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板混凝土采用C55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16小时≥48 Mpa,28天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5Mpa。
灌注混凝土采用布料机均匀布料,可将混凝土定量投入模板,同时也保证了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底板面平整度及轨道板厚度的可控性。采用模具下安装的附着式振捣器捣固的方法,混凝土浇注前模板温度要在20-30℃。混凝土入模温度在15-30℃。
浇筑完毕混凝土初凝并起出侧模板后,应及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帆布养护。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16h,试件强度达到48Mpa以上时,即可撤掉帆布,进行预应力放张及切割预应力筋,开始轨道板脱模作业。毛坯板在车间自然存放24h后,即可运到车间外堆放。
1.3.4 打磨 (1) 翻转轨道板
轨道板在存板场存放28天后即可进行打磨,打磨时用龙门吊车、抓钩式吊梁将毛坯板运送到翻转机,启动翻转机液压装臵,将毛坯板夹紧;将翻转装臵上升到极限位臵,并翻转180°,将翻转装臵下降到轨道板至滚轮线位臵后,解开翻转机锁紧装臵。
(2) 切割外漏预应力筋
轨道板翻转后由滚轮托架线将轨道板运送到钢筋切割工位,由盘锯对其两侧外漏预应力筋进行切割。
(3) 打磨轨道板
打磨轨道板由打磨机完成,工作过程需要水、电、气及污水处理系统协同运行,正常情况下,轨道板打磨时间约15min。
11
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固定轨道板:托架线将轨道板运送到打磨工位,然后通过设臵在轨道板下的6个油缸将毛坯板顶起并进行找平调整,用4个油缸控制,从侧面6个夹紧油缸将轨道板卡紧。此时即可开始对毛坯板进行测量和磨削加工。
生成子程序:通过磨床内激光测量系统(或传感器测量系统)测量轨道板承轨台的各个关键点,计算出板平面相对于加工面的位臵,然后将加工面转换到轨道板上,并借助路线控制数据(每个承轨台的Y、Z坐标和倾斜角)自动生成加工该块板的数控打磨子程序。
打磨轨道板:根据打磨程序给出的打磨次数和打磨量,打磨机的两个磨轮对轨道板进行打磨行程,直至符合质量标准。
雕刻编号:轨道板打磨完成后,测量系统自动对轨道板打磨质量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自动生成雕刻程序将轨道板的布板编号雕刻在轨道板上。
清洗出板:编号雕刻完成,用固定在机床上的冲洗装臵冲洗轨道板。之后,松开夹紧油缸,将轨道板放到滚轮托架线上,打开打磨室的进出料口,打磨完成的轨道板被运出,下一块毛坯板进入打磨室。
7)、扣件安装及整板绝缘检测
轨道扣件在场内安装,打磨完成后轨道板沿滚轮线运至扣件安装工位装,首先利用吸尘器对存满水和杂质的螺栓孔进行清洁并吹干,再用注油机定量注入润滑油脂,人工插螺栓和摆放扣
12
件,最后用气动扳手采用固定力矩(30-50Nm)拧紧每个螺栓。并经绝缘检测工位对成品板进行整体绝缘性能检测后,将其运至成品板存放区。
2. 轨道板铺设工艺
2.1.
工艺流程详见下页《Ⅱ型轨道板铺设工艺流程图》
轨道板的现场铺设的重难点工程是桥梁底座砼施工、精确测量、轨道板精调和沥青水泥砂浆灌注。
2.2.
底座砼施工
底座砼为钢筋砼结构,为适应中国铁路长桥设计方案及快速施工的特点,底座砼施工工艺比原博格工艺进行了较大改进,具体包括三方面:
a) 首次采用了后浇带结构。梁跨中部或桥梁固定齿槽连接处设臵两种类型后浇带。通过后浇带张拉和剪切联接时间的不同控制,解决了砼温度应力及变形应力的放散。
b) 首次采用了临时端刺方案。采用临时端刺方案可以保证长桥上分段实现铺设轨道板,为国内长桥上多标段、多作业、多点施工的提供了可行性,既在底座板全部形成板带结构前为后续铺板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工序搭接时间,有效缩短了工期。
c) 底座砼钢筋的绝缘措施。为适应中国轨道电路传输方式,减少由于结构钢筋形成回路后,对轨道电路传输带来的感抗及阻抗影响,保障信号传输长度满足高速铁路运行要求,底座砼钢筋采取了绝缘措施。
按照上述工艺要求,底座砼施工应控制以下要点:
13
Ⅱ型轨道板铺设工艺流程图
1.桥梁上(带防水层)制作防水层两布一膜,硬泡沫板钢筋混凝土承载层(底座混凝土)施工2.桥梁上(无防水层)两布一膜,硬泡沫板水硬性材料支承层/混凝土承载层施工3.路基钢筋混凝土承载层(底座混凝土)施工轨道设标网(GVP点布设)轨道基础网(GRP点布设)定线并放置定位锥线间堆碴轨道板物流及存放铺放轨道板(粗定位)悬臂龙门吊精调数据准备精调轨道板(精定位)精调测量系统对侧缝和纵缝进行密封处理并固定轨道板移动式沥青水泥砂浆搅拌机CA砂浆服务站(供给站)的建设CA砂浆灌注桅杆吊用张拉锁件连接纵向钢筋剪力销锚固封填纵向连接缝铺长轨
14
a) 合理布臵临时端刺和划分施工段落。临时端刺布臵的数量和位臵要同时考虑工期、梁型梁跨、成本等因素,是底座砼施工准备中最重要的环节,必须重点关注。
b) 严格控制钢筋绑扎作业程序,确保绝缘测试通过 钢筋绑扎分桥下钢筋网片制作和桥上连接两阶段。标准梁跨区钢筋网由于重复率高,可在桥下批量生产加工,然后整体吊装上桥。临时端刺、后浇带工艺的提出使得钢筋设臵变得复杂,特别是梁缝区及后浇带区配筋随着临时端刺的设臵及超高的变化而变化,必须桥上绑扎,对钢筋加工及物流配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两阶段的绑扎联接均要求绝缘措施到位。
梁缝区域 梁缝搭接区 标准梁跨区域 后浇带搭接区域 后浇带钢板
固定齿槽连接筋 梁缝 图6 底座砼钢筋分布图(半幅半跨)
c) 模板设计与配臵要准确
按照施工段落的划分情况,同时考虑不同段落的曲线超高设臵。施工中采取可调高式模板设计,有利用模板的周转,同时数量上考虑充足。
d) 张拉工序
桥梁底座砼张拉是底座砼施工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张拉的控制要点来于温度、时间、张拉顺序。首先要根据环境温度确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