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3工作面炮采作业规程1

2019-01-05 12:34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

21203工作面位于2煤层一采下山采区运输下山西翼第二个工作面,其北邻21201工作面,西邻侵蚀带,南邻F20断层保护煤柱,东邻一采区运输下山保护煤柱,具体位臵及井上下的关系如表1所示: 工作面的位臵及井上下的关系表 表1 水平名称 地面标高 地 面 的 相对位臵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井下位臵与四邻关系 -300m +179~+183m 采区名称 一采区 工作面名称 21203工作面 -303m~-347m 采区标高 -295m~-345m 工作面标高 21203工作面位于崖头村中东部 ,工作面在该村压覆范围内。 21203工作面塌陷区会影响到崖头村民房及农田, 21203工作面的回采将增大崖头村及农田塌陷区的范围。 21203工作面位于2煤层一采下山采区西翼第二个工作面,其北邻21201工作面,西邻侵蚀带,南邻F20断层保护煤柱,东邻一采区运输下山保护煤柱。 走向长度(m) 590 平均倾斜 长度(m) 53 面 积 (m) 231270

1

第二节 煤层

21203工作面开采煤层为2煤层,地层沉积的时代为石炭二叠纪,总厚度为325m,含煤地层为太原组,该巷道掘进为2煤层,2煤层北高南底,单斜构造。 产状:倾向160°,倾角10~36°,平均23°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煤 层 情 况 表 表2 煤层厚度 (m) 开采 煤层 1.7-2.0m 硬度 1.8 3~4 煤层 结构 煤层倾角(°) 煤层 稳定性 10~36 23 简单 2 容重 1.38 煤种 气煤 不稳定 2煤层厚薄变化不大,属稳定煤层,无夹矸,结构简单,煤的煤层 情况 叙述 光泽属于半暗—半亮型煤,硬度和韧性大,内生裂隙不发育,不容易破碎,正常情况下,煤质较好。煤层的产状,走向为70°,倾向为160°,倾角10-36,平均23° 煤 质 特 征 表 表3 煤 层 灰 分 Ad% 挥 发 分 含 硫 量 含 磷 量 胶 质 层 Ymm 19.5 发 热 量 Mj/kg 30.32 视 密 度 t/m3 1.38 工业 牌号 Vdaf% Stˊd% Pd% 3.7 0.0032 2 20.20 38.19 气煤 2煤层下距4煤层平均24m。

2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2煤层顶板不稳定,直接顶为灰黑色细砂岩,厚2m,正常情况下整体性较好,特殊情况下,遇水易膨胀、破碎,容易冒落。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4

顶底板 名称 岩 石 名 称 厚 度 (m) 岩 性 特 征 老 顶 粉砂岩 15 黑色,交错裂隙发育,有拳头大椭圆结核。硬度系数f=5。 灰黑色,成分以石英、长石、黑云母为主,直接顶 细砂岩 0-2 整体较好,局部在构造附近比较破碎。硬度系数f=5。 黑色,成分以石英、长石、黑云母为主,整直接底 细砂岩 2 体较好,局部在构造附近比较破碎。硬度系数f=5 老 底 中砂岩 7 灰白色,层理较明显,成分以石英、长石、黑云母为主,夹带其它暗色矿物。硬度系数f=6 附图:21203工作面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3

山东阳光矿业有限公司崖头煤矿西二采区2、4煤层煤岩层柱状图地层系统柱 状层 层 厚 (m)最小~最大界系统1:200次第1四新系第生三系界 一般0~106.550~300累厚 (m)岩 石最小~最大(m) 一般名 称6.5 层间距岩 性 描 述以土黄色砂质粘土岩为主,局部有少量流砂。表土层2152.50146粉砂岩夹砾岩砖红色,胶结致密,为良好隔水层,粉砂岩内夹有数层砾岩,局部成岩,局部不成岩,局部以解和状分布于红岩中,砾石成分复杂,大小不均,多为青灰色石灰岩角砾。砾石磨圆度好,棱角不明显。二上石古盒子组( )叠下石盒子生系组( )( )( )R不整合粗砂岩粉砂岩及杂色粘土岩310~2015167.50胶结致密,局部松散,颜色杂,有灰绿色、灰白色、灰黄色,成分复杂,层理不清晰,系陆相沉积45678910111213140.15167.653~5.00171.65 4.003~5.00175.65 4.003~5.00179.65 4.00煤1泥质岩光泽暗淡,厚度不稳,成分复杂,灰分高达70%以上,近似炭质页岩。褐灰色,层理清晰,胶结致密,含少量水。土黄色,层理清晰,破碎松散,裂隙较发育。灰黄色,局部为2层煤的顶板,不整合接触,成份复杂,泥质胶结,局部坚硬,含少量水。深灰色,层理清晰,粉砂岩部分条带宽2-5mm,且颜色较深,细砂岩部分颜色较浅。由于地壳的不均匀沉降和剥蚀、冲刷等作用,煤2 直接顶板有坚硬的灰绿色细砂岩(标本8①);层理上部较清晰,颗粒上粗下细,松散的土灰黄泥质岩,含少量水(标本8②);深黑色粉砂岩(标本8③),含植物叶部化石,局部含黄铁矿;和灰黄色粗中粒砂岩等,岩性不稳定,且均较破碎,裂隙发育。属结构简单的稳定煤层,煤质中硬,间夹一层0~0.25m厚的深灰色细砂岩夾石层,局部受冲蚀变薄。浅黑色,层理不清,胶结致密,岩层顶部有少量植物化石及黄铁矿.深黑色,层理清晰,胶结致密,局部含少量泥质结核,含植物叶部碎片化石属结构复杂的不稳定煤层,间夹一层灰色泥质岩,厚2-4cm,煤质较硬.深黑色,局部泥质岩厚30公分,即煤3(Ⅰ)与煤3(Ⅱ)之间距0.3-0.4m,破碎松散,层理较清,含少量水,含植物根茎化石,局部层间距增大至4m,岩性变为深黑色粉砂岩.P粉砂岩粗砂岩粉、细砂岩互层细砂岩或粉砂岩等212.002.00181.65183.650.3~3.0185.952.20煤2细砂岩粉砂岩煤3(Ⅰ)泥质砂岩及粉砂岩1.10187.050.90187.950.3~0.7188.40 0.456.0~8.5195.90 7.5PP1

4

第四节 地质构造

21203溜子道9导线点处揭露一条落差2m,倾角62°,倾向348°的走向正断层,回采中遇到断层时,要加强顶板的管理,加强断层处的支护,保证该工作面的正常生产。该工作面断层情况如表5所示: 断 层 情 况 表 表5 断层名称 F1 走向倾向倾角(°) 62 断层性质 正断层 断层落差 (M) 2 对回采的 影响 大 #

(°) (°) 258 348 1、断层对该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表现在: (1)使煤层变薄、不稳定

(2)使顶板整体性、连续性差,工作面矿山压力呈现明显 (3)使工作面回采率降低,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 (4)使原煤灰份增加,矸石增多,煤质变差。 2、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21203工作面未揭露褶曲构造。

二、岩浆入侵、岩溶、陷落柱、古河床冲刷等情况

21203工作面根据实际揭露,无岩浆岩体、冲刷带、陷落柱等不良地质现象。

附图:21203工作面运输巷、轨道巷、切眼素描图。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地表水系

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70~+185m,西北地势高,东南地势低,该工作面中东部有迈莱横跨,该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河道平直,河宽60m左右,属季节性河流,大洪时水满河床,平日水深半米以内,水面宽20m以内,由于第三系红层较厚,在该处厚度在280m左右,迈莱河对煤系地层的渗透起到了阻隔作用。

2、第四系含水砂层

5


21203工作面炮采作业规程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多人多足”班级主题活动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