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2)

2018-12-19 20:40

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质量越大,对桥面的压力越大,对桥面的压强就越大,容易对桥面造成破坏.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人步行速度的估测,关键是认识标志牌上数字的意思,还要知道不能超载,不能超速,以免产生车祸,出现危险.

6、如图所示甲、乙都是准确的弹簧测力计,小宝用甲正在测定质量为220g物体的重力,乙图中F的大小是3.6N,请你在图中画出它们指针所处的位置.(g取10N/kg)

解:质量为220g物体的重力G=mg=0.22kg×10N/kg=2.2N;观察测力计刻度可知: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可知:质量为220g物体的重力2.2N的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在2刻线下的第一小格上如图甲;力F的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在3刻线下的第三小格上如图乙.

点评: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指针的位置的判断,一定注意分度值的大小. 7、下表是小英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测物体 物体1 物体2 物体3 物体质量m/kg 0.1 0.2 0.3 重力G/N 0.98 1.96 2.94 比值/N?kg1 ﹣9.8 9.8 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为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g值大小 赤道 9.780 广州 9.788 23°06′ 武汉 9.794 30°33′ 上海 9.794 31°12′ 北京 9.801 39°56′ 纽约 9.803 40°40′ 莫斯科 9.816 55°45′ 北极 9.832 90° 地理纬度 0°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g值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②猜想g值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解:答案为:

(1)天平;弹簧测力计;(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

①武汉和上海;广州和莫斯科;②g值可能与地球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

点评:考查了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题中告诉学生g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地球的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还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g值越小.

6

要点3: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作力的示意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不要画在施力物体上。(2)当物体受多个力时,这些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3)同一物体上若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力越大,在力的示意图上,力的线段越长。(4)若题干中给出力的大小或者力的符号,在力的终端一定要标上。(5)箭头要画规范,箭头标在线段的末端且箭头正好落在终点上。

关键题: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 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 和图 ;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 和图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和图 答案为:(1)(a)(b).(2)(a)(c).(3)(a)(d). 点评:(1)掌握力的三要素.(2)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钢条形变大小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重为2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解:过球心作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支持力;过球与桌面接触的部位作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接触面的压力,其大小为10N.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对点练: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为:

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同时考查了压力的概念,注意压力作用在物体的表面并与表面垂直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2、用200N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推木箱,请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解:过手与木箱的接触点画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200N的推力.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注意要先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3、重为6N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解:选一段表示3N力的线段,然后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大小为6N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大小为6N的拉力.如图所示

点评:会对受力较为简单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且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

4、在用扳手拧螺母时,如图所示,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A、B、C三点产生的效果是 不同 的(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不同.

8

点评:掌握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故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结合力的三要素进行分析处理. 要点4:对摩擦力的理解

1、产生条件(1)两物体表面粗糙。(2)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3)两物体相互挤压且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压力。

2、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者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关键题: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D、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的种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摩擦力是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 或 的力;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转笔刀与铅笔间的摩擦是 摩擦. 答案为:相对运动趋势,相对运动,滑动,滑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种类.

3、仔细观察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观察图乙发现,用 代替 可以减小摩擦.

答案为:作用点;滚动;滑动.

点评:此题考察我们对于图片的分析能力,我们要能够从图片中找到我们需要的物理知识. 4、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 与 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 有关,且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

9

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 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 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答案为: (1)水平;(2)甲;乙;粗糙程度;粗糙;(3)摩擦;拉;(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点评:需要明确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同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对点练:1、完全相同的二块长方形物体,如图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运动,拉力分别为F1和F2,且F1<F2.那么,不计空气阻力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比较为(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选B.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进行分析,只要这两个因素没有变,摩擦力的大小就不会发生变化.解答物体题目一定要把握住其本质,这也是解答各种物体习题的关键所在. 2、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 选A.

点评: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大小影响因素、作用点.

3、汽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机器的轴承中加入润滑油的目的是 摩擦;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能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 ,从而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为:增大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

点评: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要结合生活实际解决这类问题,知道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对于有益摩擦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增大,有害的摩擦我们就要想办法减小.

4、学校决定学生改穿晨运运动鞋,原因是简易回力运动鞋穿不了多久就容易打滑.小明猜想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除与压力有关外,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两只同尺码的回力运动鞋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一只是新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是旧鞋,鞋底花纹磨损较大).

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只鞋子的重力并记入表格中;然后按照图所示分别拉动两只鞋子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格中,他根据这组试验数据得出结论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

种类 项目 新鞋 旧鞋 5.4 1.7 重力/N 5.7 拉力/N 2.3 (1)小布同学经过分析说小明同学这样得到结论不可靠,为什么? . (2)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条件下,帮小布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写出实验步骤. (3)摩擦力应用相当广泛,请举出日常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各一例: 增大有益摩擦: ; 减小有害摩擦: .

10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南京大学《自然灾害与人》题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