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

2018-11-28 16:42

六、课题研究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以来,对我校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班内留守儿童人数大多在1/4以上,所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情况

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 与母亲单独在一起 与父亲单独在一起 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 与叔叔伯伯、亲戚在一起 自己独立生活的 合 计 在全部留守儿童家庭中所占比率 30.3% 7% 53.7% 7.8% 1.2% 100.00 经调查,我校“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情况大致有这样几种结构类型:

1、单亲型。父母双方缺一的家庭我们称之为“单亲”型,从表中可以看到,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留下来与儿童一起生活的占37.3%,而且父亲外出的比例大大高于母亲外出的比例,如此大面积地缺失“严父”的角色,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隔代型。父母双方都外出、儿童不能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的,只能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一起的我们称之为“隔代”型,通过调查显示,这类占儿童总数的53.7%,

3、寄养型。父母双方都外出,把孩子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的,称之为“寄养”型。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父母离开时将孩子托付亲戚照管的约占 7.8%,有的亲戚一家人甚至还要照管好几家的孩子。

4、独立型。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父母只负责给钱,孩子在家自由支配这些钱财。这类孩子占1.2%。

经调查,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单亲教育对孩子成长不利。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或者离异)造成“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父亲教育缺失的孩子表现出胆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自信刻苦;母亲教育缺失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善良、有爱心,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精神关爱明显缺乏。由于父母外出,有的几年不归,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不少儿童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和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外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

3.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其他亲朋好友,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临时监护人教育精力不够,能力不足。大多数留守儿童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大多局限于孩子吃饭穿衣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并且这些祖辈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

老年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受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因父母长年在外,导致这些孩子亲情关怀缺失。因监护人素质偏低,导致这些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由于亲情关怀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行、心理和安全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差生”,而且往往是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亲情的缺失、无助感、被遗弃感、失落感的逐渐产生,使有些孩子因此变得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同时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不懂得关心人,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缺乏礼貌待人常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有些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恶学习,导致成绩下滑,个别“留守儿童”沉溺网吧、有赌博等不良行为,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总之,“学困生”中“留守学生”居多,这些学生,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对于这些平时缺少关爱和监督的“全真空”的孩子该怎么办?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对策

留守学生的问题,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更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我校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接纳的留守学生比例较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显感觉到问题较多。为了使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全面掌握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现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通过环境渗透,交流等多种渠道,为留守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以促进留守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

(一)、摸清情况,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

全面摸清留守学生的情况,建立档案,以便于管理。对留守学生应做到五个清楚:清楚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姓名、性别;清楚他们的体质状况,有无病史;清楚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除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同父母的联系方式;清除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详细记载这些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托管人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记录他们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等个人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地真实情况。

(二)、汇总各方,动态管理留守学生

首先,和班主任一道对留守学生进行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其次,主动同家长联系,丰富留守学生的档案,形成社会、学生、家庭共管的教育合力,以便长期跟踪,及时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进而及时有效地提出解决措施。

(三)、用广博的爱心当法宝,做阳光的使者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在

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特别是要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一个生病的留守学生看到老师为自己着急得流泪,一定会倍感温暖而铭记在心;一个面对留守学生的犯错,不是大发脾气或撒手不管,而是宽容地就势引导,一定会缩短他与你心灵的距离。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总之,对待留守学生,教师应把爱心当法宝,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留守学生,让他们无一例外的享受阳光的更多温暖,只有这样,才能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去劈波斩浪驰向希望的彼岸。

(四)、组织“大手拉小手”活动,做好帮扶结对工作。 学校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组织每一位任课教师与留守学生“大手拉小手”师生亲情结对活动,保证每一位留守学生生活上受到老师的关爱,学习上得到老师的帮助。

首先,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督促好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做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其次,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文山三七市场销售渠道的调查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