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政治小论文写作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3)

2018-12-29 23:34

实地观察法 个别访谈法 三、调查对象

部分废品收购点的“老板”(又称破烂王)、部分居民、部分拾荒者、城管部门 四、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综合各位同学反馈的信息,我们了解到有关“废品收购点”的如下一些情况: 1.选择的地点:这些废品收购点一般选择在城郊结合部地带,选择在马路旁。如新狮的骆家塘、东孝的东关、秋滨的西关等处较多。它们设施简陋,场面有大有小。有的租几间民房,房前有块空阔处可堆放废品;有的干脆选一块空地,搭几间简陋的帐篷式破房,就能进行营业开张。

2.经营人员: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废品收购点的“老板”大多是来自金华乡下的农民,也有外来的民工。他们一般夫唱妇随,即当老板又当“伙计”,也有雇一两个帮工的,他们一天到晚忙碌在废品堆里,要收购、付钱、整理、归类、装车、外运。他们工作很辛苦,吃食很简单,全身上下有些脏乱。

3.收购货物: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废品收购点收购的废品非常杂乱,主要是废书、废纸板、塑料、废铜烂铁、瓶瓶罐罐、泡沫等等数十种。

4.收入情况:据他们自己讲,收入很不稳定。有的感叹现在废品收购点增多,收购点相互抬价,赚不了多少钱。也有的说干这一行很累很苦,但能赚些辛苦钱,一年下来赚个上万块钱不成问题。在东关的一位来自金华澧浦镇的农民说,他干了三四年,赚的钱在家盖了一座房子。他还说,干这行早几年的,那时收购点不多,生意好做,大多已经发财了,发财后就改行了。他说,干这活实在太辛苦了,累一点不用讲,还不能睡安稳觉,吃安稳饭,一年忙到头,没空闲日子。

五、废品收购点的影响

从各方面的反映看,影响有两重性。

有利方面:对国家对个人有益。一是充分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浪费。废品与垃圾分离,回收的废品经过处理成为再生资源,能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废品不进行回收,往往成为垃圾。废品再利用,能大大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方便居民,有利环保。因为有这些废品收购点的存在,就产生了一支专门以收购废品为业的收购队伍,他们走街串巷,给居民及时处理废品创造了条件。三是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部分低收入农民的生活。特别是一些外来和地方的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因加入了“拾荒”收卖废品的队伍,一月少则数百多则成千的收入能较大地改善自身与家庭的生活。

不利方面:一是影响市容。有的废品收购点房舍简陋破烂,废品随意堆放,乱七八糟,影响环境卫生。二是影响交通和居民休息。有的废品收购点把废品堆放马路边,如果装运废品,车停路旁,常常影响交通。还有的废品收购点设在居民楼下,他们工作时间长,特别是晚上装运废品,嘈杂声会严重干扰居民睡觉,居民意见很大。三是引发财物安全隐患。有的废品收购点废品不问来路,电线、铜铁等金属制品、旧自行车等统统收购,一些拾荒者或打工者常常顺手牵羊,偷些公私财物,卖了赚钱,废品收购点成为一些小偷的销赃窝点。

六、我们的想法与建议

综合以上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

10

1.废品收购业应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与认可。因为回收废品利国利民。回收废品,变废为宝,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保护环境,能促进经济发展。还有废品收购这一行,关系着成千上万低收入农民的饭碗,意义重大。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象有的居民所讲的“对所有废品收购点一律坚决取缔”,如此简单处理,肯定弊大于利。

2.要尊重“破烂一族”的劳动。从事废品收购买卖的人们,他们处于社会底层,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他们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他们的劳动,他们的人格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不应看不起他们,歧视他们,而应尊重他们,善待他们。

3.废品收购点应规范化操作。从事废品买卖属经营性商业活动,回收点应由工商部门注册发证,无证者不能经营。有关部门对废品收购点的设臵和经营要有统一要求,要规范操作如服装统一、工作标识统一、最低收购限价统一、收购货物范围统一等等。对违规、违法经营的废品收购点应进行整顿整改,依法处理。

4.提供交通方便。现在,居民对废品回收最大的意见是夜间扰民。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把夜间运输改为白天。废品收购点的业主认为,废品运输只要与垃圾运输同等待遇就行。交管部门要提供方便,允许废品车白天在市区通行。但运输车要改一般货车为封闭货车,保证废品运输安全、环保。

5.加大对废品收购从业人员的道德法制宣传力度。要求业主确保依法收购,合法经营。坚决不收来路不明的物品。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6.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多方面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废品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利于这项工作的依法操作。国家要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地方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以保障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健康发展。

一点体会:通过开展这项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我们感到收获很大。对相关问题我们查了不少书,看了相关法律,上网查询了一些资料,这本身就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走上社会,调查了一些废品收购点,采访了一些相关人士,使我增长了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这次活动还增强了我们的环保观念,也加深了我们对一些贫苦民工生活现状的了解。我们认为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好方式。

分析点评:这也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调查报告类政治小论文。第一、二、三部分分别说明了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第四部分呈现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第五部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得出结论,废品收购点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浪费。方便居民,有利环保。但另一方面有的废品收购点房舍简陋破烂,废品随意堆放,乱七八糟,影响环境卫生。有的废品收购点把废品堆放马路边,如果装运废品,车停路旁,常常影响交通。为了解决第五部分发现的问题,第六部分提出调查小组的想法及建议,给有关部门提个醒,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整篇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值得同学们仿写。

在二⑴、二⑶、二(5)班、三(1)班、三(3)班、三(5 )班试用范文引路法辅导一个学期后,发现实验班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大大超过了非实验班。下表

11

是2007年9月金华十八中学思品小论文竞赛的获奖名单。 2007年金华十八中思品小论文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池雨薇 孔素群 钱玉麟 吕 越 二(1)班 二(5)班 三(3)班 三(5)班 高 莉 杨锦威 黄 晟 方鉴璟 二(3)班 三(1)班 三(3)班 三(5)班 魏中琳 张雯倩 管梦佳 二(3)班 三(1)班 三(3)班 二等奖 吴秀莹 任家赓 王佳园 郑晓晨 陈 琛 二(1)班 二(3)班 二(5)班 三(1)班 三(3)班 祝晓霜 王 晓 林 超 虞英智 王海舟 二(1)班 二(4)班 二(5)班 三(1)班 三(5)班 王春霞 沈 慧 水 凯 蒋碧慧 陈 琼 二(2)班 二(4)班 二(5)班 三(3)班 三(6)班 三等奖 项旭艳 林 莉 虞 青 张雪薇 邵玉飞 二(1)班 二(2)班 三(1)班 三(2)班 三(5)班 朱倩雯 谭 潇 杨仪晖 蒋碧慧 二(1)班 二(3)班 三(1)班 三(3)班 孙献成 胡彬炜 牛孟腾 赵 晖 二(2)班 二(3)班 三(2)班 三(5)班 金华十八中教务处2007-9-11 从表中可看出获一等奖的11篇文章,全部来自于范文引路策略的实验班级,获二等奖的15篇文章,11篇来自范文引路策略的实验班级,比例高达77.3%,获三等奖的13篇文章,9篇来自范文引路策略的实验班级,比例高达69.2%。这类数据说明在政治小论文的辅导过

12

程中运用范文引路策略,对初学者来说,成效是显著的。

不过在评审选送上来的政治小论文过程,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题目不够明了,论据缺乏时代感,即材料陈旧,论述的过程中脱离教材内容,即把现实与教材完全隔离。另外许多文章类同,有点八股的味道,缺乏新颖。为了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提高政治小论文的质量,课题组尝试零距离批改策略。

㈢零距离批改策略。小论文批改的方式很多,如常规的加评语批改、面批、互批、

集体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选择学生喜欢的批改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指导政治小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选择学生喜欢的批改方式,在课题进行前期对初三⑸班的50名同学进行调查。选择结果如下: 项目 人数 50人 常规批 5人 面批 23人 互批 14人 集体批 8人 从调查资料上反映学生比较喜欢面批、互批等方式,这些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尊重学生主体,零距离的接触,减少距离感,这种对学生地位的肯定和尊重,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为此课题组尝试对学生写的小论文通过面批、互批、集体批等零距离批改策略。首先是指导教师根据政治小论文的写作要求,与学生一起制定批改的标准。

政治小论文零距离批改标准

内容 步骤 理由陈述 批改标准 ①题目的主题应明确; ②题目不宜过大;大题目有时可加上小标题; ③新颖别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产生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标题效应”。 第一步: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小论文小论文的的题目应该是小论文内容的高度题目入手。 概括,用最简洁、准确的文字告诉读者自己要阐述的问题,使人一目了然。恩格斯说过: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帮助学生正确地选好题目,是辅导老师指导撰写小论文的重要一环,题目选得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论文的质量。 第二步:从小论文的特点出发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认识一种事物,主要正确认识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批改是要检查论文是否符合政治小论文的特点。 ①突出“小”的特点。从篇幅到内容都做到一个小字; ②突出“论”的特点。论文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且三者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③政治性。《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基础。运用《思想政治》课中观点和语言进行写作; ④论文落脚点应结合自身实际。 13

第三步:分小论文虽小,材料却不可少。充析学生运分占有资料是写好小论文的物质用的资料。 基础,是扩充知识、探索新见解的出发点和阶梯,也是写好小论文的关键一步。 第四步:检查论文的格式及用语准确性 统一格式,是对阅卷教师的一种尊重,而用语的准确性,能增强小论文的说理的透彻性 ①不同题目,应运用不同的资料进行论证。②材料要精,应有主次之分,不能贪多求全;③不能断章取义,乱摘乱引;④小论文运用的材料,数据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符合客观事实。 ①是否有主题词、理论观点(摘要、关键词) ②议论文中的语言一般都是考生对事物理性思考后具有概括性的书面语言,严密严谨是其最大特点。

接着根据不同的对象、文章内容选择批改的方式:教师面批、同学互批和课堂内集体批。三种批改方式都应是按照上述批改标准。一般来说,教师面批和学生互批可按政治小论文零距离批改标准一步步地审核校对,逐一进行修改。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否教师批改,二是学生互改。

父亲的鞋柜 初三(5)班孙竹沁

“鞋柜”二字每个人都极其熟悉,但我父亲的鞋柜就有些与众不同,它的外表古老,看上去有好多年代了。我很喜欢它,因此对这鞋柜里的东西十分好奇,但是父亲从来不打开它,我曾多次向父亲提起我想看一看里面的东西,可每每都碰了一鼻子灰回来。

直到有一次,我想为父亲买一双皮鞋,我节约零用钱,这一举动感动了父亲,终于我的苦心没有白费,父亲终于答应我打开那封陈已久的鞋柜,父亲拿着钥匙时,我的好奇心猛然大增,我想象着里面的新型多样与富丽堂煌,但当开出来的一刹那我失望了,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浇凉了,里面居然是一些补的不能再补,旧的不能再旧的鞋子。我想:父亲怎么这样破旧的东西也不清除掉。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用眼神暗示我别急。随之,我看着父亲从夹层中,拿出一包东西,摆在我面前,又小心翼翼的层层的翻开,里面是一双破旧的布鞋,父亲告诉我:“这双布鞋有一个故事”。我迫不急待地问他什么故事,我看着父亲仰头看着天花板跟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是我父亲小时候的事了,父亲看着邻居家的阿毛穿着新鞋子在跳来跳去,父亲眼红了,回家时父亲向奶奶吵着、哭着一定要奶奶买双新鞋子,奶奶看着父亲那双渴求的眼睛和那种渴望得到的眼神。于是就拿着钱,但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鞋店都说钱不够,奶奶实在跑不动了,店主看她爱子心切,便卖给奶奶一双布鞋,回到家里时爷爷看见父亲穿在脚上的鞋子一脸忧伤说了奶奶这样一名句话:“这是用来买米的你怎么……哎!”奶奶当时就哭了。但她看到父亲那高兴的样子也就不难过了,我想:那时穷的何止一家,整个国家民族都是这样,我父亲还有一个鞋柜与前一个却有天染之别,为什么会如此的呢?

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中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舟大地,综合国力有了根本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温饱到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顾了家庭收入巨额财富的代名词,而如今,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在农村8亿农民逐步走上康庄大道。1990年至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长62%,这是多么大的飞跃。

鞋柜虽小但社会进步是大,是快,是飞跃,立脚点人创下如此伟大的业绩,作为祖国建设接班人的我,一定会更加努力。

14


中学生政治小论文写作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孩子适合阅读的35篇微散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