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3.6
要的所有信息,建立“一方采集、多方响应”的关联对比制度,推进网格化平台与职能部门信息融合。
同时,在为民服务上,依托基层网格化服务团队,采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呼叫中心、短信、移动终端、互联网等技术方法与互动模式,通过网格化服务团队的走访式服务,结合网络信息平台的信息化优势,并整合政府、党团组织、工会等公共服务资源和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服务资源,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并达到“全天候、全方位、全程跟踪监督”的服务效果。
3.3、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以社会管理为主线的系统建设,有助于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社会管理部门和成员单位对社会管理的更高要求,实现“基础信息网上录入、办事服务网上管理、工作过程网上监督、责任目标网上考核”四大能力。
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是促进社会管理部门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的需要。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或缺的管理系统,是统一和衔接成员单位业务处理的平台,是实现社会管理部门之间工作的重要桥梁。在社会管理部门各成员部门之间逐步建立和完善数据统一、互为补充、相互共享且能实施更新的系统,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
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是加强政府对管理社会人员与服务社会人员的需要。通过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将有
26
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3.6
助于加强对社会人员的监管,强化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各政法成员部门信息化水平,稳步推进党政机构的联结办公,不断增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及带领社会组织深入参与社会管理工作。
社会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是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建立长效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服务的科学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的新思路,对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管理效能的发挥,能够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具体体现以下七个方面:
1、有利于社会管理服务基础信息资料的共享,增强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
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为社会管理服务部门提供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更新机制,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的基础数据及时更新,保持一致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社会管理服务基础信息资料的共享,增强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
2、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工作质量,提高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能力。
形成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系统与社会管理服务业务系统对接,百姓反映的事件快速的流通到相关职能部门,相关部门处理时,事件的受理人知道事件的进展,保持事件的跟踪。领导通过统一平台统计分析出社会的稳定性,从而做出有效决策。
3、有利于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实施。
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高效、科技型的服务政府。
4、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27
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3.6
通过社会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大部分事件通过系统统一处理,减少了从群众到村(社区)、村(社区)到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到区的沟通成本。
5、有利于加强政府决策的准确率,减少人力成本。
通过系统统计分析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原因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管理措施,集中人力、物力施政,避免公共服务资源浪费。
6、有利于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使用率。
社会管理服务系统的基础信息可以充分共享,减少其它社会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的系统建设,避免各部门投入经费重复建设类似系统,降低工作成本,为国家财政节省了开支;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广大用户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
7、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信息系统快速解决群众诉求,把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将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
28
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3.6
第4章 项目需求分析
4.1、 组织结构的需求分析
根据XX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要求与实际情况,一是组建XX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二是各相关部门通过系统对接与业务协同,再造工作流程,使社会管理和服务由多层逐级管理变为社区网格、市直部门、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扁平式”联动操作;三是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组织体系。在乡镇街办层面,整合街办管理社会事务的相关科室的职能和人员,设立街办网格化管理中心,负责辖区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工作;在社区(村)层面分别设立社区(村)便民服务站、网格管理站,形成以便民服务与网格管理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XX市网格化社会管理工程实施要求,设计“集中调度、统一指挥,三级考评(市、区县、乡镇(街道))、五级网络(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的管理模式:
1、XX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对全市网格的综合管理和协调服务,对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的运行情况监督检查,集中调度、统一指挥。
2、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考评:通过该平台考核体系,可实现对市直各部门、区县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案卷处理情况进行考评。
29
社会综治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3.6
3、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五级网络建设:通过建设专网,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之间的连接,并建立责任网络体系。
4.2、 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网络建设由“XX信息网”统一规划建设,针对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综合平台的应用功能需求,应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建设,并符合XX市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1)网络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满足用户对应用和带宽的基本需要,并保留一定的余量供扩展使用,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网络应提供丰富的接口形式,以满足各个分、子系统及外 部其他系统的接入。
(2)有线网络建设应保证各级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与专业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网络带宽不少于2M,个别数据流较大的专业部门带宽不少于10M;中心机房连接到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有线网络带宽不少于100M。
(3)无线网络采用“XX信息网”工程的无线宽带网络,要求保证无线终端能够连通中心机房,能够实时进行联机办公、数据采集的相关工作,网络带宽要求不少于128K。
(4)由于系统中运行的数据对安全可靠性有很高要求,所以应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和网络运行保障支持体系。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