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蓄电池预计中断使用1-3个月时,应釆取带电解液封存保管的方法保管。 其方法是:
a、 蓄电池在保管前,应排除蓄电池的故障缺陷,按规定进行过量充电,并将电解液密度调低为1.200 g/cm3(25℃)以减少电解液对极板、隔板的腐蚀。
b、 过量充电结束,待电解液冷却后,拧上排气栓,将蓄电池各部位擦拭干净,在连接条、极柱、提把等金属部位涂上一层凡士林油。 c、 将蓄电池在台架上摆放整齐,不得重叠,盖好盖子。 <4>、带电解液封存保管的蓄电池,保管期内应做好以下的维护工作:
a、 经常保持清洁。每隔5-7天擦拭一次蓄电池外壳和沥青表面的电解液,及时消除硫酸盐结晶,必要时,可更换涂在金属部位上的凡士林油。
b、 每半月用第二阶段电流给蓄电池补充充电一次,若发现蓄电池的端电压低于规定时,应立即进行补充充电。充电结束后,电解液密度仍保持1.200 g/cm3 c、 按照规定进行实有容量检验,检验前将电解液密度调到正常规定的数值。检查后如果需继续带电解液封存保管,则再按以上方法封存。
d.无论是补充充电、放电检查、均应将其情况填入覆历本。
e.带电解液封存保管的蓄电池需要使用的时候,应擦净金属部位的凡士林油按规定进行补充充电,并将电解液密度调到正常规定的数值。 (3)、干封存保管方法
〈1〉.蓄电池预计中断使用4-6个月时,应当及时进行干封存保管(也叫油封存保管)。其方法是: a. 排除蓄电池的故障缺陷,外壳应完整无缺,保管前,按规定进行实有容量检验。其额定容量应在85%以上。 b. 符合干封存保管的蓄电池,经正常充足电,再作半放电。 c. 把蓄电池的电解液倒尽,用30-35℃的蒸馏水灌入电池内部,轻轻摇动倒出,反复几次,直到倒出来的水溶液没有混浊物为止,把蓄电池倒置一昼夜,排尽水份,擦干净后,在连接条,接线柱等金属部分涂上凡士林油,并用密封螺塞把它拧紧。 注液口密封。
d. 将蓄电池放在台架上摆放整齐,不得重叠。 〈2〉、蓄电池在干封存保管期内,每月应拧下密封螺塞,将蓄电池倒置,检查其内部是否受潮。如发现有水滴出,应立即启封或者重新封存。
〈3〉、启封检查后需要继续干封存保管蓄电池,用按
照干封存期保管的方法进行。 三、蓄电池的失效模式 由于极板种类、制造条件、使用方式由差异,最终导致蓄电池失效的原因也各异,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失效模式。 作者: 220.166.202.* 2006-10-21 02:06 回复此发言 6 电池修复教程(2) 1、 正极板板栅的腐蚀变形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合金有3类,传统铅锑合金、低锑或超低锑合金、铅钙系列。上述三种合金铸成的板栅,在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都会被氧化成硫酸铅和二氧化铅,最后导致丧失支撑活性物质的作用而使电池失效;后由于二氧化铅腐蚀层的形成,使铅合金产生应力,使板栅线性长大变形,最后使极板整体遭到破坏,活性物质与板栅接触不良而脱落或在汇流排除短路。 2、 正极活性物质脱落、软化 除板栅长大引起活性物质脱落外,随着充放电的反复进行,二氧化铅颗粒之间的组合也松弛,软化,从极板上脱落下来。 极板的制造,装配的松紧和充放电等一系列因素,都对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有影响。 3、 不可逆硫酸盐化 电池过放电、放电后长期存储、或在放电状态下存储下, 极板上将在硫酸铅的溶解、重结晶作用下生成一种粗大、难于接受充电的硫酸铅结晶,此现象称为不可逆硫酸盐化。严重时电极失效,无法充电。 4、 容量过早的损失 当用低锑或铅钙为板栅合金时,在蓄电池使用的初期(大约20个循环),出现容量突然下降的现象,使电池失效。 5、 锑在活性物质上的严重积累 正极板上的锑随着充放电循环,部分的被氧化成离子,随电解液到达负极并在负极活性物质上还原,由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在锑上比在铅上更容易还原而生成氢气,因此锑积累后,电池充电时大部分电流均用于水分解,电池不能正常充电而失效。 6、 热失控 由于充电电压过高、电流过大,导致电池温度升高,最终使电池变形、开裂而失效。 7、 负极汇流排的腐蚀 一般情况下,汇流排不存在腐蚀问题,但在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中,当建立氧循环时,电池上部空间基本充满氧气,隔膜中的电解液也可能沿极耳上爬到汇流排,汇流排的合金则会被氧化,生成硫酸铅,如果汇流排焊条合金选择不当,有杂质和缝隙,腐蚀会沿着这些缝隙加深,致使极耳与汇流排脱开,负极板失效。 8、 隔膜穿孔造成短路 个别品种的隔膜,孔径较大,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大孔,活性物质可在充放电过程中穿过大孔,造成微短路,使电池失效。
四、电液比重的变化与电池容量的关系 对于起动型蓄电池,密度每下降0.01,容量约损失额定容量的5%左右,电液密度下降与容量损失关系可参照下图:
比重值与放电量之关系: 良好
充 电
1.28 1.24 1.20 1.16 1.12 1.08 1.04
放电量(%)
第三章 铅酸蓄电池故障常用的检查判断方法
一、比重测量法
比重值(25℃) 判定 处理
1.300以上 电解液浓度过高,加液错误 用去离子水调整比重
1.250-1.280 良好 ―――― 1.250-1.220 充电不足 补充电
1.220-1.100以下 过放电,浓度过低,或可能有故障 充电后再检查
各单格比重相差0.04以上 可能单格有故障 充电后再检查
二、电压测量法
电压 判定 处理
12.5V以上 正常 ――
12.5-11.5V 充电不足 补充电
11.5V以下 过放电或内部故障 充电后再检查 三、容量测量法
容量仪显示 判定 处理 白色区 充足 ―― 绿色区 正常 ―― 黄色区 重充 补充电
红色区 放充 补充电后再检查
四、外观判定法
△:制造者责任 ×:用户责任
检验项目 故障状况 不良原因 责任
电 池 槽 破 损 1、电槽破损 △×
2、电槽成型不良或胶壳变形 △ 3、安装不当(固定松动) ×
爆 破裂 损 1、端子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 × 2、充电时火花介入 × 3、外部短路 ×
4、排气孔堵塞或未穿透 × 变 形 1、过充电 × 2、过大电流充电 × 3、排气孔阻塞 ×
排气栓 阻 塞 1、成型不良 △ 2、被沙土杂物阻塞 × 破 裂 1、成型不良 △
封 口 泄 水 1、受外力撞击或温度过高 × 2、热封不严 △
端 子 熔 损 1、外部短路 × 作者: 220.166.202.* 2006-10-21 02:06 回复此发言 7 电池修复教程(2) 2、接线连接不良 × 3、焊接不良 △ 五、内部检查法 △:制造者责任 ×:用户责任 检验项目 故障状况 不良原因 责任 电 解 液 比 重 比重过高(1.300以上) 1、初加液错误 ╳ 2、补加水错误 ╳ 1.240-1.280 良好 / 1.220-1.100 1、充电不足 ╳ 2、初加液错误 ╳ 3单格比重低 △╳ 比重过低(1.100以下) 1、过放电 ╳ 2、初加液错误 ╳ 3、电池完全无电(充电不足) ╳ 4单格比重低 △╳ 液面高度在最低液面线以下 补加水不足 ╳ 色泽混浊 1过充电 ╳ 2加入不纯物或杂质落入 ╳ 电 压 ≥12.5V 正常 / 12.4-11V 充电不足 ╳ 11-10V 1、充电不足 ╳ 2、可能短路 △╳ 10V以下 1、充电不足 ╳ 2、短路或连接反极 △╳ 第四章 铅酸蓄电池常见缺陷分析及责任 一、酸蓄电池常见缺陷: (一)电池质量原因 1. 未穿壁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