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业务操作指南(3)

2019-01-26 19:53

特殊关注:

(一)获取项目概预算资料、工程造价审计资料、建造合同,比较、分析有关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资料与实际支出是否能够相互印证。

(二)审核支付给个人的拆迁补偿款、拆迁(回迁)合同和签收花名册或签收凭证是否一一对应,并与相关账目核对。

(三)审核支付给单位的征地及拆迁补偿费用,应取得合同协议、付款合法凭证。

(四)鉴证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鉴证表》。

第二十五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鉴证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应特殊关注:

(一)获取项目概预算资料、决算报告、工程造价审计资料、建造合同,比较、分析有关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资料与实际支出是否能够相互印证。

(二)对计入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的期间费用,应要求被鉴证人按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对未进行更正的应做纳税调整处理。

(三)按照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分配计算各清算项目应承担的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

(四)鉴证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有关鉴证表:《前期工程费鉴证表》,《基础设施费鉴证表》。

第二十六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鉴证建筑安装工程费,应特殊关注:

(一)获取项目概预算资料、决算报告、工程造价审计资料、工程结算报告、建造合同、施工许可、施工费用正式发票、施工费用款支付凭证,比较、分析有关建筑安装工程费资料与实际支出是否能够相互印证。

(二)对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期间费用,应要求被鉴证人按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对未进行更正的应做纳税调整处理。

(三)收取建安费用的施工单位,应是施工许可证记载的中标施工企业。对实际发生的建安费用,应有施工许可、建安合同、施工费用正式发票、施工费用款支付凭证等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真实发生。对向非中标施工企业支付的施工费用,应取得该项费用实际发生的合理性证据,对不能证明其合理性的不得计入扣除项目。

(四)按照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分配计算各清算项目应承担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五)鉴证建筑安装工程费,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鉴证表》。

第二十七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鉴证公共配套设施费,应特殊

11

关注:

(一)对于纳税人预提的开发成本,“公共配套设施费”等,在项目结算后,成本部分结转的科目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本多提的情况存在。

(二)对计入公共配套设施费的期间费用,应要求被鉴证人按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对未进行更正的应做纳税调整处理。

(三)公共配套设备费的分摊,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认分摊方法。如属于全体业主共有或者无偿移交给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公共配套设施费,按照可售面积分摊各期、各项目应负担的成本。如只是部分归全体业主共有或部分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不可售建筑面积就应按比例分摊配套设施费,可售建筑面积只负担部分配套设备费。

(四)鉴证公共配套设施费,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公共配套设施费鉴证表》。

第二十八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鉴证开发间接费用,应特殊关注:

(一)获取项目概预算资料、决算报告、工程造价审计资料、会计核算资料,比较、分析有关开发间接费用资料与实际支出是否能够相互印证。

(二)对计入开发间接费用的期间费用,应要求被鉴证人按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对未进行更正的应做纳税调整处理。鉴证时应区分单项开发与成片分期开发,恰当选择开发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划分标准。

(三)按照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分配计算各清算项目应承担的开发间接费用。

(四)鉴证开发间接费用,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开发间接费用鉴证表》。

第二十九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鉴证利息支出,应特殊关注: (一)对利息支出应区分据实扣除和按率计算扣除两种情况进行鉴证。 (二)对于据实扣除的利息支出,要鉴证利息支出按清算项目计算分摊情况,要求纳税人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据,审查所贷款项是否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

(三)对于按率计算扣除的,要关注计算基数,只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不包括开发费用。

(四)发现已计入扣除项目的不允许扣除的借款费用,应进行纳税调整。 1、利用闲臵专项借款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是否冲减利息支出; 2、超过贷款期限和挪用贷款的罚息是否扣除;

3、是否剔除借款手续费、咨询费、顾问费等利息支出以外的费用。 (五)鉴证利息支出,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利息支出鉴证表》。 第三十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鉴证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应特殊关注:

12

(一)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的确认范围和确认时间。

(二)准予扣除的税金是指在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三)缴纳的印花税列入管理费用,不属于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土地增值税扣除范围。

(四)对于地方政府规定的,在销售环节缴纳的费用或基金,应允许记入土地成本。

(五)鉴证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鉴证表》。

第三十一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鉴证加计扣除项目,应特殊关注:

(一)允许加计扣除的范围

1、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以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计算的金额之和,按税务机关规定的加计扣除标准计算扣除;

2、对于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仅进行土地开发(如\三通一平\等),不建造房屋即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审核是否按税收规定计算扣除项目金额,是否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地价款和开发土地的成本之和计算加计扣除。

(二)不允许加计扣除的范围

1、代收费用、期间费用不允许计入扣除基数;

2、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即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不允许加计扣除; 3、对于取得了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后,未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改良或开发即再行转让的,不允许加计扣除。

(三)鉴证加计扣除项目,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其他扣除项目鉴证表》。

第三十二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鉴证成片受让土地分期开发项目,应特殊关注:

(一)成片受让土地分期开发的扣除项目不能够直接认定的,审核当期扣除项目分配标准和口径是否一致,应考虑按照下列方法合理分摊:

1、将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房地产开发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国家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按照清算单位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或按照清算单位实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

2、公共配套设备费的分摊,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认分摊方法。如属于全体业主共有或者无偿移交给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公共配套设施费,按照可售面积分摊各期、各项目应负担的成本。如只是部分归全体

13

业主共有或部分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不可售建筑面积就应按比例分摊配套设施费,可售建筑面积只负担部分配套设备费。

(二)鉴证成片受让土地分期开发项目,应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成片受让土地分期开发项目成本鉴证表》。

第四节 应纳税额鉴证

第三十三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九条的规定鉴证应纳税额,应特殊关注: (一)税额验算。审核计算过程,验算增值额、增值率、应纳税额。 (二)不征税项目和免征项目的确认。审核在税款计算与缴纳环节对不征税项目和免征项目的划分情况,避免把不征税或免税项目做为征税项目对待,避免把已停止免征的项目继续按免税项目对待。

(三)鉴证普通住宅征免情况,应依据土地增值税鉴证的评价标准,验算免税额,验证普通标准住宅核算。

(四)鉴证预征税款,清算环节已缴税款,确认应补或应退税款金额。 (五)被鉴证单位开发项目包含多个清算单位的,应查实清算申报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多个清算单位分别申报。纳税人如果在规定的申报期内转让两个或两个以上计税单位的房地产,对每个计税单位应分别填写一份申报表;

2、普通标准住宅与其他项目分别申报。纳税人如果既从事普通标准住宅开发又进行其他房地产开发的,应分别填写纳税申报表(一)。

(六)鉴证应纳税额,应填制填制工作底稿(范本)中的有关鉴证表:《土地增值税缴款情况鉴证表》,《增值额及增值率鉴证表》,《土地增值税款计算表》。

第三章 清算鉴证业务证据

第三十四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三十条规定的程序,应对收集的鉴证材料进行分析、研究、鉴别,评价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充分性。

审查判断所收集鉴证材料与鉴证事项的客观联系,审查的内容包括:鉴证材料的来源、内容、各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对个别鉴证材料进行审查判断,应去伪存真确认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应审查其与鉴证事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确定与鉴证事项的关联性和实际的证明作用。

(二)对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业务的全部鉴证材料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应分析研究、推理判断各材料之间、鉴证材料与鉴证事项事实之间的联系,确认所收集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所证明的鉴证事项是否协调一致,对事实能否作出唯一、正确的结论。

(三)支持鉴证结论的有关证据,应符合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证明标准。

第三十五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鉴证人在调查被鉴证人的下

14

列情况时,应当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取得有关鉴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工商注册登记情况(如股权或者实收资本重大变动情况)、组织代码登记验证情况、税务登记情况、土地增值税清算(预缴)申报纳税情况及完税凭证、税务检查及整改情况、银行开户情况、对外投资情况以及房管部门免费公开的信息等。

(二)财务会计制度情况调查,包括所执行的会计制度、确定的具体会计规定、各类财务报告、年度企业会计政策变动情况及说明、接受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或者审计的结果及其整改情况等。

(三)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情况调查,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第三十六条 根据指导意见第三十二条的规定,鉴证项目前期管理情况时,应当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取得有关鉴证材料:

(一)确认征税范围的有关资料: 1.《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复印件;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4.《销售许可证》复印件; 5.《建设工程开工证》复印件; 6.《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二)确认清算单位的有关资料: 1.项目竣工清算报表;

2.税务机关出具的普通住宅的确认文件; 3.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 4.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5.房屋土地管理局测绘面积报告书; 6.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情况明细表; 7.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情况明细表(附表); 8.已完工开发项目成本表; 9.清算项目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确认清算条件的有关资料: 1.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合同;

2.清算项目的预算、概算书、项目工程合同结算单;

3.纳税人申请注销税务登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应提交注销税务登记的有关手续,作为确认应进行清算的依据;

4.销售商品房有关证明资料,以商品房购销合同统计表并加盖公章的形式,

15


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业务操作指南(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7-2022年中国工艺美术品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