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设置传输资源组算法
SET RSCGRPALG
在执行该命令前,需先配置相应的传输资源组对象。
当IP Path端口类型为环回接口时,不建议在默认传输资源组上配置关联流控
2.3、S1/X2 链路信息
2.3.1、Link方式配置S1口
可选 ADD RSCGRP,添加传输资源组方便进行用户面资源管理。 (A)
ADD IPPATH,添加S1接口IP Path建立用户面数据传输链路。 ADD ENODEBPATH,添加S1类型的IP Path。 (B)
ADD SCTPLNK,添加S1接口SCTP链路建立用户信令面数据传输链路。 ADD CPBEARER,用于添加S1控制面承载。
ADD S1INTERFACE,添加S1接口,建立eNodeB和核心网(S-GW/MME)之间的接口。
Note:该命令为IP Path的L制式映射(ENODEBPATH):配置IPPATH的应用属性(做S1用还是X2用,另外也绑定了具体用在哪个S1接口或者哪个X2接口)。 相当于eRAN3.0版本ADD IPPATH中的邻节点标识和应用类型。 Note:该命令为IP Path的L制式映射(ENODEBPATH):配置IPPATH的应用属性(做S1用还是X2用,另外绑定了具体用在哪个S1接口或者哪个X2接口)。
eNodeBPath为必配项,如果不配置可能引起UE无法入网,X2业务面切换失败,IPPATH故障后无告警上报问题。
在配置IPPATH的场景下,LTE的数据流如果需要使用IPPM流控,则必须配置eNodeBPath
Note: the first local IP 是基站本端控制面IP, the first peer IP是MME侧IP. 本端和对端SCTP端口号需要和MME协商好,并且eNodeB和MME均要配置SCTPLINK的本端信息和对端信息。
CP :Control Plane;【3GPP】 SCTP6:SCTP IPv6 【研发】
SAAL :Signaling ATM Adaptation Layer;ATM信令适配层;保证对端之间的信令在PVC上传输的可靠性。【 3GPP 】 BEARTYPE / 承载链路类型:该参数表示CP承载的链路类型,NodeB尚不支持SCTP6,eNodeB尚不支持SAAL。
FLAG / 主备标识:该参数表示CP承载的传输通道主备标志。 控制模式:该参数表示S1接口的控制模式,用于定义用户和SON功能对该MO的控制策略。当该参数设置为MANUAL_MODE时,用户可以操作该对象,SON不能操作该对象;当该参数设置为AUTO_MODE时,SON和用户均可以操作该对象。
Note:用这条命令添加一个S1接口。S1接口SCTP链路号表示S1接口使用的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链路标识。不同的运营商对应不同的S1接口
2.3.2、Link方式配置X2口
可选-RSCGRP,添加传输资源组方便进行用户面资源管理。 (A)
ADD IPPATH,添加X2 接口IP Path建立用户面数据传输链路。 ADD ENODEBPATH,添加X2类型的IP Path。 (B)
ADD SCTPLNK,添加X2接口SCTP链路建立用户信令面数据传输链路。 ADD CPBEARER,添加X2控制面承载。
ADD X2INTERFACE,添加X2接口,建立eNodeB之间的接口
Note: 本端IP是eNodeB用户面IP,Peer IP是目标eNodeB用户面IP 变化点:
删除了eRAN3.0里面的邻节点标识和IPPATH通道的PING检测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