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
喀斯特作用、季节变动带、垂直渗透带、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自流水、矿化度、硬度、溶洞、溶蚀漏斗、峰林、峰丛。 三、问答论述题
1、以我国南方喀斯特区为例,制作以峰丛、峰林、弧峰为主体地表的喀斯特地貌相互组合图,并标明主要类型的名称。
2、地下水类型的划分及各类的特征如何?
3、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哪些?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喀斯特作用有哪些基本条件?
5、喀斯特水流分为哪几个带?各自界限何在?
6、试述溶洞的形成过程和峰丛→峰林→孤峰的形成过程。 7、“桂林山水甲天下”。分析桂林风景优美的地学原因。 8、岩溶与农业资源的关系如何?
第五章 冰川地貌
一、单选题
1、对气候变化反映灵敏,易形成也易消灭的冰川类型是( B ) A、冰斗冰川 B、悬冰川 C、山谷冰川 D、平顶冰川 2、山岳冰川运动时,各部分速度不一,不同时间运动速度不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从横剖面看,下部慢上部快 B、从横剖面看,上、下为同一速度 C、从横向看,中间快,两侧慢
D、从时间来看,冬季厚度大,运动快,夏季相反
3、地貌对雪线的高低有直接影响,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C ) A、陡峻山地雪线较高 B、阴蔽凹地雪线较低
C、北半球东坡、南坡雪线较高 D、北半球西坡,南坡雪线较高
4、在雪线附近,年降雪与年消融量的比例关系是( C )。 A、大于或等于 B、小于或等于 C、等于 D、小于
5、蛇形丘是一种狭长、弯曲如蛇行的冰水堆积高地,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由略具分选的冰水砂砾堆积物组成
B、由冰川的表碛、中碛、内碛和底碛等混合组成 C、夹有冰碛透镜体
D、发育冲刷和充填构造
6、冰碛物有其固有的特征,下列错误的一条是( C ) A、砾石磨圆度较差 B、矿物成分与下伏基谷一致 C、不稳定矿物含量少 D、缺乏层理构造 7、山岳冰川运动时,各部分速度不一,不同时间运动速度不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从横剖面看,下部慢,上部快 B、从横剖面看、上、下为同一速度 C、从横向看,中间快、两侧慢
D、从时间来看,冬季厚度大,运动快,夏季相反
8、李四光先生把我国境内第四纪划分出四个冰期,自老至新出现的顺序是( B ) A、大姑、鄱阳、庐山、大理 B、鄱阳、大姑、庐山、大理 C、鄱阳、庐山、大理、大姑 D、大理、庐山、大姑、鄱阳 二、名词解释 1、冰斗 2、悬冰川 3、山麓冰川 4、大陆冰川 5、山岳冰川
三、问答、论述题
1、简析地貌对雪线影响的主要表现。
2、什么是冰川?试述冰川的形成过程。冰川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冰蚀作用?冰蚀地貌的类型及特点如何?
4、试述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的概念及特征,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各有哪些主要类型? 5、比较河流与冰川在搬运作用方面的异同。比较冰水沉积物与冲积物中细粒沉积物的异同。
第六章 黄土地貌 第七章 风沙地貌
一、单选题
1 、多向风作用下所形成的风积地貌类型主要是( C ) A 、新月形沙丘 B 、纵向沙垄 C 、金字塔沙丘 D 、盾形沙堆
2 、在主次两种风向作用下所形成的风积地貌类型主要是( B ) A 、盾形沙堆 B 、新月形沙丘链 C 、新月形沙丘垄 D 、金字塔沙丘
3 、沙丘移动相当复杂,取决于( C )以外等多因素。 A 、风力 B 、沙丘高度
C 、沙粒大小 D 、水分植被状况
4 、黄土沟间地貌继承了各种埋藏古地貌形态,下列( D )种不是。 A 、黄土塬 B 、黄土梁 C 、黄土峁 D 、黄土碟
5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可形成大小不同的( C ) A 、风蚀残丘 B 、风蚀雅丹 C 、风蚀洼地 D 、风蚀壁龛
6 、黄土在世界上分布相当广泛,但各地厚度不一,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D ) A 、欧洲中部一般只几米厚 B 、北美一般厚数米至十数米 C 、南美一般厚数米至十数米 D 、我国大部分厚度超过 200 米
7 、单向风所形成的风积地貌的主要类型是( D ) A 、金字塔形沙丘 B 、新月形沙丘链 C 、梁窝状沙丘 D 、纵向沙垄
8 、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发育最好的地区是( C )。
A 、北美 B 、欧洲 C 、亚洲 D 、非洲
9 、我国黄土分别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地质时期,从老到新,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 A 、午城、离石、马兰黄土 B 、马兰、离石、午城黄土 C 、马兰、午城、离石黄土 D 、离石、午城、马兰黄土
10 、沙丘移动的方式取决于风向及其变律,可以分为除( B )以外的三种情况。 A 、单进式 B 、逆行式 C 、往复前进式 D 、往复式 11 、黄土有多种特性,下列第( D )种不是 A 、质地均一 B 、富含碳酸钙 C 、结构疏松 D 、层理发育
12 、干旱荒漠按照地貌与地表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除( D )以外的多种类型。 A 、岩漠 B 、戈壁 C 、沙漠 D 、盐碱 二、名词解释
风的磨蚀作用 黄土 吹蚀作用 黄土沟间地貌 黄土沟谷地貌 黄土潜蚀地貌 雅丹地貌 新月形沙丘 黄土梁 黄土峁 起沙风 三、问答、论述题
1 、简述风沙流的基本特征。
2 、结合我国黄土的堆积,请分析黄土风成说的依据。 3 、简述纵向沙丘的成因。 4 、简述沙丘的基本类型。
5 、沙丘移动的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关系如何? 6 、黄土的特性及其对黄土地貌发育的影响是什么? 7 、我国黄土地层是如何划分的 ?
8 、试述黄土沟间地貌和黄土沟谷地貌的特征。 9 、如何防治黄土区的水土流失 ?
10 、什么叫荒漠,荒漠地区的特征及全球荒漠的分布。 11 、新月形沙丘是如何形成的?
12 、中国北部沙漠的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第八章 海岸地貌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海岸带包括海岸线两侧的陆上和水下部分,自海向陆四个区域的正确排序应是( A ) A、滨外、临滨、前滨、后滨 B、后滨、前滨、临滨、滨外 C、前滨、后滨、临滨、滨外 D、滨外、临滨、后滨、前滨
2、当潮波由外海转入一端封闭、一端与大洋沟通的海湾时易产生“驻波”,下列对驻波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驻波是反射波和前进波相遇、至相叠加干涉而形成 B、波峰与波谷互换位置之处称为“波腹” C、波峰与波谷间的中点称为“波节” D、波节处的水质点作垂直升降运动 二、名词解释
海岸地貌、波浪折射、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洞、深水波、浅水波 三、问答、论述题
1、绘制波浪破碎的三种类型示意图,并说明各自出现的地形条件。 2、珊瑚礁海岸有哪几种类型?它们之间有何种成生联系? 3、作图并说明海面上升与下降对海岸剖面的影响。 4、什么叫海进,什么叫海退?它说明了什么? 5、影响海岸地貌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第九章 构造地貌
一、单选题
1、下述全球六大板块中,只在南或北半球的板块是( A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都不对
2、大陆边缘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m的海底,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D ) A、占地球总面积的18% B、大部分地方接近洋壳 C、地壳厚度一般在30—35km D、大部分地方接近陆壳 3、下列不属于大地构造地貌等级的是( C )。 A、天山山脉 B、青藏高原 C、大同火山 D、深海平原
4、魏格纳作为德国的气象学家,却对地壳演化提出了( C )。 A、海底扩张假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大陆漂移学说 D、古地磁极倒转假说
5、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和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下列不属于活动型的是( D ) A、安第斯型 B、东亚型 C、东印度洋边缘型 D、大西洋型
6、下列不属于地质构造地貌的是( D )。 A、断层崖 B、断层线崖 C、岳麓山弧形褶皱 D、海岭 7、为了解释地壳发展历史过程,( A )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A、赫斯(Hess) B、凡因(Vine)
C、马修斯(Matthews) D、魏格纳(Wegener)
8、东亚型大陆边缘,有多种弧型构造,下列错误的是( D ) A、陆缘弧 B、岛缘弧 C、边缘弧 D、洋内弧
9、现代地球表面可分为三条规模巨大的活动构造带,下列错误的一带是( A ) A、洋底海岭带 B、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D、洋脊裂谷带 10、下述对断层线崖成因表述错误的是( A ) A、活动断层一侧抬高后形成的崖壁 B、沿古断层线残留的崖壁
C、断层两侧岩石抗风侵蚀角差别 D、古老断层重新揭露出来的崖壁
11、凡河流形成在褶皱运动之前,且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河流称之为( B ) A、逆向河 B、顺向河
C、次成河 D、再顺向河
12、下列对现代地球表现三条规模巨大的活动带之一表述不完整的是(B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 B、科迪勒拉山系带 C、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 D、洋脊裂谷带
13、原始构造地貌形成后经外力侵蚀出现逆转,称为倒置地形,下列不是倒置地形的是( D )
A、背斜中间开切谷 B、背斜两翼开切成次成谷 C、向斜中突起成山 D、向斜两翼开切成次成谷
14、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下列对澳大利亚归属正确表达的是( A ) A、属于太平洋板块 B、属于南极洲板块 C、属于欧亚板块 D、属于印度洋板块
15、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不包括( C ) A、火山海岭 B、陆壳海台 C、大洋中脊 D、断裂海岭
16、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下列属于稳定型的大陆边缘是( A ) A、大西洋型 B、安第斯型
C、东亚型 D、东印度洋边缘型 17、 倾斜岩层的倾角较陡(大于40°时),组成的山地称为(C ) A、方山 B、单面山 C、猪背山 D、谷地
18、地貌的发育受到多种要素影响,下列( B )种说法不确切。 A、内、外力相互作用 B、作用强度 C、地质构造和岩性 D、作用时间
19、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下列对陆地地壳表述正确的是( C ) A、平原区的厚度约在35km左右 B、大型山脉高原可达75km C、基础是玄武岩 D、密度只有2.9
20、赫斯提出海底扩张假说后,被( C )根据古地磁多次倒转现象相对比检验所证实。 A、魏格纳 B、许靖华 C、凡因 D、密特曼 21、在褶皱山区或单斜山区往往形成( C )水系。 A、树枝状 B、平行状 C、格子状 D、放射状
22、在全球六大板块中,没有横跨南北半球的板块是(A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欧亚板块
23、为了解释地壳发展历史过程,提出海底扩张学说的是( A )。 A、赫斯(Hess) B、凡因(Vine)
C、马修斯(Matthews)D、魏格纳(Wegener) 24、下述对断层线崖成因表达错误的是( A ) A、活动断层一侧抬高后形成的崖壁 B、沿古断层线发育的崖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