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
四、砖、石拱券修缮方法
·山西古建?
四、石拱券的加固举例
施工中临时对河流进行改道,然后围堰抽水,清理淤泥。 支搭木质拱券胎脚手架,将石拱券撑牢。
拆除桥面柏油层,编号拆除栏板、望柱及券石内回填料等。拆除中要做到均匀对称分层拆,一层一层对称拆,防止拱券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坍塌。
各拱券保持现状,不予拆除,但对各拱券内的内券石视其风化程度及残缺、碎裂的内券石进行放样,抽换,其材质、形制保持原制。
拱券砌筑桥面铺墁做法及依据如下:
对河流进行临时改道,然后围堰抽水,清理桥身两侧及拱券内垃圾、淤泥;铲除桥面后人铺设的柏油层;编号拆卸、整理原石雕勾栏、望柱;对拆卸下的石碑碣予以整理存放。
拱券内支搭木质脚手架,架杆为Ф250mm的落叶松;分层拆卸撞券石及桥身内背里石;各拱券不予拆除。撞券石拆卸要做到均匀对称分层拆,一层一层对称拆,防止拱券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坍塌。石构件拆卸后要编号存放。
清理内券石缝隙内石渣、残灰块,并用清水冲洗。对内券石及券脸石等进行逐块检查,风化严重的按原材质予以补配。
调整各块内券石位置及灰缝后,用灰膏(掺入适量麻刀)对内券石灰缝进行索口处理。
内券石灰缝内用厚10mm的生铁片进行背塞处理,然后用生白灰(掺入适量水
泥)一次性灌浆,隔时溜灌三次,以防止灰浆内水份的蒸发、灰缝的收缩。用于背塞的生铁片不得取出。券脸石按由北向南第三孔的券脸石补配。
分层砌筑撞券石及背里石,要做到均匀对称分层砌,一层一层对称砌,从而保证拱券均匀受力。
残缺的戏水兽依据北侧第一孔东侧戏水兽形制补配。
仰天石砌筑中要认真复合桥面弧度,每孔伏券石上皮到仰天石上皮的高度为820mm,边孔起拱高度低于中孔高度620mm。
原物、原位安装勾栏、望柱。施工时,打捞上的部分原石雕勾栏及望柱视具体情况予以安装,残缺严重的进行复制。缺失的勾栏、望柱依据北端东侧勾栏、望柱形制或打捞上的石构件形制予以补配。
桥面根据北侧东端的原桥面石规格及铺墁方式重墁桥面。残缺严重的予以补配。
·山西古建?
施工注意事项:
彻底清除桥下淤泥、垃圾,打捞清理出的原桥上石构件进行整理,最大可能的利用原构件。轻微残裂的予以粘接、加固后原物使用;残裂严重的予以复制,并将残裂严重的石构件妥善保存,以便为后人研究古桥历史及形制提供可靠的实物依据。
拱券及背里砌筑时,灰浆要饱满。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隔时砌筑,以保证桥身整体稳定性。
桥底片石铺墁情况待维修时清淤后做针对性的处理、加固。
本次修缮中在确保桥身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构件,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桥的原真性。
·山西古建?
五、基础部分
1.一般基础加固。
2.挤密桩基础加固。 3.高台建筑基础加固。 4.临水建筑传统打木桩。
·山西古建?
1.一般基础加固
柱基础加固:在每根檐柱位置依砖缝拆除墙体各宽1米(保留檐墙基础),拆除石柱后,视其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柱基加固。
换填法加固基础:与东南角柱现状相同的基础加固采用“换填法”即去除原碎裂的础石及软弱土层。基础开挖的平面尺寸为70cm×70cm,由台明地面向下挖深97cm:由下而上依次为三七灰土(粘土层)夯实厚12cm与碎砖层(泼灰浆灌注)厚8cm循环向上夯筑总厚72cm,再上为础石(厚25cm),采用灰土与碎砖层循环向上夯筑的方法是缘于雷音殿地处山腰间的一个平台,相对气温较低,院内排水虽然有专设的排水道,但夏季暴雨和冬季积雪(冰)对地基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在灰土层之间铺砌碎砖并用泼灰浆灌注可以有效防止渗水及冻融破坏,通过现场勘探可知基础下挖深至97cm已满足了当地冻结深度的要求。
2.灰土挤密桩加固
灰土挤密桩加固基础:重夯基础势必全部破坏原基础并且夯实过程中的震动力定会影响与柱子相邻的墙体,这种处理方法是不得以时才进行的。为此,雷音殿柱基础除东南角与西南角两根角柱以外的全部柱基均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加固:拆除柱子、础石后,清除已松解的土层。用洛阳铲在灰土上下挖成孔,孔径10cm、
孔深1米,每个基础上的灰桩排列为两行三列共计六个,桩孔中距22cm。在
孔中灌入新鲜生石灰(粒径3—5mm)与粘土拌和成的灰土(比例为7:3),灰土干容重须达到1.55g/㎝3,随拌随用、随灌随捣令其严实。之后,在其上用泼灰浆砌片石一层,再安放础石、檐柱。
桩孔内生石灰的吸水膨胀、发热、以及离子交换作用使桩间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孔隙比减小、灰土挤密和桩柱体硬化。桩柱与桩间土共同承担柱额及其上荷重,成为一种复合地基。
柱基础挤密桩加固举例:
拆卸角柱及础石。去除角柱基础上的松动土,施行灰土挤密桩加固柱基:人工洛阳铲成孔,孔径15cm、深度150cm、桩距25 cm——30cm。填充材料为三七灰土,木把铁杵分层夯实。对四角础石依据原规格重新制安。为了不影响壁画的安全,仅将前檐平柱柱身外侧的条砖墙体进行拆除,平柱抬高6cm至原位、校正侧脚后,对柱基础进行侧桩的挤密加固,灰土桩倾斜角度为70度。之后按原制回砌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