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

2019-01-26 12:34

电科10《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参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r,调节时间ts等反映出系统的( )

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平稳性 2.根据给定值信号的特征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 )

A.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B. 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C. 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 D.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3.系统的传递函数( )

A.与输入信号有关 B.与输出信号有关

C.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

D.既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也与输入信号有关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A.当时间常数T较大时有超调 B.当时间常数T较小时有超调 C.有超调 D.无超调 5.随动系统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抛物线函数和( )

A.脉冲函数 B.阶跃函数 C.斜坡函数 D.正弦函数 6.确定系统闭环根轨迹的充要条件是( )

A.根轨迹的模方程 B.根轨迹的相方程 C.根轨迹增益 D.根轨迹方程的阶次 7.正弦信号作用于线性系统所产生的频率响应是( ) A.输出响应的稳态分量 B.输出响应的暂态分量 C.输出响应的零输入分量 D.输出响应的零状态分量 8.Ⅱ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 )

A. -60(dB/dec) B. -40(dB/dec) C. -20(dB/dec) D.0(dB/dec)

9.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对应频率?为( )

10??,则其频率特性相位移()=-180时,?3(1?j?) A. 10(rad/s) B.3(rad/s) C.3(rad/s) D. 1(rad/s) 10. 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截止频率?c与校正后的截止频率?c′的关系,通常是

( ) A.?c =

?c′ B. ?c > ?c′ C. ?c <

?c′ D. ?c与 ?c′无关

11. 常用的比例、积分与微分控制规律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 ) A. PI B. PD C.ID D. PID 12. 伯德图中的高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 C.抗干扰能力 D.以上都不是 13.结构类似的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相比,最小相位系统一定满足 ( )A.两者幅频特性不同,相频特性也不同 B。两者幅频特性相同,相频特性也相同

C.两者幅频特性相同,且相频?(?)?(n?m)(90?) D.两者幅频特性相同,且相频?(?)?(n?m)(?90?) 14.系统的动态性能包括( )

A.稳定性、平稳性 B.平稳性、快速性 C. 快速性、稳定性 D.稳定性、准确性

15.开环传递函数G(S)=K(S?Z1)(S?P,其中P2>Z1>P1>0,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1)(S?P2)A.(-∞,-P2], [-Z1,-P1] B.???,?p2? C.??p1,??? D. [-Z1,-P1]16.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n保持不变时,( ) A.阻尼比?越大,系统调节时间ts越大

B.阻尼比?越大,系统调节时间ts越小 C.阻尼比?越大,系统调节时间ts不变

) D.阻尼比?越大,系统调节时间ts不定 17.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为( )

A.-180 B.0 C.-90 D.+90 18.Ⅰ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低频段斜率为( ) A.-40(dB/dec) B.-20(dB/dec) C.0(dB/dec) D.+20(dB/dec)

19.?从0变化到+ ∝时,一阶不稳定环节频率特性的幅相特性极坐标图为( ) A.半圆 B.椭圆 C.圆 D.双曲线 20.惯性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相位移?(?)在( )之间。 A.0 和 90 B.0 和 -90 C.0 和 180

?????????? D.0 和 -180

??

21.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若要求带宽增加a

S(TS?1)倍,相位裕量保持不变,则K 应变为( )

A. K/3a B.K/a C.aK D.2ak

22. 已知离散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则其输出采样信号的Z变换的表达式

C(z)为( )

A.

G(Z)R(Z)GR(Z)G(Z)R(Z)GR(Z) B。 C. D.

1?GH(Z)1?G(Z)H(Z)1?G(Z)H(Z)1?GH(Z)KZ(1?e-T )23. 某单位反馈采样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G(Z)=,则在单位斜坡-T(Z-1)(Z-e)输入下的稳态误差e (?)为( )

A. 0 B. ? C.1/K D. T/K

24. PI控制器中,积分时间常数Ti越小,使系统的( )

A.积分作用越强 B.减小振荡 C.过渡过程时间变长 D.稳态误差变大 25.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脉冲函数 B.阶跃函数 C.斜坡函数 D.正弦函数 26.采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是( )

A. 系统各变量的动态描述 B.系统的内部描述 C. 系统的外部描述 D.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描述 27.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 )系统。

A.线性、非线性 B.线性非时变 C.非线性定常 D.线性定常 28.对于一、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为正数的系统是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29.根轨迹法是利用( )在S平面上的分布,通过图解的方法求取( )的位置。 A.开环零、极点;闭环零点 B.开环零、极点;闭环极点 C.闭环零、极点;开环零点 D.闭环零、极点;开环极点 3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φ(ω)=( )

A.0 B.90 C.-90 D.-180 31.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 C.抗高频干扰能力 D..以上都不是

????K的单位脉冲响应是y (t) =( )

TS?1K?t/T?t/T?t/T?t/T A. K(1-e) B.t-T+Te C.e D.Ke

T32.一阶系统G(S)=

33.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ω)=

M(1)=( )

A. 22 B.2 C.42 D.34. 滞后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

A.圆 B.下半圆 C. 上半圆 D.45?弧线

4 , 当ω =1 rad/s, 其频率特性幅值 3(1?j?)2 435. 非线型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A.输入信号 B.初始条件

C.系统的结构、参数 D.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初始条件 36. 将图1所示非线性系统化简为非线性部分N和一个等效的线性部分G(S)相

串联的单回路系统,其中图1的( )系统符合G(S)=

G1(S)G2(S).

1?G1(S)

图1

37.实际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大部分是( )

A.一阶系统 B.二阶系统 C.低阶系统 D.高阶系统 38.如果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存在峰值,则阻尼比ξ的值为( )

A.0≤ξ≤0.707 B. 0<ξ<1 C.ξ>0.707 D.ξ>1 39.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40.系统的瞬态响应的基本特征取决于系统( )在S复平面上的位置

A.开环零点 B.开环极点 C.闭环零点 D.闭环极点 41.ω从0变化到+∞时,惯性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为( )

A.圆 B.椭圆 C.半圆 D.双曲线 42.给开环传递函数G(s)H(s)增加零点,作用是( )

A.根轨迹向右半S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差 B.根轨迹向左半S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差 C.根轨迹向右半S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好 D.根轨迹向左半S平面推移,稳定性变好 43.利用奈奎斯特图可以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 )

A.稳态性能 B.稳态和动态性能 C.动态性能 D.抗扰性能 44.滞后校正装置的最大滞后相位趋近( )


自控原理复习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ICU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