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分析 - 图文(4)

2019-01-03 16:41

湖南高速铁路职院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

(8)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利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通过ISO9000、全国地方铁路协会、用人单位等实施第三方评价。

(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高铁基地,通过专家工作室和专业教师服务团队,为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与合作企业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每年为企业员工培训及鉴定人数1200人次,通过校企合作研究与开发横向课题、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等方式,拓展专业技术研发、咨询、施工监理等服务功能,两年为企业完成技术服务10项以上,技术服务到账经费100万元以上。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中南地区高速铁路维护和建设企业,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铁路信号设备安装、调试 、维修养护、管理及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改造等工作,具有较强的铁路信号设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条件、维护标准、施工工艺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铁路信号设备安装、调试、日常养护、故障处理及检修等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信号高级工、准技师、准技术员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教学质量目标

围绕“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建立专业、系部、学院、合作企业、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ISO9000等多方监控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质量跟踪和教学评价,实现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取证率、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均达到高标准、高水平。

4、监测指标

监测内容 专业建学生规模 在校学生数700人。 监测指标 16

湖南高速铁路职院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

设目标 体制机制建设 ①成立“电务工程学院”,三年新增合作企业10家 ; ②一年一次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③专业方向与专业教学内容适时调整 。 ①“岗位导向、学练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 ②作业流程型课程体系完善; 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完善并有效实施; 转变培养方式 ④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数字化教室; ⑤编写出版教材3本; ⑥教师与学生在互动平台上建立个人空间。 ①完善铁道信号综合实训基地和10个校内实训室,新建高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中心等4个实训室; ②完善6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建4个校外实训基地。 ①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 ②双师素质教师90%; ③建立35名兼职师资库; 教学团队建设 ④开展700人次/年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 ⑤两年为企业完成技术服务10项以上; ⑥拓展专业技术研发、咨询、施工监理等服务功能,技术服务到账经费100万元以上。 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中高职系统培养 中高职衔接的系统培养方案建立。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合理。 ①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 教学质量目标 ②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达100%; ③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获证率达100%; ④评价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建设内容

1、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对接 (1)建设目标

17

湖南高速铁路职院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

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完善适应产业升级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电务工程学院,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扩大订单比例,实现订单培养人数占招生人数的40%以上,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建设思路

依托高铁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业信息包、专业对接产业信息包和人才需求信息包,开展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高铁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和人才需求;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以生产线项目合作为纽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董事会管理体制,合作共建电务工程学院,大力加强订单培养,建立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专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建设内容

①形成“企业技术升级-专业教学调整”机制

在对高铁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与毕业生流向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产业”、“专业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三个信息包,形成“主动适应,适度超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的专业建设机制。

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到高速铁路运输生产一线现场进行调研,瞄准高速铁路里程增加带来的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根据铁路岗位发展要求和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规章的运用,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结合高铁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形成“企业技术升级-专业教学调整”机制(见图3-1-1)。

18

湖南高速铁路职院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

岗位需求增加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 优化课程体系 产业技术升级 新技术应用 专业动态调整 生产组织方式更新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产业信息专业对接 产业信息人才需求 信息包 调 研 图3-1-1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动态调整流程示意图

②合作建立“电务工程学院”

按董事会管理体制,与高铁基地合作企业——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电务工程学院”。合作学院通过制定《人员管理及待遇落实办法》、《综合考核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董事会章程》等系列管理制度;健全合作学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建立“院长、财务处长、合作学院院长”三级经济责任制,完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管理监控制度,建立内部考核评价制度,构建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订单培养为纽带,建“校中企“和”企中校“谋合作育人,找合作项目搭服务平台,设激励机制组双师团队,建实训基地成就业平台,与企业专家合作成立工作室,推广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和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多方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人才互培、技术互推。

③扩大订单培养比例

19

湖南高速铁路职院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

主动适应中南地区高铁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依托高铁基地,深入长沙地铁、中铁建电气化四公司等用人企业调研、商谈,扩大“分段式订单” 培养比例,探索推行“全程式订单” 培养模式,实现订单培养人数占招生人数的40%以上。融入企业标准和文化,校企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要求,共商人才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共商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订单学生-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

(4)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见表3-1-1)

表3-1-1 体制机制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

序号 1 2 3 经费预算(万元) 建设项目 电务工程学院的建设和持续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制度 订单办学模式优化和完善 合 计 总 计 2011年 10 10 4 24 2012年 5 10 1 16 40 小计 15 20 5 40

2、搭建校企互动教学平台,转变培养方式 (1)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岗位导向、学练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作业流程式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化实境课堂,实现“学生在虚拟作业情境的学习”与“学生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训练”;开展“技能竞赛+社团活动+项目实训”,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坚实的高铁信号基础知识、熟练规范的信号设备维护及故障处理技能的 “工程师”。 (2)建设思路

20


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分析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专题11论述类文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