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期中——期末)
1. 指导团支部开展“团徽在心中闪光”的主题系列活动。
2. 开展形象化教育,将学生中一些有偏差的现象编成小品或画成漫画,进行演出或展示。
3. 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为德育评估打下较好的基础。 4. 鼓励优秀学生干部向党组织靠拢(个别谈话或座谈),指导团支部建立党章学习小组。
高二年级德育工作体系
高二的学生开始进入思维发展的初步成熟期,智力基本上趋向定型;记忆力的发展达到高峰;意志自觉性增强,但易出现独断性,争强好胜;性格日趋稳定,对社会、现实、人生等问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增加;渴望参与丰富的活动,对农村、工厂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新鲜感,希望过集体生活;基本适应高中生活,渴求友谊,群体意识强烈,爱交往,小群体初步形成;对美的追求强烈,并随着身心发展,少数学生出现相恋或单相思情结;思想上带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易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由于学业受挫,会产生消极情绪。 高二各阶段德育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开学——期中)
1.开学初,总结假期生活,表彰交流,举行“暑假活动展览(实物或墙刊)”。 2.调整班团干部,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素质。发挥他们在班级事务中的自治、自理作用。
3.教师节前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尊师活动,沟通师生情感。 4.结合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
5.做好学生下乡劳动的思想动员及组织工作,带领和指导学生劳动、调查、生活等。
6.结合班级常规建设状况,进一步提高行为规范训练的要求,注重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良好人际交往的指导、培训。 7.专题讲座《谈谈正常的异性交往》。
8.期中考试前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或“学海漫游、书山登攀”智力竞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及时推广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开展“结对子”活动,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第二阶段(期中——期末)
l.对期中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发现和研究学习效果“最佳”的学生,鼓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风与意志品格。
2.注重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教育。着重于干部的自立自强能力的培养,班级日常工作逐步由学生干部主持。
3.专题讲座《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怎样进行心理自我调节》。
4.期末对每个学生做好品德评定考核,写好能反映学生个性的评语。 5.组织优秀学生,并聘请有关老师,成立“学习咨询站”,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排忧解难。
6.推荐优秀团员参加学校党课“双学小组”学习。 7.做好寒假工作,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遵纪守法注意安全; (2)读书与调查相结合;
(3)由团支部、班委组织一到二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4)组织互助组,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补缺补差。 第三阶段(寒假——期中)
1.交流寒假期间获得的各种社会信息,采取讨论或小论文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特点与规律,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增强抵御社会错误思潮的能力。
2.举行“新时代的人才素质”讨论会,帮助学生树立新型人生观。 3.开设“为你排忧解难”专题辅导,组织指导学生自行解答来自班级同学间的政冶思想、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诸方面的忧虑和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参观党史展览、纪念地或听取革命史报告。 (1)“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英雄诗歌朗诵会。
(2)以“普通的市民,伟大的情怀”为主题,走访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并慰
问本校教职工中的党员。
(3)开展“让青春更美好”、“前人栽树人乘凉”等主题班会或团生活。 5.向团委或党组织推荐优秀学生干部,作为培养对象。 第四阶段(期中——期末)
1.结合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树信心、鼓勇气,克服障碍,争取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 2.“理想与成才”主题系列教育。
3.抓好会考前的复习迎考工作,在任科老师帮助下,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和补习。
4.围绕高二年级教育重点,做好学生品德考核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类特色学生的评定。
5.组织指导好高中最后一个暑假。
(1)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指导学生加强自学和补习; (2)组织读书和社会考察,指导撰写读后感和调查报告; (3)组织学习互助活动。
高三年级德育工作体系
高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得到发展并趋向成熟;生活经验不断丰富,逐渐能按一定原则、观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去解决一些问题;意志的果断性与坚定性有了很大发展,进入了以自律形式遵守兼道德准则和调节行为的成熟期;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性格趋于成熟,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信别人说教,对人生、社会、现实等问题有自己的观点;面临高考,对个人前途问题考虑较多。 高三年级各阶段德育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开学——期中)
l.总结暑假生活,在班内开展暑假社会活动成果展和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 2.对班级提出奋斗目标,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体育、劳动,娱乐等活动。 3.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请校友和优秀学生介绍经验,进行学习目的、态度、方法的交流活动。
4.巩固党章学习小组,加强对优秀团员的考察培养,指导班团支部向校团委和党支部推荐,为广大同学树立榜样。
5.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学会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6.由学生负责搞好两次庆祝活动。
(1)庆祝教师节。开展“老师,您的心愿我明白”等尊师重教活动。
(2)庆祝国庆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举行“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班会,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7.认真组织好“高三18岁成人仪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让学生明白责任和义务;学会宽容、懂得感激、增强自信、提高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 第二阶段:(期中——期末)
1.进行认真细致的考试质量分析,精心准备召开复习动员主题班会,表扬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运用个别谈话的形式,指导不同类型学生的复习迎考。 2.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盲目自满”的要求其“更上一层楼”,对自卑的要鼓励引导,使其“跳一跳,上等级”。 3.专题讲座《理想、专业和人生》(结合毕业前途讨论)。
4.围绕升学就业.组织一些有吸引力的活动,丰富高三学习生活。 5.指导家长正确评估自己孩子的实力,合理选择升学方向与职业。 第三阶段(寒假——期中)
l.利用寒假,开展中学生与大学生对话,请大学生谈理想,谈当年高中毕业时的生活感受及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谈大学的生活,谈如何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
2.开展“在祖国的版图上”、“好儿女志在四方”等关于理想前途的专题讨论会、报告会.可以请先进人物或校友来校,或出去进行专访,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3.专题讲座《谈谈考试心理》(结合应试心理咨询)
4.做好团员的评议考核,写好学生的毕业鉴定,填好社会实践表格,师生互换意见,将评定、鉴定与学生见面。
5.针对学生在毕业前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及时开展心理辅导,个别谈心,提
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6.进行尊师爱校教育。
(1)“难忘母校情,永铭师长恩”茶话会; (2)“光荣属于母校”三年学习成果展览; (3)“在我记忆深处”征文评选。 第四阶段(期中——期末)
l.总结会考情况,举行三年学习心得座谈会,进行高考复习指导。 2.专题讲座:《如何填写志愿》。
3.开展高考前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对个别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好教育。 4.进行“怎样评价自身价值”的价值观教育。如“一考能否定终身,”“人才是单一型的吗,”“怎样正确认识‘实惠’?”等。 5.“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毕业庆典。 6.高考后的工作: (1)师生配合准确估分。
(2)指导填报志愿,进行“祖国和社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教育,动员学生报考国家最需要的专业。
(3)对高考中产生失误的学生做好安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