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TrackingAreaId(跟踪区码标识) 该参数为跟踪区域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跟踪区域
TAC(Tracking Area Code)是一个跟踪区域码,用于核心网界定寻呼消息的发送范围,一个跟踪区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
1.3、 时间/时钟
1.3.1、设置时区
SET TIME ZONE
Note:
此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当地所在国家的运营商沟通。是否遵从夏令时。
1.3.2、设置时间源
Note: 基站经常使用NTP和GPS作为外部时钟源,工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设定。 如果设置为“NTP”方式则需要增加NTP客户端信息(ADD NTPC) 如果设置为“GPS”则需要添加GPS信息(ADD GPS)
1. 网元支持的最大NTP客户端配置数为4。
2. 增加NTP客户端后,默认是备用状态,需要使用SET MASTERNTPS设置主用NTP客
户端。
3. 若配置了OMCH(远端维护通道),NTP客户端将以OMCH的本端IP地址与NTP服
务器通信。
4. 若没有配置OMCH,NTP客户端自动查找基站上已配置的近端维护IP与NTP服务器
通信。
1.3.3、设置时钟
Note:“时钟工作模式/MODE” 该参数表示参考时钟源的工作模式,手动模式表示用户手动指定某一路参考时钟源,自动模式表示系统根据参考时钟源的优先级和可用状态自动选择参考时钟源,自振模式表示系统工作于自由振荡状态,不跟踪任何参考时钟源。 推荐使用AUTO模式,如果需要MANUAL模式的话,就需要选择可用的时钟源
1.3.4、修改TDD资源模式开关
该命令用于修改不用时钟的场景下激活小区开关。TDD制式小区支持该开关功能。
ClkResExcludeSwitch / 无时钟小区激活开关:该参数表示TDD小区强制激活开关。开关为开时,TDD小区激活不依赖时钟状态。开关为关时,TDD小区在时钟异常时不能激活。 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该参数打开有利于避免下行TCP ACK流量突发。
1.3.5、添加GPS
Note:
“馈线类型”:一般选择同轴电缆。 “馈线长度”:该参数表示GPS馈线长度。根据GPS馈线长度算出馈线时延值,提高时钟精度。当馈线长度超过20米的时候会影响精度。20米以内可以不选择馈线类型,默认为同轴电缆,馈线长度默认为0m。超过20米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GPS工作模式”需要根据相应的定位系统进行选择。 参考时钟源优先级,参数取值为1表示该参考时钟源优先级最高,参数取值为4表示该参考时钟源优先级最低。
2、 传输数据
2.1、端口属性及IP地址
2.1.1、设置端口属性
SET ETHPORT
Note:
“端口属性/PA” 。该参数表示以太网端口的光电属性,系统启动时,如果端口属性默认为自动检测,则系统首先将以太网端口与电口绑定。
the Port Attribute, MTU, Speed, Duplex应该同客户协商一致. 关于端口属性问题:
1. 本端与对端设置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必须相同,否则可能无法协商成功,最好两端都
做非协商的相同固定配置;
2. 基板的GE电口速率仅支持AUTO自协商模式设置1000M,不支持用户设置为1000M。
另外当使用电模块时,与电模块对接的电口模式建议配置为自协商模式,不建议配置为非自协商模式。
3. 基板的GE光口速率选择为AUTO时,表示1000M自协商模式;当GE光口速率选择
为1000M时,表示1000M强制模式;
4. 当设置速率、双工模式为自协商时,端口根据另一端设备的速率和双工模式,自动
调节其速率以工作在最优能力下,即线路两端都支持的最快速率和双工模式,正常情况需要5秒左右协商成功。
5. 如果一端是自协商模式,另外一端是非自协商模式,自协商的一端可能协商出半双
工模式,此时链路激活,可能出现丢包,闪断等问题,最终影响工作性能。
6. 本端强制时无法探测对端配置模式,如需确认对端配置模式,可将本端设置为自协
商模式进行探测,探测完毕,恢复原来的配置。
7. 本端以太网电口设置速率和双工模式都为自协商,对端设为固定速率和全双工,则
本端有可能协商出半双工,此时本端会强制改为全双工。如果接下来通过设置对端导致本端未激活,则会再恢复到自协商。
8. 当端口属性选择自动检测时,端口大约需要1分钟才能激活。如果修改对端设备的
光口属性,需要在对端设备上执行关闭、打开光口的操作,或者插拔光纤,以确保本端光口的端口状态出现未激活触发自动检测功能。
9. 从单板背板发出的报文(不包括单板转发的报文)按1500字节进行分片。
10. 设备对接时对端设备接口的MTU配置应不超过本板以太端口的最大MTU可生效值。 关于最大传输单元问题:
MTU / 最大传输单元:该参数表示以太网端口的最大传输单元,标识该端口的IP报文(包括IP头)的最大长度。
UMPT板、LMPT板和UTRPc板MTU支持范围为46~1800; WMPT板、UQEC板和UEOC板MTU支持范围为46~1500;
用户设置的MTU超过单板支持的最大值时,按单板支持的最大MTU值生效。MTU推荐设置在776以上,小于776将导致DHCP等广播报文无法正常收发。当以太网端口加入以太网链路聚合组后,该参数失效。实际最大传输单元由以太网链路聚合组中设定值确定。
2.1.2、添加端口IP
Add devip
Note:
当设备IP地址中的SN为6~7时,子板类型可选BASE_BOARD,端口类型:参数可选ETH、ETHTRK、LOOPINT。
IP地址需要同客户协商规划,需要协商的包括:控制面IP、用户面IP和OMIP
2.2、路由信息
2.2.1、增加传输资源组-
ADD RSCG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