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A4纸设置 有修改兰(2)

2019-02-21 01:39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 作业设计: 1.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春节, ⑵中秋节到了, 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

3.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

教学反思:

识字2

教学要求:

6.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7.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8.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 指导看图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6

修改栏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伐 鸬鹚 画廊 三、 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打开书。

2.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

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5.出示:

bi feng ying 碧 水 秀 峰 倒 影 对 歌 榕 树 壮 乡 bi luo tuo jia

象 鼻 骆 驼 笔 架Lang 竹 伐 鸬 鹚 画 廊 ⑴学生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强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 ⑸看图理解词意。

对歌:对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壮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

竹伐: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食鱼类喉下有囊,捕的鱼就放在囊内。渔夫常用来捕鱼。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料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可以入药。 ⑺齐读生字词。

四、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出示: 碧 峰 影 鼻 2.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3.学生描红记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 作业设计

1.朗读生字以及韵文。 2.扩词:

碧 ( ) ( ) ( ) 峰 ( ) ( ) ( )

7

修改栏

影 ( ) ( ) ( ) 鼻 ( ) ( ) (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写字。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 看图说话。

1.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

2.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三、 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

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 四、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出示: 骆 驼 架 廊

4.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5.学生描红记字。 6.教师范写。

骆 、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架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横要写长一些。 廊:注意笔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1.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架 驾

( )驶 笔( ) ( )势 劳( )

峰 锋

山( ) 秀( ) 刀( ) 笔( ) 2.写出下列风景区在什么地方。

漓江 故宫 西湖 长城 中山陵 黄山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⑴暑假里 妈妈带我去桂林旅行 ⑵漓江的风景多么迷人 ⑶鹚的羽毛是黑色的吗

8

修改栏

教学反思:

识字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a)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 认真观察图画, 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

二、 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1.看图,图上有什么?(一棵树) 2.出示“ ”,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木”的古文字像 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3.学“木”字旁。

4.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 5.出示:

bai yang liu yi 松 柏 杨 柳 桌 椅 ⑴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 ⑸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

9

修改栏

三、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1.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2.“禾”表示什么?(与庄稼、禾苗有关) 4.3.教读“禾”字旁。学习相关词语。 5.出示: yang

秧 苗 稻 谷 庄 稼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 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 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

“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庄稼”,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 ⑷齐读。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b) 出示: 柏 杨 柳 椅 秧

c) 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d) 学生描红记字。 e) 教师范写。

f)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 作业设计

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 比一比,再组词。

柏( ) 央( ) 杨( ) 伯( ) 秧( ) 扬( ) 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 ) ( ) ( )( ) 禾:( )( ) ( ) ( )(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筐”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 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6.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

10

修改栏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A4纸设置 有修改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运算律第二课时 - 20111205075136667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