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来唱一唱“大树妈妈吧”! 9、分角色表演《大树妈妈》。 四、拓展歌曲
1、(大树妈妈歌曲为背景,音乐响起)师:我们在妈妈怀抱里享受着幸福,妈妈就像一棵大树,我们就像树上的小鸟,你想对大树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谢谢大树妈妈,是你保护了人类的朋友——小鸟!
师:你真是只懂事的小鸟,请接受大树妈妈送给你的小树叶,把你的话写下来贴在这棵大树上好吗? 生:我愿做片小树叶,陪伴在大树身边。 ??
师:让我们把祝福用歌声传递大树妈妈吧!唱《大树妈妈》。
课堂小结:通过这次郊游,老师感受到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得更美丽。
第一课 春天来了: 郊游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郊游》是一首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描写的是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准备分析,我体会到编者试图在一个师生共同合作、互动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创造、表现和发挥个人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空间,这是一个新的教学形式。所以,我决定去尝试。也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教。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优美、真挚的声音歌唱。
(2)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3、重难点的确定及分析
重点:音乐教学的过程,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和感悟音乐的内容。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表现、创造、发挥的空间是本课的难点。 4.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科教。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学段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是他们的主要特征,针对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可能的选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情景导入法,示范法,谈话法等),同时我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的郊外景色,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气氛,把他们带入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同时,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导出本课歌词,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唱歌曲、体会情趣 1、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受,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景中,唤起他们学唱新歌的欲望。
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2、学习歌曲,难点教唱
首先对学生的哼唱表示鼓励、赞扬,树立学生自信心,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然后,带领学生随琴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难点,即一字多音的音准问题。 难点学习: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将难点部分的歌词及旋律线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用反复教唱和画旋律线相结合的方法对难点部分进行学习。
3、歌曲处理
教师设疑:“大家想一想,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呢?”学生通过讨论、
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并且由教师找出一两名学生进行示范唱,加深情感体验。
4、全班完整地歌唱全曲 设计这一环节,我有两个目的:
(1)歌曲学习的总结。完整的、准确的演唱歌曲,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 (2)创编表演做过渡。 (三)音乐活动 即兴创编
本环节,我运用课件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鼓励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即兴的创编表演。教师应做好组织工作,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开放的空间,使活动愉快、有序的进行。
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游戏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以上这些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和安排。当然,措施付出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还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一课 春天来了: 郊游 说课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郊游》:
在《郊游》的整个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核心,重视个性发展,张扬相互间合作,推动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本课歌曲音乐风格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的情感的设计理念,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说说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郊游》是二年级四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唱歌课,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台湾儿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三部分构成。一、三部分完全相同,显得朝气蓬勃;第二乐句因演唱景色变得柔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情绪上显得抒情一些,全曲表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春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为学生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歌曲《郊游》,指导学生用优美、真挚的声音歌唱。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增进学生对春天的了解与热爱,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3、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教学的过程,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
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郊游》这首歌曲,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帮助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快乐表现中学习音乐技能。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将精心组织开放而有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充分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用听唱法与视听法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更好的演唱歌曲学习歌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在看、唱、学、(跳)创作等教学活动中,领略歌曲之美,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 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美丽的春天景色,营造了欢快、活泼、的学习气氛,把他们带入轻松跳跃,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同时,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导出本课歌词,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件:背景音乐:歌曲《滴哩滴哩》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歌曲很欢快、很活泼。 生:我觉得很轻松、跳跃。
生:我听到了“春天在那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师: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绿绿的小草。 生:我看见红红的花。 生:我看见小鸟在唱歌。??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在这美丽的季节,你们想干什么?有什么打算? 生:我们想到郊外去郊游。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郊游》,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体会一下小朋友郊游的心情。 听完歌曲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总结出歌曲欢快、跳跃的特点。我这样设计的理念是用简单形象化的
方法,一步步推进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2、发声练习
教师弹琴学唱歌谱,用歌曲中较为典型的一句旋律作为发声练习: 2/4 |
(可以用“la”或者“li”或者其他来练声),然后老师弹琴学生唱一遍谱子。 3、学唱歌词。
(1)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愉快的按节奏朗读一下歌词。 (2)采用教唱法逐句教唱歌词。 4、解决重点难点:
(1)首先对学生的演唱表示鼓励、赞扬,树立学生自信心,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然后,带领学生随琴学唱歌曲,找出难点即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即 这一句,前八分后十六的节奏,和一个三度的音程这里比较难唱。
(2)难点学习: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将难点部分的歌词及节奏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用打节奏和反复教唱相结合的方法对难点部分进行学习。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完整的演唱一遍。强调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6、巩固检查并进行歌曲表演。
(1)可以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进行检查:如男女生独唱、分小组演唱、领唱、齐唱等。
(2)歌曲表演《郊游》: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意。学生分小组展示,教师指导并评价鼓励。这也是学生进行表现协作的过程。
7、拓展活动:
春天是是令人陶醉的季节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人们除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还用了其他的形式来歌颂春天。古今中外有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对春天作过不同的描述,你能把知道的告诉大家吗?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我会背古诗《春风》
师: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诗人对春的感觉。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模仿古人念书时摇头晃脑的神态作夸张表演古诗《春风》。 师:诗人在室内听到了春天的那些声音?
生:诗人听到了鸟啼声;他听到了沙沙的春雨声;他听到了春风的脚步。
师小结:诗人把他听到的\春天的声音\写得太美了,那鸟声、那风声、那静静的春夜、那沙沙的雨声让人想起如烟似梦般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