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设计方法(3)

2019-01-10 11:48

·山西古建?

三、瓦作与地面部分

1.屋顶工程。

2.地面工程。

·山西古建?

1.屋顶工程

一般屋顶工程事宜与要求

准备工作

屋面拆除之前,首先对各建筑屋顶原制、瓦件质地、排布方式、残损情况、各脊、兽形制质地、檐口、翼角造型及构件残损进行二次勘测并造表登记,拍摄有关图片,以备修缮所需。另外各脊下埋设的铁拉件、铁桩位置、泥背中灰土比例、分层厚度等,也需作详细记录与试验。

瓦件保护

各建筑用瓦件,规格繁杂,形制各异,需在拆除过程中分类保存,除对琉璃方心、剪边记录其分布位置外,屋面上保存有少部分青棍瓦,上釉瓦及檐口地方做法的倒勾檐、正当勾外贴设的花边瓦、各脊饰等予以重视,记录分布位置,统计残损量及分件尺度,以备补配所需。

木基层

玉皇庙东、西两侧建筑的木基层为不常见的非正规望板铺钉,大多为杨木质圆木表皮与荆条(灌木)编制的席子混合铺墁,体现了民间就地取材使用的地方风格,但其年久后,荆条自身刚度不足,椽档部位大面积垂弯折断。此次修缮本着保持“原状”的原则,可在每建筑两边间适当保留部分荆条席子做法,为加固其刚度,需在其上续铺厚2厘米的望板一层,其余大面积木基层均作3厘米落叶松望板柳叶缝铺钉,并用麻刀灰勾抿望板缝。

泥背

泥背层由下而上分三层,总厚度在5——13厘米左右。从木望板开始依次为护板灰、灰泥背、青灰背。

护板灰:在木望板铺设完毕后,应先对望板进行勾缝,以防抹灰时渗入下部梁架。抹护板灰时,应随抹随压,确保望板及各接缝处灰浆饱满,厚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护板灰用石膏和麻刀灰按10:5的比例搅拌均匀。

灰泥背:待护板灰凝固后,便可在其上施灰泥背。灰泥背抹压前,应按设计图纸对屋顶各部弧线进行挂线,线绳可采用自重较大的麻绳或电缆等,并按弧线要求在腰部分段绑设“吊鱼”,并贴设相应“灰饼”以确保各部位弧度的准确性。灰泥背的比例按白灰:黄土=1:3配制,并在泥背内按每100斤白灰掺入5—10斤稻草。泥背抹压后,须密实、无气泡。在干到七成时,可进行踩背或拍背之法,使泥背变得更加密实。

青灰背:待灰泥背干到八、九成时,可明显看到泥由于收缩而开裂的小缝,这时

·山西古建?

便可在上面施青灰背。青灰背的比例按白灰:松煤:麻刀=100:3:5配制,抹压时

滑,对脊部坡度大的地方要采取扎麻措施。即用木棍在灰背上打出许多圆形的浅窝,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道主要工序,分中、号垄、钉瓦、审瓦、分瓦、泡浆、挂线、

找中:在各层檐部找出横向中线作为标记,以中线为准,分档号垄,便于施工有所依据,以免发生误差。

号垄:顺小连檐通长拉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垄数从中间向两边均分,并在工程线上做好每垄筒瓦的中线标记。如准确后,便可把标记翻到连檐上,最后将线移到大脊上,按筒瓦中线翻到大脊青灰背上,用红浆画好瓦垄的中线。画好后,应仔细检查上下中线是否对应。应注意的是,除边垄和翼角垄之外,应防止角垄与垂脊吻合不上。

钉瓦口:筒瓦中线钉好后,经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便可按每垄筒瓦间距进行瓦口制安。

裂,没有隐残者,外观应无明显扭曲、变形、无粘疤,掉釉等缺陷,并对颜色也应挑选,将颜色同类的尽量在同一坡面使用。

泡浆:将新板瓦放入白灰水池中浸泡,将板瓦沙眼渗堵,防止日后瓦件因沙眼而漏水。

根线(即滴水线与勾头线),屋面中间挂线一道或三道,称为棱线,在棱线上垂直挂

用一次,向上脊部一头钉在脊背上,向下一头栓半块瓦从檐头垂到檐下。

瓦面

筒板布瓦屋面工艺概述

业组,每垄的高低及伸出瓦口外均匀一致,滴水伸出瓦口木距离6—7厘米。在每块滴水之间,勾头之下,应放置一块遮心瓦,其釉面应朝下放置。

滴水安稳后,开始拉线。底瓦线的宽度应圆和柔顺。在底瓦之下铺垫灰泥均匀,灰泥厚度一般控制在10

·山西古建?

完后,要将瓦的两侧拿灰泥顺瓦翅抹齐。

头瓦,勾头瓦要紧靠着滴水,勾头的高低以檐线为准,最后自上而下依次铺筒瓦。

捉节:即将筒瓦之间的缝隙勾抹严实。勾抹灰采用青白麻刀灰。配比为白灰:青灰:麻刀=100:8:4。勾抹时,要将筒瓦之间的瓦缝勾灰,并用力将灰浆嵌入,外面必须与筒瓦齐平。

夹垄:即将筒瓦两侧与底瓦之间空挡用灰勾抹严实,灰的比例同勾抹灰。夹垄时,注意不能将灰凸出瓦外,要稍凹进一些。

清垄擦瓦:待捉节夹垄灰干到七八成时,这时可对屋面进行清扫,将瓦垄之灰浆等杂物清扫干净后,用抹布把筒瓦上的灰迹擦掉。

调脊:脊的砌筑顺序为先砌筑正脊,再砌筑垂脊、戗脊,最后安装吻兽。正脊及吻兽均为琉璃砌筑,砌筑时采用青灰,将缝隙花纹对好后,用麻刀灰勾缝打点,并将表面擦拭干净,脊的两端挂线按升起高度应柔和圆顺。各脊砌筑后,在脊筒内用木炭、白灰填实。 干搓瓦屋顶

干槎瓦屋所用的瓦料在规格上要求很严。因为它不象其它作法的底瓦垄之间有蛐蜒当,而是紧密无间。对每个建筑的干槎瓦所用底瓦筛选,使其所用底瓦规格一致。

两块老桩子瓦要大头朝下。放第二垄的两块瓦(不放枕头瓦)。先放一块大头朝下的(应架在第三垄和第一垄的第二块瓦的瓦翅上),再放一块小头朝下的(应盖住左边第一垄和第三垄的第一块)。在断面上每垄底瓦要做到第一块的尾部刚好能和第三块前端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俗称“三见面”做法,这样才能避免由瓦椤处渗水的情况出现。前后坡底瓦至脊部与每两垄底瓦间、当勾下呈人字形,覆扣板瓦各一块,俗称“鳖盖”,其目地在于将脊部底瓦的瓦椤扣严,即防水处理(原制)。 仰合瓦屋顶

屋檐部位板瓦做两层叠压法墁铺,两山由披水瓦向内分扣筒瓦两垄收边,边垄将披水瓦扣住1/2板瓦宽,披水瓦亦由上下两层组成,下层外沿宽于博风板6——7厘米,其上收回3——5厘米后再扣覆上层披水瓦,以利于博风板上沿防水。仰合瓦屋面中的底瓦搭压方式基本同干槎瓦,但在每两垄底瓦间需倒扣两层板瓦,上下层断面做台阶形,至檐部板瓦下扣压倒勾檐做成檐口。(见设计图)

另外,庙内东、西两侧建筑上的吻、兽、脊饰等存在有许多开裂、残缺的现状。

·山西古建?

对此,均视具体保存情况依对应成组的吻、兽式样进行制模、补配。在内贯穿铁桩结构的基础上用树脂粘接,外侧钉设铁扒锔进行补残加固,不可因局部微残而予以整块(个)更换重制,以有效保持文物原制。屋面工程中补配的所有新制瓦件,上架前夕,应于青灰水中浸泡从而堵塞砂眼,提高瓦件的密实度。各建筑屋面脊饰如跑狮、奔马、挂尖吞口、刹楼、角神、牵神及各脊砌筑手法、形制,必须严格按原制补配、操作,不得依“则例”等相关形制做雷同处理,即保持原有风格、原有手法。

2.地面工程

2.地面铺墁方法

a、去除杂砖、残损砖及其它后加物;

b、据图所示在四角下槛墙或每个建筑专设的“中墩子”上标出趟数、块数、分部高程线;

c、加固修整垫层、三:七灰夯实一步;

d、对方砖进行砍制、磨面加工。砖肋加工时,互成直角的四个肋的“包灰”尺寸为2毫米。缺棱掉角、过火及砂眼过大者禁止使用;

e、方砖预摆:按计算好的砖的趟数和块数,中间一趟位于正中,“破活”必须“找”到两端或角部,门口附近必须全为整砖;

f、砖摆无误后,以掺灰泥坐底,肋挂青灰墁砖、按线稳好,胶锤砸实令上面

平整,灰浆饱满、灰缝守严,并即时对地面进行清扫至净,再视局部微存的残缺或砂眼进行砖药打点齐整。地面墁砖期间,注意成品的保护,杜绝在灰浆初凝期间行人踩踏,防止出现地面不平的质量事故。


古建筑修缮设计方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练习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