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政事务工作案例

2018-12-03 18:24

社会救助,助人自助

一、接案了解服务对象的类型和求助过程

服务对象年轻时因斗殴判过刑,服刑期间患上慢性疾病,因未及时得到治疗致使肢体残疾。原户籍地址产权是长辈所有,被拆迁后没有分到安置款项。刑释后成家,现已成家一家三口人。服务对象无善长的职业技能,加上被判过刑留有案底,难以落实工作。现在儿子小超职高刚毕业,因成绩不是很好,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经常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过日子,因嫌家庭现租住地太小,连交个女朋友都不方便带回家,不肯和父母一起居住生活。其妻徐阿姨是家庭的唯一劳动力,靠打临工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费用开销。因丈夫脾气不好,三天两头就会发生争执,儿子又不听话,担心会和丈夫一样走上劳教的路,有了打算离婚生活的念头。服务对象现病情越来越重,又没有经济条件住院治疗,前来社区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二、准备资料展开面谈

服务对象脸色黑黄,行走有异于常人,“我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好,连住院的钱都没有,儿子又不懂事,不理会还会和我吵,妻子也打算和我离婚。我以前被判过刑,听说可以来社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情绪激动的说完后,他拿出来随身携带的材料。

社会工作者查看了服务对象的医疗诊断书和残疾证后,确定服务对象无法正常劳动,但服务对象的儿子小超已满18周岁,

而且已职高毕业,需要按正常劳动力计算家庭收入。妻子徐阿姨的工作性质和收入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核实。

所以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约定时间,需要进行家访了解家庭成员的现住生活情况,再进一步制定服务计划。因为服务对象和儿子小超的关系也不太好,社会工作者通知小超家访当天也需要来一趟,了解小超对父母和家庭情况的看法。 (一)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1.了解服务对象家庭的主要致贫原因是什么。到底真的是家庭经济收入太低,还是子女、夫妻之间关系不和,才让重病的残疾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而使服务对象陷入生活困境。

2.了解服务对象家庭现阶段的主要生活困境是什么。到底是服务对象得不到充份的照顾,温饱问题和医疗问题陷入困境。还是目前重病急需住院,没有经济来源而陷入生活困境。

(二)澄清角色的期望和责任

1.让小超了解家庭现况,认识到做为子女应尽的责任。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亲给不了多少生活费用,但是作为一名青春正茂的青年,应靠自己的正当劳动工作获取经济收入,而不是靠向亲威伸手要钱,和社会青年打混不务正业。作为子女应尽到赡养长辈的义务,即使给不了生活费用,在生活照料方便给于应有的照顾。

2.让徐阿姨调节好心理状态和压力,正确面对夫妻紧张关系,专心投入工作。夫妻之间应有正常的交流,丈夫患有重病,

儿子又不顾家庭困境,如果妻子再只管自己工作生活,让丈夫生活疏于照顾,夫妻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恶化。如果真的离异了,丈夫将没有监护人照顾,儿子也将成为单亲家庭子女,因没有成为社会青年。

(三)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让服务对象了解社会救助的用意,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劳教刑释人员就应该享受社会救助,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它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会给予应有的补助(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医疗救助、临时或慈善救助等等)。同时应理解妻子工作的辛苦,用适当的方式和子女交流沟通,不要认为自己现在重病,又没有人照顾,难以继续生活下去。

三.预估任务,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社会工作者在了解了服务对象家庭经济情况,服务对象本人确实无法正常劳动,无经济来源。儿子小超刚毕业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社会打混养成的堕性也难以坚持下去打临工。住在舅舅家生活,帮舅舅打打杂活,拿些生活费。妻子徐阿姨是家里主要劳动力,也是靠打工维生。家庭总收入符合低保家庭救助标准。

社会工作者决定受理服务对象低保救助申请。同时服务对象病情严重,急需住院治疗,社会工作者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适合哪种医疗救助方式,逐步减轻家庭医疗费用为宜。

四.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社会工作者在家访面淡时向服务对象澄清,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之所以符合救助条件并不是因为服务对象是劳教对象,就应该给予救助,而是家庭经济条件确实符合收入标准。同时家庭收入的变化,救助金额也会作相应的调整。儿子小超现在工作还未稳定,不能长期以刚毕业打临工为理由,过了适应期就要按温州市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收入。到时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就要终止。

社会工作者要求小超申请参加社区慈善义工,多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既可以拓展人际关系,也可以让其融入社会,让他了解到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增加对自己的自信心,增广信息交流的途径。

对于小超所述现住房面积太小的情况,社会工作者查看了服务对象的房产证,人均面积已超过15平方,在廉租房政策上无法给予实物配置安置或是住房补助。

五.服务计划制定和介入 (一)服务目的及类型:

给予服务对象适当社会救助,作为连续性目标,并建议小超还在人武征兵的适龄青年范围,可以参军入伍解决因病致贫而陷入的生活困境。

(二)服务介入策略

1.服务对象急需住院治疗,但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服务对象尚未办理医疗门诊卡年审手续,住院费用均需要自理,经济负担比较重。先联系社区劳动保障窗口,11份通知服务对象为期办理医疗门诊卡年审手续。基于以上原因,社会工作者代服务对象向街道事务办申请慈善救助,能够交付住院预付款,能够顺利入住。 2.同时社会工作者代服务对象向街道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救助成功开始享受后,重大疾病自理部份,可享受80%的报销补助。

3.如果服务对象当年医疗医用负重还是很重的,社会工作者可以向街道事务办申请临时救助。

4.为服务对象的儿子小超提供社区收集过来的招聘信息和一些岗位培训信息,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经验,顺利落实工作,不用向家人和亲威伸手讨要生活费。澄清子女对长辈有赡养的义务,及时的沟通和照顾可以缓减服务对象的心里压力和苦闷。 5.向徐阿姨澄清服务对象现处于半失能状态,适当的倾听可以缓减夫妻间的紧张关系。小超现处于青年生涯发展的自我认识和探索阶段,在担心行为是否会出现偏差的同时,适当的给予引导,辅助和鼓励。


社区民政事务工作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试题与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