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分析(2)

2018-12-29 18:32

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实践证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优化制度机制,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理想信念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除了依赖于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外,同样需要制度机制的促进与保障。优化制度机制,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一是完善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搞好思想情况分析,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及时了解、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从而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员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做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对党员思想行为起到引导、规范作用。二是激发党员自身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往我们更多的是从作为整体的党的需要来思考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问题,而较少从作为个体的党员的自我需要来思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党员的自我需要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深层动因。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既要从党的需要出发,也要从党员的自我需要出发,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信仰的内在动力。当前,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员的自我需要,关键是要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对待党性与个性、党员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系。三是健全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真正建设好党的形象工程,切实加强

6

党的作风建设。要严肃党的纪律,增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加大对违反党内法规制度的查处力度,真正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来实现党内的思想和谐。 第四,开拓方法途径,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渠道支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艺术高超的教育技巧,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信念教育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符合实际,而且取决于教育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共鸣。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经验,从而保证了党的思想建设的顺利开展。不可否认,进入21世纪以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任务、环境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许多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仍然有其生命力,但是如果不能结合新变化新要求,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不思改革创新,就难以收到好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事实证明,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依据和原则,是由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规律,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前,只有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不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注重党内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真正捍卫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阵地,切实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7


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德育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