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司质量科审核合格后,作为本工程的合格材料供应商。
(3)经考查合格的材料商将进入我公司的合格材料商供应名册。我公司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将全部从合格材料供应商名册中的供应商采购。
2、对材料供应商的控制
(1)第季度对合格供应商名册中的供应商的表现进行评审,并在合格供应商名册中填写评定意见。
(2)凡有一次违反按质、按时、按量供货规定而不采取纠正措施的供应商,就在供应商名册中除名。
(3)经除名的供应商在一年内不能使用。一年之后,只有重新经质保能力认定合格,方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册。
(4)年终经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后,将供应商名册进行重新整理,将取消的供应商品粮除名。
3、采购计划的编制
项目采购计划由项目材料员按周、月、年进行编,由项目经理批准,上报公司材料科。由公司材料科统一采购或调配。项目采购计划依据施工工期及现场大小进行编制。 二、原材料的检验
1、人员职责 (1)、项目试验员
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和送样并填写试验检测申请单。 (2)、项目材料员
① 对进场物资的材质证明、数量、外观进行检查和验收。
② 安排物资的贮存保管和经外观及化学性能检测合格后的物资发放工作。
(3)、项目质量监督员
① 监督进场物资的材质证明、数量、外观进行检查和验收的工作。 ② 签发进场物资的准用令或不合格品通知单。 ③ 提出对进场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并监督其实施。 2、工作程序
(1)、进场物资的检验、验收
① 为了保证用于工程的物资满足规定的要求,所有物资于进场后都必须先行受检验或试验,经证明合格后方能允许使用。
② 进场物资的取样由项目试验员负责进行。
③ 物资的进货检验由材料员及试验员负责进行。材料员负责材料的外观物理性能检验,试验员负责材料的化学性能检验。
36
④ 材料进场后,材料员清点材料,填写料具验收单,核对送货单内容与休购合同的内容或事先的协定是否一致,不一致则应通知采购责任人及时与材料供应商联系协商处理。
⑤ 材料员根据采购合同及送货单核对到场物资数量并检查合同要求或通常要求的各种证明文件是否齐备。
⑥ 当物资的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时,材料员可拒收该批物资并通知采购员退货。
⑦ 送货单准确、有材质证映及物资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员在验收单上签字。 ⑧ 如合同规定某项物资须由独立试验机构进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材料员应尽快安排该项工作。
⑨ 进场材料经检验和试验后,需经项目质量监督员签发进场物资的准用令。否则,进场材料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
(2)、现场物资的堆放、贮存
① 现场材料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钢材、钢管、木材、模板砌块、砂石等材料须挂牌标识,标识牌上要标明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进货日期、保管人姓名。
② 需入库保存的材料如:水泥、扣件、瓷片、小五金等须分门别类摆放好,并挂牌标识,标识牌上应标明材料的类别、规格、型号、进货日期。
第三节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建立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图:
总 经 理
总工程师 各分公司 主任工程师 总 公 司 质量监督工程师 各 分 公 司 质量监督管理科 项 目 经 理 部 质 量 监 督 组 37
各施工作业队 技 术 主 管
二、质量管理的依据与原则
1、国家和地方颁发的有关质监法规。
2、国家颁发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3、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的质量等级及有关质量控制条款,包括施工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规格书、投标文件中施工单位承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4、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设计变更、补充通知等。 5、施工合同中约定的质量监控条款。
6、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制止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使承包商提交的工程项目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满足合同要求和验收标准。
三、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施工组织审批制度
①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有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的签字。 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提前报工程技术部审批。
③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上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2、工程图纸会审制度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使施工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正确按图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1.2 职责
1) 班组专职技术员或单位工程技术员主持分专业图纸会检。
38
2) 专业公司、调试队专责工程师主持专业图纸会检,汇总整理分专业图纸会检和专业图纸会检中的问题。
3) 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分综合会检。
4)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督促分专业会检,联系组织有关专业会检和分综合会检工作,并负责汇总整理分综合会检中的问题,联系解决会检问题。 1.3 管理内容 1) 会检准备
各级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仔细看图,特别是重要工序和各专业之间的设计接口问题,对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作好记录。 2) 图纸会检
分专业会检:由班组技术员或单位工程技术员主持,设计代表、班组长、施工人员参加。对本班组施工项目或本单位工程施工图纸进行熟悉、检查和记录,会检中提出的问题由设计代表研究解决,涉及专业结合部分的问题可以在第二步以后会检中解决。
专业会检:由专业公司专责工程师主持,设计代表、发包方代表、监理代表、调试人员、班组长、技术员、有关部室技术人员参加,必要时请项目部总工程师参加。对本专业公司分包范围的主要系统施工图纸和专业结合部分的有关问题进行会检。
分综合会检: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各专业公司技术负责人、设计、发包方、调试、运行、监理、质监等有关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对全工程主要系统施工图纸,各专业间结合部分的有关问题进行会检。 3) 图纸会检的重点:
a) 施工图与设备、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b) 设计与施工主要技术方案是否相适应; c) 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d) 构件划分和加工要求是否符合施工能力;
e) 扩建工程新厂、老厂之间及新、老系统之间衔接是否吻合,施工过渡是否可能。除按图面检查外,还应按现场实际情况校核;
f) 各专业之间设计是否协调:如设备外形尺寸与基础尺寸、建筑物予留孔洞及埋件与安装图纸要求、设备与系统连接部位、管线之间相互关系等;
g) 设计采纳的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机具和物资供应上有无困难;
h) 施工图之间以及和总分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 i) 能否满足生产运行安全经济的要求和检修作业的合理需要;
39
j) 设计能否满足设备与系统启动调试要求。 4) 会检时间
分专业会检应在专业会检之前,所发现问题在专业会检时,进一步复核后解决。时间由专业公司安排计划,报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
专业会检应在分综合会检之前进行。发现问题汇总后交分综合会检时审定,时间由专业公司、调试队提出计划,报工程技术部门统一安排。
分综合会检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时间安排由工程技术部门提出计划,联系有关单位协商确定。
由于图纸跟不上施工要求,工程开工前不能完成图纸会检时,应根据所到图纸情况及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安排图纸会检。 5) 会检问题处理
图纸会检应做出详细会检记录,会检中的问题由工程技术部门联系相关单位解决。工程技术部门作出分综合会检纪要,发送有关单位。对尚未进行分综合会检,专业会检及分专业会检发现图纸中有问题,应由工程技术部门整理汇总后送交顾客(监理部门)。分综合会检中发现问题应在会议上协商解决,最后由设计院与顾客(监理部门)共同确定解决方案。工程技术部门有关专业人员应及时与顾客(监理部门)及设计代表联系落实图纸会检问题的解决情况并及时将信息反馈有关施工部门。
3、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①本工程技术复核基本内容见下表 测量 地基 分部分项 业主提供的红线点 软基处理 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平面坐标、标高 详见软基处理有关章节,不赘述。 分层土壤密实度、砂浆强度 土质、分层土壤密实度、砼强度。 堤身工程 土方工程、浆砌石 路面 路基 复核完毕后应作好记录,作为施工质量资料存档。
②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请监理工程师、质检站、设计院、业主、施工单位等有关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隐蔽验收记录。 4、技术交底制度
①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