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作业

2018-12-06 18:36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 2.第四纪地质学 3.地貌

4.地貌的形态 5.地貌的基本形态 6.地貌的形态组合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3.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4.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5.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6.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7.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8.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

1.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是 、 、 。 2.地貌形态测量的标志是 、 、 。

3.造成地貌的主要营力是 、 。

第二章 坡地地貌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影响化学风化的因素很多,化学作用的方式也很多,下列不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 B )

A、溶解作用 B、盐分结晶挤压 C、碳酸盐化作用 D、水解作用 2、气候是控制岩石化学风化作用最普遍最主要的因素,下列最有利风化壳发育的是( B ) A、雨量适中 B、植被较好 C、湿度愈高 D、气压愈高

3、雨水溶解的CO2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这种作用称为( B ) A、溶解作用 B、碳酸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水化作用滑

4、风化壳的形成和保存受地貌条件影响,巨厚的残积型风化壳主要发育在( D ) A、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区 B、地形低洼的地方

C、地面起伏较大地区 D、分水岭的鞍部及平坦地区 5、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很多,( C )不能视为主要条件。 A、气候条件 B、地貌条件 C、土壤条件 D、岩性和时间

6、在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Si大量迁移,A1相对富集,这时称为化学风化的( D ) A、早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富硅铝阶段 D、晚期阶段

7、在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K、Na、Ca、Mg大部分迁移,这是指化学风化的( B )

A、早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富钙阶段 D、晚期阶段

8、在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Cl、S大部分迁移,这是化学风化的( A ) A、早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富铝铁阶段 D、晚期阶段

9、风化壳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在温带森林气候带主要发育于(B ) A、碎屑型风化壳 B、硅铝—粘土型风化壳 C、硅铝—碳酸盐风化壳 D、铁铝—砖红壤型风化壳

10、风化壳具有水平地带性,在苔原冻土及高山寒冷气候地区主要发育(D )。 A、硅铝—粘土型风化壳 B、硅铝—碳酸盐型风化壳 C、硅铝—硫酸盐型风化壳 D、碎屑型风化壳

11、风化壳的水平地带性特征之一体现在温带半干旱和沙漠地带主要发育( C )风化壳。

A、碎屑型 B、硅铝—粘土型

C、硅铝—氯化物—硫酸盐型 D、铁铝—砖红壤型

12、风化壳具有水平地带性,在温带草原气候带主要发育( B ) A、碎屑型风化壳 B、硅铝-碳酸盐风化壳

C、硅铝-粘土型风化壳 D、硅铝-氯化物-硫酸盐型风化壳 13、风化壳发育的水平地带性特征之一体现在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下主要发育( D )风化壳。

A、碎屑型 B、硅铝—碳酸盐型 C、硅铝—粘土型 D、铁铝—粘土型 14、不利于形成崩塌的气候条件地区是( D ) A、日温差较大 B、年温差较大 C、半干旱地区 D、半湿润地区

15、引起崩塌的触发因素很多,下列不属于触发因素的是( B ) A、人工开挖坡地下部 B、人工开挖坡地上部 C、爆破或地震 D、暴雨或融水 16、蠕动主要是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控制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移动现象,下列具体描述不正确的现象是( C )。

A、使电杆倾倒 B、一般每年移动若干毫米 C、一旦发生便可察觉 D、可使厂房破裂、围墙扭断 17、滑坡主要是在( C )和水的作用下发生的。

A、粘结力 B、剪切力 C、重力 D、断层

18、滑坡体未迅速滑动前,会在其后壁部位出现许多( A ) A、环状裂隙 B、剪切裂隙 C、鼓张裂隙 D、扇形裂隙

19、滑坡体在蠕动变形阶段,首先微弱滑动,直至在坡面上出现断续的( B ) A、拉张裂隙 B、鼓张裂隙 C、剪切裂隙 D、放射状裂隙

20、滑坡体系迅速滑动前,会在其后壁部位再现许多( A ) A、环状裂隙 B、剪切裂隙 C、鼓张裂隙 D、扇形裂隙

21、滑坡体在剧烈滑动阶段产生许多微地貌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两侧出现羽毛状剪切裂隙 B、上部断续出现环状裂隙 C、前缘出现放射状鼓张裂隙 D、前缘出现挤压、鼓丘

22、坡脚出现倒石堆或岩屑堆,表明这是一种( A ) A、崩塌现象 B、蠕动现象 C、滑坡现象 D、洪积扇堆积 二、名词解释

滑坡、崩塌、风化作用、风化壳、残积物、球状风化、差异风化、元素的地质循环 三、问答、论述题

1、试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方式和结果。 2、如何理解风化作用的阶段性。

3、影响风化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简述风化壳的明显地带性分布类型。 4、简述崩塌形成的条件。

5、简述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概述滑坡地貌的主要形态特征。 6、如何理解岩石风化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7、如果没有风化作用,世界将会如何?

第三章 河流地貌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一定长度的斜坡上由于径流作用而形成不同的作用带,不明显冲刷带位于( A ) A、坡地上部 B、坡地中部 C、坡地下部 D、坡麓

2、坡面径流在坡地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作用带,冲刷带位于( B ) A、坡地上部 B、坡地中部 C、坡地下部 D、坡麓

3、冲积性河床前期形成阶地后,又形成新的阶地,但河流下切深度小于前期,谷底仍保留前期沉积物,这种阶地称为( D ) A、基座阶地 B、埋藏阶地 C、内叠阶地 D、上叠阶地

4、阶地由基岩组成,阶地面上没有或残余零星河流沉积物,这种阶地称( A ) A、侵蚀阶地 B、上叠阶地 C、内叠阶地 D、埋藏阶地 5、老、新阶地均由沉积物组成,且都下切至基岩,并依次从河床排列,这种组合称为( B ) A、上叠阶地 B、内叠阶地 C、基座阶地 D、埋藏阶地 6、陆地上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是( A ) A、流水 B、重力 C、冰川 D、海岸

7、高于平水位,低于洪水位,具“二元结构”的谷底部分称为( A ) A、河漫滩 B、心滩 C、边滩 D、离堆山

8、在掀斜式构造上升区域,如云南西部横断山区常形成( D )水系。 A、格子状 B、放射状 C、树枝状 D、平行状 9、某沟谷宽、深为数十米,长数十km,横剖面呈V形,纵剖面与沟身一致,这是指( C )

A、浅沟 B、切沟 C、冲沟 D、坳沟

10、每当暴雨或冰雪大量融化时,大量砾石、泥沙伴随洪水在沟口形成半圆状堆积体,即( C )

A、坡积裙 B、泥石流 C、洪积扇 D、岩屑堆

11、一条直接入海的河流,由于冰期、间冰期的交替,使其自上游至下游整体形成(D ) A、弦状阶地 B、埋藏阶地 C、侵蚀阶地 D、交叉阶地

12、某直接入海河流的河口区,因河口受潮汐顶托而表现为有一定涨落的潮差,该河段称为( D )

A、河口段 B、近口段 C、口门段 D、口外海滨段

13、在穹窿山地和火山锥分布区往往形成( C )水系。 A、树枝状 B、环状 C、放射状 D、辐合状

14、某直接入海河流的河口地区,其中一段具有双向水流,既有河川径流的下泄,又有潮流的上溯,这是指( B )

A、近口段 B、河口段 C、潮区段 D、口外海滨段 15、坡面径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D )。

A、降水强度和蒸发量 B、植被状况和土壤质地 C、土壤渗透率和地形条件 D、A+C

16、某沟谷不再加深沟底,纵剖面相当平缓,沟缘不明显,这是指( D ) A、浅沟 B、切沟 C、冲沟 D、坳沟

17、一条河流由于长周期干湿交替变化,即由湿润→干燥→湿润,可能形成( C ) A、侵蚀阶地 B、埋藏阶地 C、弦状阶地 D、交叉阶地 18、冲积性河床中的沙滩有多种类型,低于洪水位,高于平水位的是( B )。 A、边滩 B、心滩 C、江心洲 D、沙埂

19、在原始地形平坦、岩性均一地区常形成( A )水系。

A、树枝状 B、平行状 C、格子状 D、环状 20、入海河口地区发育三角洲须有三个有利条件,下列( C )不是。 A、丰富的泥沙来源 B、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小 C、主导风向与岸线垂直 D、口外海滨平坦、水浅

21、河流侵蚀基准面有多种,下列不是侵蚀基准面的是( D ) A、河流入海洋面 B、支流汇入的主河道水面 C、河道中的坚硬岩坎 D、河道上的大坝

22、河流作用占优势的三角洲,平面形态常呈( C ) A、弓形 B、尖头形 C、鸟足状 D、直线形 23、在褶皱山区或单斜山区形成的水系往往是( C )。 A、树枝状 B、平行状 C、格子状 D、放射状 二、名词解释

1、侵蚀基准面、坡积物(d1)、洪积物(P1)、冲积物(a1)、坡积裙、冲沟、河流的纵剖面、溯源侵蚀、深切曲流、自由曲流、洪积扇、天然堤、夷平面、河漫滩二元结构、迂回扇、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横向环流 三、问答、论述题

1、根据河道水流的原理,画图并论述珠江海心沙(2010年亚运会开闭幕式举办地)的成因。 2、试述沟谷流水的特点及其地质作用过程,洪积扇的结构特点,画图说明沟谷水流的地貌组合。

3、试述片流的地质作用。并简述坡积物的特征,坡积裙的结构特点。 4、何谓泥石流?概述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5、何谓侵蚀基准面?结合实际概述侵蚀基准面的常见类型。 6、试述侵蚀基准面变化对河流发育的影响。

7、何谓离堆山?离堆山在什么地貌条件下产生?试析其一般的发展形成过程。 8、何谓三角洲?简述河口三角洲形成的主要条件及三角洲的结构特点。

9、何谓河流阶地?简述河流阶地的成因及其类型,并简述主要类型的形成过程。 10、试述水系形状的类型及其与地质和地貌条件之间的关系。 11、绘图说明河谷的基本形态。

12、地表流水有哪3种类型?其特点如何? 13、河流的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怎样?

14、何谓牛轭湖,何谓河漫滩?试述牛轭湖、河漫滩的形成过程。 15、思考:地表流水对土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第四章 喀斯特地貌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大河深切的喀斯特地块,( C )带喀斯特水的运动是沿重力方向,该带的厚度取决于潜水面的位置。

A、水平流动 B、季节变动 C、垂直渗透 D、深部滞流 2、被大河深切的喀斯特地块,( B )带位于丰水期与洪水期的潜水面之间。 A、垂直渗透 B、季节变动 C、水平流动 D、深部滞流

3、不能反映热带喀斯特地貌发育远比其他气候带好的具体表现是(D ) A、峰林发育特别好 B、地面漏陷地貌发育

C、地下喀斯特发达 D、地面有大小不一的圆洼地和小干谷

4、某Karst地区,在侵蚀为主的作用下,形成直径不成2000米,底部堆积了2—3m厚的土层,该种地貌形态是( D)

A、漏斗 B、竖井 C、溶蚀谷地 D、溶蚀洼地 5雨水溶解CO2与金属离子发生发应,这种作用称为( B )。 A、溶解作用 B、碳酸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水化作用

6、在Karst地区常可见到长10km左右,宽逾1km、底部有河流穿越的负地貌,该种地貌是( C )

A、漏斗 B、竖井 C、坡立谷 D、溶蚀洼地

7、下列不是热带喀斯特地貌发育远比其他气候带好的特有条件的是( C )。 A、高温下化学反应速度快,促健碳酸钙溶解量增大 B、多雨环境,使植物茂盛而导致有机酸增多 C、岩石质纯层厚,构造裂隙发育 D、多雨使喀特斯水的循环加快。

8、前方被陡崖所阻,河流由落水洞转入地下,这种河谷称为( B) A、干谷 B、盲谷 C、悬谷 D、溺谷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公务员面试必备--人际关系真题(第一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