信排(五班首长警卫、六班摩托通信、七班电话总机、八班有线架线)、无线电台(五十瓦台、十五瓦台、警报台)及炊事班等一百余人。师部和第五、第七团团部及第四团驻杭州,第六团团部驻龙游。
1967年9月,师奉命归陆军第二十军建制,旋为南、陈等诬为叛军,移驻江苏宜兴川埠。
1969年,(6389部队)移驻诸暨县城东郊原省荣军疗养院(此后当地人将此处称为师部)。
1969年11月归建省军区。
1970年春,省军区副参谋长、省防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宋环出任师长兼党委书记,11月,杭州军分区副政委谢九思任政委。
1972年底,师部(2259部队)返杭,驻华家池原公安总队医院楼内。
1976年5月,独立第二师(83243部队)裁撤。其所属步兵第四、第五、第七团分别改编为省军区独立第四、第五、第六团,步兵第六团缩编为嘉兴军分区独立营。警通连随师部撤销。
1966~1976年,历任师长:文彬、宋环;政治委员:李克、谢九思。
1976年10月,省公安局武装民警处成立,下辖69个县(市)人民武装警察中队,共有干部战士1954人。处机关驻杭州市民生路66号。
1980年3月,省公安局边防处、武装民警处合并,组成浙江省公安局武装边防保卫局,对外称浙江省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总队。
1980年5月初,省公安局武装边防保卫局改称省公安厅边防保卫局。7月至10月,温州、台州、舟山、宁波地区分别建立本地区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支队(对内称公安局边防保卫局,正团级)。杭州、宁波、温州市和嘉兴、金华、丽水、绍兴地区建立了本地区(市)人民武装警察大队(对内称公安局武装民警科)。平阳、瑞安、洞头、乐清、普陀、嵊泗、岱山、定海、温岭、玉环、三门、临海、黄岩、象山、宁海等15个沿海县成立本县人民边防武装警察大队(对内称公安局边防保卫股,营级)。
1982年9月5日,省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总队海上公安巡逻大队成立,大队部驻椒江市。经充实发展后,省人民边防武装警察总队辖4个支队、7个大队、16个县大队、69个县(市)中队、4个边防检查站(杭州、宁波、温州、沈家门各1)、73个边防派出所、1个海上巡逻大队、1个教导大队。
1983年1月1日,浙江省军区独立第四、第五、第六团,金华、台州、宁波军分区独立连,嘉兴军分区独立第二连及第一一一医院与原省边防武装警察部队、消防部队统一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总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边防局、消防处,驻杭州市民生路17号。总队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温州、宁波、台州、舟山、丽水、金华、绍兴、嘉兴、杭州支队,海上巡逻大队,医院,教导大队,杭州、宁波、温州、舟山边防检查站,杭州市消防支队。当年12月,嘉兴支队分设为嘉兴、湖州两个支队。
1984年4月,省总队教导大队改扩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杭州指挥学校,并增建省总队第四支队。1986年10月,第四支队撤销。11月,组建衢州市支队。1987年2月,省边防部队从总队划出,归省公安厅直接领导。同年8月,消防处及其部队也划归省公安厅直接领导。1990年3月,增组省总队第四支队。1983年至1990年,历任总队长:于克家、程兆富;第一政治委员:张秀夫(兼)、夏仲烈(兼)。
独立第四团 [83249部队] 1976年5月,浙江省军区独立第四团由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二师第四团改编,驻杭州,隶属杭州警备区领导。1983年1月,省军区独立第四团划归武警浙江总队建制,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第一支队。
独立第五团 1976年5月,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五团由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二师第五团改编,团部驻龙游,隶属金华军分区领导。1983年1月,省军区独立第五团划给武警浙江总队建制,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第二支队。
独立第六团 1976年5月,浙江省军区独立第六团由浙江省军区独立第二师第七团改编,团部驻金华,隶属绍兴军分区领导。1979年8月,独立第六团划归金华军分区领导。1983年1月,省军区独立第六团划归武警浙江总队建制,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第三支队。
温州军分区独立7团]-[83247] 福建省军区
福建省军区独立第1师32340部队 1967年4月1日,在福州市朝阳公安干校组建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一师,下辖步兵第1、2、3团。1967年9月,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一师师部从福州移驻闽侯县港头村。1969年4月该师划归闽北指挥部领导指挥。1969年7月,改称为陆军第85师,所辖各团依次改称为步兵第253、254、255团,调归29军建制;同年11月16日,改归福州军区直接领导指挥。1969年11月驻防连江,师部设朱公原“闽指”内。1970年连江的守备72团划入。1975年4月,重归29军建制。后全师迁往莆田。炮团驻防福清敬洋琯口(1975年4月至1977年2月,又进驻步兵八十五师二五五团)1985年9月撤消番号建制,253团调归步兵第93师建制。85师最后的辉煌是参加福马隧道施工,253团获得殊荣,中央军委为该团记集体一等功。 253团现归武警93师32343/8711部队.
29军85师第253团]-[32343] 29军85师第254团]-[32345] 29军85师第255团]-[32347] 29军85师炮兵团-]-[32349]
---------------------------------------------------------------------------------------------------
福建省军区独立第2师/福建省军区独立师 (32610部队)
1966年4月以福建省公安总队改编为福建省军区独立二师。陈仕和任师长,于重远任政治委员。
1969年11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福建省军区独立第2师拨归陆军第29军建制领导。师部率4、5、6团从永安、三明调驻福清、莆田地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师长郭喜华,政治委员林均业。
1975年4月,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二师从莆田、福州调防至南平,执行内卫治安等任务,重新归建福建省军区领导,师长周凤寿、政治委员林均业,师部驻黄金山,代号32610部队,所属第四、五团分驻龙岩、永安等地,其第六团驻防建瓯。
1976年2月,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二师改称福建省军区独立师,师部仍驻南平,任务不变,原步兵第四、五、六团改称步兵第一、二、三团,师炮团由第二十九军负责组建后于2月底进驻南平大横乡,步兵第三团从建瓯移驻建阳新村。1980年12月,该师步兵第一团改编为福建省军区独立团,其余建制撤销。
福建省军区独立师第1团-莆田涵江调防龙岩县]-[32612部队]1980年12月改编为福建省军区独立团移防南平,1983年2月撤销。
福建省军区独立师第2团-莆田江口调防永安县大湖]-[32614部队]
福建省军区独立师第3团-福清城口调防建瓯县]-[32616部队]1976年2月移防建阳新村
福建省军区独立师炮兵团南平大横乡]-[32618部队]1976年2月组建,辖3个炮兵营6个连和1个指挥连。
------------------------------------------------------------------------------
福安军分区独立营-[32633部队] 龙岩军分区独立营-[32637部队] 江西省军区
江西省军区独立师(1)32866部队
1966年由江西省公安总队改编为江西省军区独立师。师长陈昌奉,师参谋长吕正光。1969年10月,江西省军区独立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守备第四师,调厦门地区,接替陆军第九十三师防务。所属步兵第一、第二、第三团依次改称福州军区守备第四师第一、第二、第三团(12月,又依次改称福州军区守备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团)。 1970年2月1日,福州军区守备第四师与厦门军分区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厦门守备区,建制属福州军区,归陆军第三十一军领导指挥,民兵兵役工作仍由福建省军区统一领导。司令员杨兆瑞,政治委员刘茂堂。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动员部,驻厦门市虎园路。辖守备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团,浯屿独立营,船运大队;警卫营(由原军分区独立营改编)、通信营、教导队;东风区、向阳区、鼓浪屿区、郊区、同安县人民武装部(1970年7月至1973年8月曾划归晋江军分区建制领导)等单位,编制员额7784人。代管厦门边防检查站。
1976年3月,划出守备区动员部组建厦门市人民武装部,守备区所辖各区、县人民武装部划归厦门市人民武装部建制领导。守备区所属部队建制此后亦有所调整。
1980年12月,厦门守备区改番号为福州军区守备第四师。
1985年10月,厦门市人民武装部与福州军区守备第四师合编为厦门警备区。
福州军区守备第12团32842部队 福州军区守备第13团32844部队
福州军区守备第14团32846/73323部队
福州军区守备第15团32848部队 “英雄三岛” 福州军区守备第4师炮兵团32841部队 福州军区守备第4师船运大队32840部队
-------------------------------------------------------------------------------------------------
江西省军区独立师(2)----南昌]-[32710部队]1976年2月组建,1980年12月撤销。
江西省军区独立师第1团-新建]-[32712部队]1980年12月与独立1团合并组建新独立团 江西省军区独立师第2团-赣州]-[32714部队] 江西省军区独立师第3团-九江]-[32716部队] 江西省军区独立师炮兵团-南昌]-[32718部队]
---------------------------------------------------------------------------
江西省军区独立团-]-[32720部队]1976年2月分编为独立1、2团
江西省军区独立1团-南昌]-[32730部队]1980年12月与独立师1团合并组建新独立团 江西省军区独立2团-新建]-[32731部队]1980年12月撤销
江西省军区独立团-南昌]-[32708部队]1980年12月由江西省军区独立1团与江西省军区独立师步兵第1团合并组建,1982年12月缩编为独立营. 临川军分区独立营]-[32732部队] 南昌警备区独立营]-[32733部队] 九江军分区独立营]-[32734部队] 上饶军分区独立营]-[32735部队] 宜春军分区独立营]-[32736部队] 赣州军分区独立营]-[32737部队] 吉安军分区独立营]-[32738部队] 河南省军区
河南省军区独立师(1)/河南省军区独立第1师(1)/步兵第50师/河南省军区独立第1师(2)/河南省军区独立师(3)
1966年6月2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 武汉军区决定, 河南省军区在原有8个军分区独立营的基础上组建一个师。师长南海, 政治委员赵永安。下辖3个团。其番号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独立师”,3个团依次为步兵第一、二、三团。9月,其番号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独立第一师”,团的番号不变。师长南海, 政治委员赵永安, 副师长程毓庭,副政治委员刘太然, 政治部主任边保山。
1968年7月13日中央军委发布组建17军的命令。8月26日武汉军区开始组建17军。9月1日,河南省军区独立第1师调归重新组建的陆军17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