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无极绳绞车机头、机尾及巷道各联络巷口处必须安设与绞车联动的声光语音警示信号,绞车运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推广梭车上安设声光警示信号装置。
13、在无极绳绞车牵引梭车上应设置有断绳插爪式防跑车装置,且灵敏可靠。 14、无极绳绞车轨道、道岔铺设质量必须达到优良品。
15、无极绳绞车钢丝绳过道岔处,必须达到既能减小对钢丝绳的磨损,又能保证道岔质量。积极探索无极绳过道岔新工艺,由于无极绳过道岔的特殊性,改造后曲轨部分的几何尺寸和强度要保证和加强。
16、在无极绳绞车机头、机尾车场安设能够防止未连接车辆滑入无极绳绞车巷的阻车器。 17、在无极绳绞车机头压绳轮前端,机尾尾轮前端适当位置安装能够防止车辆过位的阻车器。
18、无极绳绞车运行的倾斜井巷内,各种安全设施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安设。积极推广使用智能化跑车防护装置。
19、无极绳绞车钢丝绳中间接头进行插接时,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 20、倾斜巷道运输时,梭车必须加装保险绳,保险绳绳径不得小于15.5mm.
三、绞车硐室标准
1、绞车硐室尺寸:深5米,宽3米,高2.2米,硐室全部喷浆处理,底板进行硬化处理。 2、所有绞车全部使用混凝土基础固定,地脚螺栓必须拧双帽。
3、绞车所有按钮必须上3孔牌板,并用铁架固定放置在离绞车操作闸不大于1米处。 4操作牌板固定于绞车离合手把侧,便于司机操作的位置。
5硐室内所有电缆必须使用电缆钩吊挂整齐,做到横平竖直,操作牌板元件进线沿墙根从底板经钢管铺设。
6绞车牌板固定于绞车硐室后帮,如帮不平整必须使用水泥抹平,将牌板固定于墙帮中部距底板1.2米处。
7别绳轮使用混凝土基础固定,安装时轮中心与绞车滚筒中心线重合。
五、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标准
1、巷道倾角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 2、横梁及预埋件:
(1)每根横梁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距离地面高度一致;横梁与巷道中心线垂直;横梁安装应水平。
(2)横梁安装与巷道壁砌固应牢固,表面整齐,确保横梁负重不晃动、窜动。 (3) 机头地面安装预埋件高低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 3、机头部分:
(1)机头传动部分安装符合图纸要求:中心位误差不大于2mm;高低误差不大于2mm;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
(2)机头各部分完整无缺少零件,护罩齐全。各处表面及油漆面应色泽一致、美观、整洁。
(3)手动转动各部件灵活可靠。
(4)机头各部分润滑油情况符合说明书要求。
(5)驱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必须安装工作制动器,驱动轮处应安装安全制动器,且制动器工作可靠,符合制动力矩要求。
4、托、压绳轮:
(1)安装位置正确,无歪斜,不垂直等现象,并紧固牢固可靠。 (2)手动转动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 5、钢丝绳的编结质量:
(1)钢丝绳编结接头长度不少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 (2)钢丝绳编结后接头应整齐、均匀、无扭曲叠股等现象 6、尾轮部分:
(1)尾轮安装符合图纸要求:中心误差不大于2mm;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 高低误差不大于2mm。
(2)尾轮必须有护罩,转动应灵活可靠,无异响。
(3)尾轮滑道安装合理,尾轮总成在滑道内运行平稳,无卡阻现象。
(4)重锤部分安装合理,重锤升降自如,无卡阻现象;重锤在最低位时,低部距深坑底距离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7、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电气设备安装通用技术标准》。
8、从部件到组件人工盘动试车,检查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和全部电气部分,一切正常并符合有关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后,进行运载索和张紧索的安装。
9、空索试运行时间总和不得少于4h。空索试运行时,应对所有设备进行观察和监测,没有问题或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吊椅安装工作。
10、空载试运行:从上站和下站各安装一个空吊椅进行空载试运行,运转正常后,以1/8、1/4、1/2均匀安装吊椅,直至全部安装完毕。
11、空载运行,必须保证钢丝绳运行在每个绳槽中心,不得有掉绳,高低接触不良现象;抱索器应固定牢固,不得有窜动现象;抱索器吊椅运行通过托轮等导向装置应平稳,无碰撞、摆动及干涉现象;运行巷道全线无触及墙壁、地面及其它物体现象。
12、重载试运行:应采用模拟人员有效载荷的重物进行重载试运行,运行时间不少于6小时。运行正常可靠,吊椅无碰撞、干涉等现象。电控系统的各项功能,均应符合要求。
13、吊椅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0.7米,乘坐间距不得小于5米。
14、吊椅乘人时,脚掌离地面距离不得小于0.1米,钢丝绳离地面距离不得小于1.8米。
15、吊椅抱索器抗滑力不得小于吊椅总重力(吊椅自重力+有效载荷)。
16、设置乘人站台,且有明显的上下车站标志和提示;设置乘人制度牌板、司机操作规程牌板、猴车基本运行制度牌板等。
17、架空乘人装置应采用软启动装置;应设置有速度保护,机头、机尾越位保护,容易脱槽地段脱绳保护,巷道沿线急停保护,电控系统电机失压、短路、过载、断相保护等。
18、泄露通讯的安装,应保证巡查人员在沿途任一地点能与机头司机取得联系。 19、巷道内应有充足的照明。
六、采掘轨道安装质量标准
1、轨道中心线:
一般情况下,沿巷道中心线铺设,绞车段和车场段可靠帮铺设,但必须满足大型支架通过。
2、轨道下部基础:
轨道下部基础为巷道底板,要求底板平顺,无大的凸起或低凹,尽量减少巷道横向倾斜现象。
3、轨道接近限界:
① 综采轨道一侧,从轨道道碴面起1.6米的高度内,必须留有1米以上的人行道,巷道另一侧宽度不得小于0.5米,巷道高度、上组煤支架轨面离顶板距离为1.9米及以上,下组煤综放支架、轨面离顶板的距离要求达到2.3米及以上,马背处要适当加高。存车场内,为保证支架拐通过,道岔曲线部分轨道中心线离帮要求达到1.5米以上,车场两中心线间距达到1.6米~1.8米。
4、联络巷及切眼口段轨道曲率半径:
① 联络巷口处轨道曲率半径要求达到12米以上(最少12米),且巷道拐弯处,轨道中心线靠内侧铺设,巷道5~6米前后范围内要加宽处理,保证支架顺利通过。
② 切口弯道曲率半径最少为6米,工作面准备时,切口弯道以里5~6米范围必须按支架长度进行扩帮,支架回收时,切眼口前后3~5米必须扩帮,如扩帮困难,可不扩帮,但切眼机尾机组,溜子机尾回收完后,轨道做S弯铺设。
5、接头平整度:
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不应有硬弯。
6、轨距:轨型符合设计,允许偏差,直线段+6、-2㎜;曲线段加宽后+6、-2mm。 7、水平: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目视时,轨道不应有倾斜现象。
8、轨缝:执行临时轨道质量标准,直线段不大于5㎜,曲线段不大于8㎜。
9、钢轨:材料巷轨型符合设计,满足支架运送要求,一般综采轨道轨型为22㎏/m ;同一线路无杂伴道。运输巷轨型为22㎏/m及以上,同一线路50米以内无杂伴道,轨型统一。
10、轨枕间距:
轨枕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综采材、运巷轨道设计枕距0.8米,误差±50㎜; 11、接头方式:
接头应采用悬接形式,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100㎜,曲线段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米。
12、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13、道钉:浮离不大于2㎜,数量齐全。 14、托绳轮:
所有巷道必须安装地辊,平巷一般30-50米安装一个,上下坡地点一般15米安装一个,巷道变坡点必须安装地辊。安装的地辊须平、正,稳固、不被煤矸所埋没,数量齐全,转动灵活,钢丝绳不磨轨枕,轨枕及扣件。
15、道床:
道床整洁,道碴不埋没轨枕面,无积水、淤泥、杂物。
七、煤矿窄轨轨道质量标准
序号 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 主要运输路线 一般运输路线 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50㎜;双轨轨道 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 中心线 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双轨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 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坡度与的偏差为±50㎜,坡度误差—— 标高 50m内高差不超过1‰,即50m内高差不超过50㎜, 接头平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不应有硬弯. 整度* 直线目视直顺,用10m弦量直线目视直顺,用不超过10mm,曲线目视圆10m弦量不超过顺,用2m弦量相邻正矢差半10mm,曲线目视圆方向 径50m以上时不超过2mm,顺,用2m弦量相邻半径50m以下时不超过正矢差不超过3mm. 3mm, 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超用10m弦量不超过轨面前过10mm;倾斜绞车道不超15mm 后高低 过15mm(设计标坡点不在此限) 轨型符合设计,允许偏差直直线+6 -2mm;曲线轨距* 线段+5 -2mm;曲线段加宽加宽后+6 -2mm 后+5 -2mm 轨型符合设计或满足运量要钢轨 求,同一线路无杂拌道;钢—— 轨磨损不应超过规定 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直线段两股钢轨应差不大5mm;曲线加超高后水平,误差不大于水平* 误差不大于5mm 8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不大于8mm 井下直线段不大于5mm,曲线段不大于8mm;焊轨缝 缝无焊裂纹;地面夏季不大于7mm,冬季不大于10mm,无三处以上连接瞎缝 规格及数量用符合实际要接头处无失效,其轨枕 求,轨枕无失效 他无三根以上连续质量 失效 接头 接头用采用悬挂;直线段用对接,相对错距不大方式 于50mm;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检查 项目 备注 移交标准:检查时井下以巷道设计中心线进行选点,挂线检查.井上以中心柱为准. 1 2 移交标准:井下量取腰线至轨面的垂直距离,井上用水准仪测量. 在接头前后5m内选点检查.用2m长细绳在外轨内侧量取曲线的正矢差. 3 4 5 检查接头处前后各5m(用单丝细尼龙线规定挠度2mm 在接头前后5m内检查(轨面以下13mm处测) —— 用水平检查 6 7 8 量取小间隙 9 10 11
轨枕腐朽损坏断裂至不起作用为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