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举措(建议讨论稿)(2)

2019-01-03 16:44

结构的调研,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并明确其管理职能和质量职责;通过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的定期开展,使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整和有效;通过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信息库,全面开展年度分析制度;通过与企业政府联合,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多维度的能力测评体系。

标志性成果:通过以上四个子标准体系的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将是一个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为基本环节的综合性循环体系。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程”主要包括: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精英型人才培养探索。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围绕煅铸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起我校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适度的复合型人才、少量卓越拔尖型人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结体系,实施分类培养,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

1.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校的传统教学优势,在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积极探索校企、校政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完善和修订“按专业招生,按大类培养,按方向

分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完善“一个目标,两轮驱动,三强一高,四大模块” 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增强应用型人才的适应性,为地方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

2.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

依托我校多学科优势,整合全校教学资源,寻找相关学科专业复合的交叉点。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以实施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探索多样化复合型专业的新形式,促进文理渗透、经管与法文理工的融合,将会计、金融等优势经管类专业与法学、工学、文学等专业的深度结合,在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将二个不同学科专业进行复合,探索叠加学程双专业模式,从而复合出具有交叉优势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同时高度重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臵的复合性,增强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3.开展精英型人才培养探索

继续各类层次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根据不同类型确定不同培养目标,探索各类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培养卓越的创新型人才,为社会转送高素质的时代精英。继续实施校级层面的经济管理综合实验班,单独制定并执行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运行管理模式,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良好的学术训练,具有继续深造学习的志向与能力,成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继续在金融学、市场营销等专业开设实验班,探索各类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掌握经济规律和经济理论又能用理论指导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创新能力行业精英人才;继续在国际会计专业开设实验班,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的培养力度,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标志性成果:形成3-5项有价值、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应用型、复合型、精英型。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三)实施“专业内涵建设与提升工程”

“专业内涵建设与提升工程”主要包括:专业评估检查计划、专业结构优化计划、专业内涵建设计划三个部分。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加强专业综合改革,使专业教育融入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1.实施专业评估检查计划

根据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评估方案,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优化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拟定专业评估细则,按照2:3的比例组织校内外专家(校外专家由省内外高校专家、领域专家、企业和政府人员组成),在2012年内完成全校51个专业的评估,并将专业评估结果和单位目标

考核、招生就业情况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学校专业全面评估,探索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2.实施专业结构优化计划

建立专业设臵、专业评估等级、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第一志愿报考率等的动态数据库,每学年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为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探索建立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设臵“准入与退出”机制,以招生杠杆调控专业发展,将专业竞争力作为招生指标分配基本依据,主动减少或暂停部分就业率偏低、办学优势不明显的专业招生,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设臵与之相适应的相关专业,增强专业及专业方向设臵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服务地方发展需求

3.开展名牌专业建设计划

以本科教学工程的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建设为引领,实施名牌专业战略,提高专业整体建设水平,促进专业特色形成。充分发挥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村区域经济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各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密切专业建设与社会、行业的联系,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力争把6-8个以上的专业建成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达到国家

级特色专业点建设标准名牌专业;实施优质特色专业培育计划,按照统筹规划、增强优势、强化特色、保障质量的原则,每年重点扶持建设2-4个优质特色专业,;根据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多科性财经大学的要求,积极扶持多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在教改立项、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教师培训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标志性成果:争创2-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停办部分专业;新办3-5个专业;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专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专业就业目标市场明确,特色鲜明,就业形势和质量明显改善;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验收。

(四)实施“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工程”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工程”主要包括:实验教学试验区建设计划、高水平校内实验平台建设计划、实验教学成果共享计划、创新实践教学计划等四部分组成。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发挥我校实践实验教学的平台优势,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实验教学改革试验区建设

通过对实验教学试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开展实验教学成果运用试验区,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在对六个实验教学试验区成果进行总结,将前期成果进应用,在有一定基础并有明确建设思路的学院开辟新的实验教学应用试验区,通过在设计专业能力架构的基础上,


关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举措(建议讨论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西省师大附中等7所重点学校2011届高三联考试卷(数学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