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行人跨越地点缺过桥,机头机尾未装防护装置,检查中发现有1处不合格,16 处罚队组、队长、书记、分管副队长、维护人 胶带机机头架机尾、架无开焊和变形,中间架完整平直无开焊。检查中发现1处不符17 合规定要求,处罚队组、队长、书记、分管副队长、维护人 清扫器不能正常使用、胶带机托辊不全或不合格,检查中按每短缺1组或清扫器不能18 正常使用处,处罚队组队组、队长、书记、分管副队长、维护人 19 机房、硐室、胶带机头无消防器材、消防器材不全或不合格,处罚队组、队长、书记 500 50至100 500 50至100 500 50至100 2000 100至300 设备缺油、少油、油质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减速器漏油严重,处罚队组队组、队长、书20 记、分管副队长、维护人 2000 100至200
矿井运输设备、设施
安装标准
运 输 区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 录
一、小绞车安装标准 二、无极绳绞车安装标准 三、小绞车硐室标准
四、绞车钢丝绳钩头及护绳打设标准 五、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标准 六、采掘轨道安装质量标准 七、煤矿窄轨轨道质量标准 八、煤矿窄轨道岔质量标准 九、挡车设施安装标准
十、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安装标准 十一、强力胶带输送机安装标准
一、小绞车安装标准
1、大巷和采(盘)区用11.4KW绞车、25KW(包括25 KW)以上绞车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
2、顺槽用11.4 KW绞车:当巷道底板为硬岩时,可采用地锚或混凝土基础固定。采用地锚固定时,地锚杆体直径不得小于16mm,锚杆端头要有伞帽(伞帽直径≥35mm、厚度≥4 mm),材质为35#的碳素钢,锚杆的锚固深度不得小于1m,当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必须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
3、绞车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时,混凝土基础严格按绞车厂家提供的基础尺寸浇注;基础预埋地脚螺栓应垂直于机座,下部必须有勾形,地脚螺栓直径应以小于绞车机座固定眼直径2mm为标准尺寸,杆体埋入深度与混凝土基础厚度相差不得超过50mm;如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还必须在混凝土基础坑内打锚杆进行锚固。
4、稳固绞车的地锚或地脚螺栓露出部分应能拧双帽,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1-3个螺距;绞车各部所加防松垫圈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
5、使用期限在六个月以内的临时小绞车,可采用四压两戗木质压柱固定。四根压柱打在绞车前后部各两根,且垂直于顶板,戗柱打在绞车前部两侧,并前倾底板75°~80°,各柱下部均要支在绞车底座上,柱顶要有不小于100mm的柱窝(假顶除外)。压柱及戗柱的规格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80mm以上的优质木材,同时要打紧背牢。绞车的压柱、戗柱距轨道外沿距离不得小于0.5米。
6、小绞车安装应进硐室。硐室规格尺寸一般应为:长度不小于3米,宽度不小于2米,高度不小于1.8米;若因井下条件限制,绞车安装在巷道内时,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设备安装与安全距离的要求,空间不够时要进行扩帮处理。
7、绞车外缘与棚腿、碹墙和轨道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绞车外缘至支护或
碹墙之间最突出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4米,至轨道外缘最小距离不小于0.5米。
8、小绞车安装位置、方向应合理,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视线好,已固定的绞车如出绳方向不正,必须安设拔绳轮。
9、绞车钢丝绳应从滚筒的下方出绳;钢丝绳必须缠绕均匀,不得有松绳,缠绳量符合规定即缠绕钢丝绳最外一层距滚筒边缘不得小于所用绳径的2.5倍。
10、绞车钢丝绳绳头在滚筒上固定时,必须用特备的卡绳装置卡牢,严禁系在滚筒轴上。绳孔不得有锐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锐角。绞车钢丝绳松绳至终点,滚筒上余绳不得少于3圈,用以减轻固定处的张力。
11、绞车钢丝绳钩头必须使用套环,钩头固定套环采用绳卡固定时,绳卡规格必须和钢丝绳相匹配,其绳卡数量根据钢丝绳直径大小定(当钢丝绳直径≤18mm时,绳卡数量至少为3个;当钢丝绳直径>18~26mm时,绳卡数量至少为4个),绳卡间距为6~7倍钢丝绳直径,绳卡方向应一致,绳卡的U形环内上部为钢丝绳工作段,下部为尾段,紧固绳卡时须考虑每个绳卡的合理受力,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卡不得首先单独紧固,第一个绳卡应尽可能靠近套环,但必须保证绳卡的正确拧紧,不得损坏钢丝绳的外层钢丝;钩头固定套环采用插接时,插接长度应大于15倍钢丝绳直径,并且至少大于300mm。
12、斜巷使用的小绞车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2条规定加装保险绳。保险绳一端通过绳卡固定在主钩头后端不小于600mm处,绳卡的数量不少于3个,绳卡的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7倍,绳卡方向应一致,保险绳钩头的打结按照主钩头的标准制作;保险绳的直径应与牵引钢丝绳直径相同,长度为允许挂车总长度加1.5米。
13、小绞车信号必须声光兼备,双向对打与远方操作按钮一并固定在操作牌板上,操作牌板必须安设在绞车司机便于操作的位置(即绞车司机一只手不离闸把,另一只手能停车、
打信号)。斜坡下部车场信号必须设在安全躲避洞内(躲避洞长度不得小于1米,宽度不得小于1.2米,高度不得小于1.8米)。
14、在绞车提升的各斜(井)巷上、下车场、采区车场与中间巷口应安装与绞车联锁的声光语言报警装置。
15、运输平巷(坡度≤7‰)可以使用双向绞车,斜巷(坡度>7‰)严禁使用双向绞车;单向使用绞车为防止司机双向操作,护绳板上、下应都与绞车闸把拉杆及底座连接牢固。
16、小绞车旁应悬挂技术参数、管理牌板,牌板内容齐全,数据准确,字迹清楚。技术参数牌板内容为绞车编号、绞车型号、电机功率、钢丝绳直径、安装地点、坡度、坡长、维护人、使用单位、规定挂车数量、最大载重量。管理牌板内容为(1)司机持证上岗;(2)小绞车运行时必须设警戒;(3)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4)小绞车必须保持完好,信号灵敏、可靠;(5)严禁超拉挂车。
17、斜巷绞车道为避免绞车钢丝绳在轨枕与地板上拖行,应安装托绳轮,安装间距不得大于15米,托绳轮必须保持转动灵活。
18、斜巷下放物料时,严禁不带电开车。遇有一段平车场或仰坡段,严禁采用速度惯性冲坡,应重新安设一部绞车牵引。
二、无极绳绞车安装标准
1、无极绳绞车机头应安装在硐室内,并加装安全门上锁,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 同时要满足行人侧与绞车之间留有不小于700mm的人行安全通道,绞车与人行通道之间必须用防护栏隔离;绞车硐室内应保持整洁卫生,不积尘污, 并悬挂绞车司机制度牌板(包括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绞车技术性能参数及巷道参数牌板。
2、若因井下条件限制 ,绞车机头须安装在巷道内时,必须用防护栏隔离且安装地点的巷道宽度满足运输条件,满足机电设备安装要求。
3、无极绳绞车机头原则上不允许安装在斜坡的下车场巷道内,如因井下条件限制安装在斜坡的下车场巷道内时,绞车机头前必须有可靠的跑车防护措施。
4、无极绳绞车驱动装置的底盘、张紧装置、主压绳轮、尾轮,采用混凝土基础稳固。 5、混凝土基础严格按照绞车厂家提供的基础尺寸浇注,巷道底板为软岩或煤层时,必须在混凝土基础坑内打锚杆进行锚固。绞车的进出绳方向要与轨道中心线一致,张紧装置和尾轮的进出绳端必须与车场水平保持一致。
6、稳固绞车的地脚螺栓露出部分应能拧双帽,拧紧后螺栓头露出螺母1-3个螺距;绞车各部所加防松垫圈的规格、数量符合要求。
7、绞车电机控制开关、照明信号综保、泄漏通讯基地电台等电气设备应安装在机头硐室内,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电气设备安装通用技术标准》。
8、托绳轮的安装以钢丝绳不磨损轨枕为原则,一般不大于20米必须安设一托绳轮,巷道凸出点必须安设托绳轮。
9、巷道低凹处安设压绳轮,压绳轮的数量应根据巷道低凹程度和最大载重量确定;压绳轮安设要牢固可靠,必要时采用地锚(或制做混凝土底座)固定。
10、无极绳绞车尾轮必须安装牢固可靠,必须安设尾轮防护装置并有明确的警示标志。 11、无极绳绞车运输巷道、硐室及各联络巷口必须安设足够亮度的防爆照明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