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简单、灵活、方便。
l
全方位在线实时检测设备生产状态,并进行安全联锁控
制。若出现异常工况,可准确提示设备故障点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定位查看与检修,实现准确故障定位排除。
2.4.4. 沥青水泥砂浆灌注工艺
沥青水泥砂浆搅拌车采取加料站集中加料,现场搅拌,利用中间罐提升上桥灌注。整个砂浆灌注工艺的控制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a) 原材料的仓储及物流
由于沥青水泥砂浆对温度的敏感性,成品料必须在5-35℃之间方可灌注,干粉料、乳化沥青、水在装车前必须进行控制温度。所以材料的保温措施应在加料站进行解决。仓储及物流的另一环节是保证干粉不离析、不起潮,乳化沥青不沉淀。
b) 现场搅拌工艺的调整 现场搅拌工艺的调整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填加剂、砂浆车搅拌时间和转速的调整使得成品料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保证灌注工作的顺利实施。调整依据组份材料变化、现场温度变化而进行,通过现场试验而确定。
中间罐吊装上桥
21
现场搅拌
c) 灌注工艺的控制
封边、压紧、预湿、排气是灌注现场作业的要点。在砂浆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四项工作是否到位是决灌浆饱满与否的关键因素。
轨道板封边 轨道板压紧
3. 经验及体会
Ⅱ型板无砟轨道技术在京津线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近期的实践,体会如下:
a) 京津线施工我们从主要设备、材料、小型工装全部是国内生产制造,尽管有一些存在问题,但可以肯定地是,从施工作业层面,已经有把握把独立自主地Ⅱ型板技术进一步推广使用。
b) Ⅱ型板制造精度高,外观质量美观,既能适合高速铁路高平顺性精度要求,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c) Ⅱ型板制造工艺工厂化,受环境影响小,可随时制造预存部分毛坯板,一旦线路参数确定,即可按照设计打磨数据生产成品板,对轨道工程施工工期影响小。
d) Ⅱ型板生产工艺先进,能够较大程度地使用机械化、程序化、数控化、自动化作业控制,包括混凝土生产浇注养护、预
22
应力筋制作张拉、成品板打磨等环节,大大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e) Ⅱ型板打磨技术通过数字化控制、依据设计坐标和磨床内相对坐标的转换,形成加工面和实际面进行对比得出所需打磨量,其设计理念先进,值得研究与借鉴。
f) Ⅱ型板现场铺设工作量小、操作简单、施工组织相对容易控制。除底座砼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外,其它作业取决于设备因素,如果采用滑模摊铺机的方式进行底座砼施工的话,Ⅱ型板无砟轨道系统将是一种以纯粹的高度专业化的设备密集型作业方式为主施工生产技术。
g) 工艺精度要求高,对作业人员素质要求高。从底座砼张拉、全过程的测量工作、砂浆灌注,均涉及到全新的工艺方法和设备,对技术人员理论分析、试验技能、现场操作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量的新设备的使用,要求技术工人操作水平熟练、维护保养及进到位、作业责任心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合格工程。高素质的作业工人和技术人员是保证该技术合理实施的关键。
h) 加强专业人员、专用设备场下磨合使用。一方面,技术员、工人必须在场下有足够强度的培训方可上场正式作业;另一方面专用设备必须有充分地模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进行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
i) 关注细节。Ⅱ型板将复杂的计算、最困难的工艺全部交给了设备去做,譬如打磨交给磨床去做,测量计算和评估做交给PVP布板软件去做,轨道板精调定位交给精调测量系统去做,沥
23
青水泥砂浆的品质保证交给砂浆车去做。其余的全都是简单的重复性强的工序,但必须准确而细心地做到位,否则仍然会带来大的损失。
j) 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国产化改造。目前的设计计算软件全部依赖博格公司原有软件进行,数量上有限,其编程原理也不清楚;对特殊结构的力学计算也缺乏深入了解,需要深入研究。
k) 由于博格技术中大量使用到软件,且软件系统贯穿设计、打磨、现场测量计算、精调数据计算,要求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所以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共同开发才能完成好国产化改造工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