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5、水下考古勘探的三种方式:用调查船摇曳的质子磁力仪探测海底的钢铁船体;用测向扫描声纳以扇形传递声波探测海底表面的遗迹;用海底剖面成型仪以声波脉冲的反射信号探测水底的遗迹和遗物。
16、准确的地图和遗址分布图是遗址记录最基本的要求。
17、遗址调查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收集和记录地下的遗迹;收集和记录地表的器物和其他遗迹;根据上述材料来对遗址的年代、文化内涵和功能作出初步判断。
18、地表采样主要是指根据暴露在表面的遗物来了解遗址的关键信息。
19、地表采样的目的:收集地表器物以判断遗址的时代和被使用的不同阶段;确定该遗址中人类从事的活动性质;收集遗址所在区域居住最为密集的位臵信息,以便做整体或局部的采样发掘。
(二)考古发掘
1、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获取科学资料的重要手段,
6
必须客观地、完整地、系统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貌,确保它的科学性。考古学家是如何探测深藏在地下的文物?一般过程是:
①布探方。将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以便于挖掘和整理;
②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 ③对文物标本进行清理收集;
④文字记录。考古发掘中常用的工具有:镢头、铁锹、手铲、毛刷、标本盒、标签、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罗盘、皮尺等。
2、考古地层:考古学家们发掘遗址时,常常会发现多个文化层(也称地层)相叠压。对地层反复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后,考古学家就能初步判断该地层及所含遗存的相对早晚关系。一般来说,地层越深,代表时间越久远。
3、地层学的观察目的包括四个方面:①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遗址中的活动,并注意后期活动对前期活动和居住遗迹的影响;②了解遗址被废弃后的改造和人类活动;③了解史前人类居住阶段自然沉积和侵蚀的动力过程;④了解遗址被废弃后自然动力对遗址的改造。
4、中国历史悠久,埋藏在地下的文物非常丰富。地下文物的发掘既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又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手段。
7
5、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
6、考古学的目的:揭示器物、生态物和遗迹在沉积中的三维结构和形态;评估这种形态在功能与年代上的意义。
7、探方: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方格,以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做探方。考古学家为了更好地测量和记录,一般采用探方和隔梁来划分垂直剖面的框架,以便对大部分的发掘面积做层位上的控制。
8、所有的考古发掘都始于详细的地面勘探,并制定精确的遗址分布图,然后将采集的文物作为参考依据来决定发掘位臵。
9、考古发掘运用地层学来分析遗址的埋藏规律和特点。 10、观察遗址地层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遗址的形成过程,并分辨人类的活动。
11、发掘记录包括绘制平面图、绘制剖面图、三维记录、摄影。
12、平面图可以显示一个遗址分布状况的整体特点,并为考古报告提供准确的图版说明。
13、剖面图可以区分自然层与文化层,记录地层变化和扰动,以及各种埋葬遗迹,如建筑遗迹、墓葬等。
14、文化层:由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
8
机物所形成的地层堆积,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和年代,凡是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堆积叫做“自然层”。
15、摄影:用相机来记录遗物和遗迹的各种特征、迹象和出土情况。
16、考古学是“时间”与“空间”的科学。时间年代的表示可以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17、相对年代:利用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来推定。 18、绝对年代:依靠考古遗存中有纪年的文字资料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测年技术。
19、考古类型学: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
20、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通过判定遗址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根据土质土色区分不同堆积,根据叠压、拓破及平行关系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地层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层次,确定层位关系。
21、堆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可分为地层堆积和遗迹堆积。
22、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的土层叫生土,考
9
古发掘时,挖到生土才算结束;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层叫熟土。
三、 考古发掘与文物修复 1、考古发掘的基本知识
①考古学文化:是指在考古发掘和研究中发现之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域内,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征的古代文化遗存。它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反映在物质文化上的非物质文化。
②遗存:主要包括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这两类。
③遗址:是指人类遗物、遗迹或自然遗物在空间上的集合体。
④遗迹:是指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⑤遗物: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类物品的总称,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等。
⑥文化层:指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质形成的地层堆积。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凡是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堆积称为“自然层”。
⑦生土:未经人类活动扰乱过的原生土壤,也称原生土。其特点是结构比较紧密,稍有光泽,颜色均匀,质地纯净,不含人类活动遗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