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28
A. 饮用水管网的管材质量差 , 因锈蚀、渗漏引发饮用水管网污染 B. 二次供水设计不合理会引起二次供水污染
C. 对因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病的人 , 在病因未明的情况下 ,暂不用隔离 D. 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 ,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逐级上报 278. 饮用水污染发生的原因和途径主要包括〈〉。
A. 水源污染、饮用水管网污染 B. 水源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C. 水源污染、饮用水管网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D. 饮用水管网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279. 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总原则〈〉。
A.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处置 B. 反应及时、统一领导、协调配合 C.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统一领导、依法处置
D.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统一领导、协调配合、依法处置 280. 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的处理程序是〈〉。 A. 报告 -核实 -水质污染调查一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B. 报告 –水质污染调查 -饮用者健康调查 -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C. 报告 -核实一水质污染调查 -饮用者健康调查 -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D. 报告 -核实 -饮用者健康调查-撰写调查和处理报告 281. 撰写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和处理报告时 , 不包括〈
A. 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 B. 现场调查的情况 C. 事件的后果和影响 D. 事件的处理情况 282. 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程序是报告、核实、现场调查的准备及〈〉。 A. 水污染的调查和饮用者健康状况 ( 发病 ) 调查
B. 饮用者健康状况 ( 发病 ) 调查、撰写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和处理报告
C. 水污染的调查、饮用者健康状况 ( 发病〉调查、撰写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和处理报告 D. 水污染的调查和撰写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和处理报告 283. 对二次供水污染的调查 , 应遵循〈〉原则。
A. 先高位水箱后低位水箱 B. 先低位水箱后高位水箱 C. 水箱高位低位与调查无关 D. 同时调查高位和低位水箱 二、多选题
1. 公共场所卫生涉及〈
A. 空气卫生 B. 饮水卫生 C. 微小气候 D. 公共用品用具 E. 食品卫生 2. 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场所的经营水平 B. 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C. 提高场所的服务水平 D. 保障场所内公众健康 E. 提高场所的卫生质量 3. 我国公共场所的环境特征是〈
A. 人群密集 B. 人群流动性大 C. 有建筑围护结构 D. 物品用具供人群重复使用 E. 建筑和布局不合理 4. 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A. 室内空气质量 B. 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效果
C. 从业人员的整体卫生意识和卫生素质 D. 处罚 E. 增加卫生监督员 5.1987 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已经不适应当前 卫生管理的需要 , 主要为〈〉。 A. 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 所规定的公共场所种类太少 C. 处罚力度太低 D. 监测指标少 E. 不适应卫生法制管理的需要
6.1987 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已经不适应当前 法制管理的需要,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A. 执法主体为卫生防疫站 B. 公共场所种类增加 C. 公共场所数量增加 D. 对场所经营单位的职责、义务及卫生管理要求不够 E. 处罚力度低
2013.8.28
7.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 可依法进行卫生许可的公共场 所包括 ( 〉。
A. 游泳池 B. 宾馆饭店 C. 写字楼 D. 公共浴池 E. 办公室 8. 违反 1987 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单位,卫生监督机构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的行政
处罚为〈〉。
A. 警告 B. 罚款 C. 暂扣 \卫生许可证 \停业整顿 E. 通报 9. 按所用工作介质分类 , 大型公共场所常用的集中空调系统类型为〈〉。
A. 全空气系统 B. 风机盘管系统 C.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D. 全新风系统 E. 全回风系统
10.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所引起的人群健康危害主要包括〈
A. 空气传播性疾病 B. 过敏性疾病 C. 水性疾病 D. 食源性疾病 E. 不良建筑综合症 11. 公共场所室内的新风不应来自〈
A. 建筑物的走廊 B. 室外 C. 建筑物天棚吊顶内 D. 机房 E. 室内 12. 集中空调系统一般包括多个循环系统 , 其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 关的系统是 ( 〉。
A. 冷冻水循环系统 B. 冷却水循环系统 C. 制冷剂循环系统 D. 空气循环系统 E. 空调风管系统
13. 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 在空调系统日常管理中每六个月需要检
查或更换一次的设备和部件是〈〉 .
A. 空气过滤器 B. 开放式冷却塔 C. 空气过滤网 D. 空气处理机组 E. 空调风口
14.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督对象 有〈〉。
A. 清洗机构 B. 公共场所经营者 C. 专业清洗机构 D.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E. 卫生学评价机构
15. 专业清洗机构应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清洗 , 这些规定主要包括〈〉。 A. 清洗设备要求 B. 清洗方法要求 C. 清洗价格要求 D. 清洗程序要求 E. 污物处理要求 16. 公共场所室内噪声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 主要包括 (
A.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B. 对听力的影响 C.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D. 对心脏的影响 E. 对心理的影响 17.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场所内空气中的化学指标包括 (
A. 一氧化碳 B. 温度 C. 可吸入颗粒物 D. 新风量 E. 甲醛 18. 公共场所内可能通过公共用品用具传播的传染病包括〈
A. 呼吸道传染病 B. 肠道传染病 C. 艾滋病 D. 性病 E. 皮肤病 19. 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 , 提出了卫生要 求的空调设备与部件包括 ( 〉。 A. 冷却水塔 B. 风管 C. 冷冻机组 D. 冷凝水盘 E.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20.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集中空调送风中 微生物指标包括〈〉。 A. 细菌总数 B. 真菌总数 C.?-溶血性链球菌 D.PM10 E.TVOC 21.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送风中 PM10 浓度的检测仪器为光散射便携式直读仪器 , 其颗粒物捕集特性应满足的要求是〈〉。
A.Da50=10 士 1.0 微米 B.Da50=10 ± 0.5 微米
C.δg=1.5 ± 0.1 D.δg =1.5 士 1.O E. δg ≤1.5 22. 符合空调风管检验要求的采样面积为〈
A.200cm2 B.100cm2 C.50cm2 D.25cm2 E.1m2 23. 集中空调系统的某些设各部件污染后容易造成人群健康危害 , 这些设备部件是〈〉。 A. 表冷器 B. 风管 C. 开放式冷却塔 D. 空气过滤器 E. 制冷机 24. 宾馆饭店中的公共用品用具主要包括〈
2013.8.28
A. 剃须刀 B. 床上用品 C. 洗浴用品 D. 牙刷 E. 杯具 25. 为保证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所必须采取消毒程序为〈
A. 去污清洗 B. 消毒 C. 清水冲净 D. 保洁存放 E. 浸泡消毒 26. 公共场所检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现场快速检验方法包括〈
A. 空气细菌总数检测 B. 微小气候检测 C. 空气中CO检测 D. 空气中 PM10 检测 E. 室内噪声测定 27. 卫生监督员应具各的要素包括〈
A. 大专以上学历 B. 法律法规的准确作用 C. 严格正确的执法程序 D. 良好的道德水平 E. 卫生规范和标准的熟练掌握
28. 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和标准主要包括〈〉。 A. 传染病防治法 B.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C.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D.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E.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29. 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包括 ( 〉。
A. 卫生监测 B. 图纸审查 C. 卫生技术指导 D. 建筑布局 E. 行政处罚
30. 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关键环节是〈
A. 公共场所所在位置 B. 公共用品用具、泳 ( 浴 ) 池水消毒效果
C. 室内空气质量 D.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 E. 强化管理相对人的自律行为 31. 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基本方法是〈
A. 现场观察 B. 询问调查 C. 卫生监测 D. 现场记录 E. 监督指导
32. 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卫生组织、卫生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B. 基本卫生设施、消毒设施是否完好及运行情况 C. 场所的竣工验收资料 D. 场所内外环境卫生状况 E. 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情况
33. 各类公共场所均涉及到的卫生监督内容有〈
A. 卫生管理制度 B. 空调系统卫生状况 C. 卫生设施情况 D. 公共用品用具 E. 卫生许可证 34. 公共场所发生传染病的处理原则是〈
A. 及时报告疫情 B. 妥善处理病人 C. 保护现场 D. 疫源地处理 E. 对接触者和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35. 对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的要求是〈
A. 明确事故报告范围 B. 明确报告责任人 C. 明确报告时限 D. 开展事故调查 E. 报告调查情况 36. 公共场所发生健康危害事故的处理原则是〈
A. 抢救受害者 B. 消除有害因素 C. 保护现场 D. 调查取证 E. 追究事故责任 37. 下列哪些是化妆品可能引起的主要风险和危害 ?
A. 刺激性伤害 B. 过敏性伤害 C. 感染性伤害 D. 全身性伤害 E. 以上都不是
38.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对化妆品风险的控制措施 ? 〈〉
A. 通过《化妆品卫生规范》对化妆品原料作出限制使用规定 B. 市场监督
C. 对特殊用途化妆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事前许可 D. 对化妆品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 E.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
39. 下列哪些属于卫生部化妆品卫生监督的职责 ? 〈〉
2013.8.28
A. 制定全国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 , 检查、指导全国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组织经验交流 B. 组织研究、制定化妆品卫生标准
C. 审查化妆品新原料、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 , 批准化妆品新原料的
使用、特殊用途化妆品的生产、化妆品的首次进口
D. 组织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的化妆品卫生重大案件的调查处理 E. 化妆品广告监管
40. 下列哪些属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化妆品卫生监督的职责 ? 〈〉
A. 主管辖区内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 , 负责检查、指导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 ,
组织经验交流
B. 对辖区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发放《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C. 初审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卫生质量 , 负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
D. 组织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认为的辖区内化妆品卫生较大案件的调查处理 E.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发放
41.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制定的目的是〈
A. 加强化妆品的卫生监督 B. 保证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 C. 保障消费者健康 D. 进行化妆品法制化管理 E. 规范化妆品生产和销售行为 42. 下列是《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内容有〈
A. 化妆品生产的卫生监督 B. 化妆品经营的卫生监督 C. 经常性卫生监督 D. 化妆品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监督 E. 化妆品卫生监督机构与职责 43. 根据化妆品定义 , 化妆品使用的目的为 (
A. 清洁、消除不良气味 B. 护肤、美容 C. 修饰 D. 美化、消炎 E. 消除体臭、防痱子和湿疹 44. 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的化妆品有 ( 〉。
A. 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有
B. 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 C. 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普通化妆品 D. 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化妆品 E. 未注明生产日期的化妆品
45. 为适应 WEO 的需要 , 卫生部对化妆品的卫生管理进行了调整 ,2004 年 8 月 1 日后进行化妆品卫
生许可的项目有 ( 〉。
A. 进口普通化妆品 B. 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 C.国产普通化妆品 D. 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 E. 化妆品生产企业 46. 下列化妆品产品宣传中 , 不正确的是〈
A. 有效率 80% B. 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C. 使用前请做过敏试验 D. 使用中发现皮肤出现发痒、发红现象立即停止使用 E. 具有抗菌作用 47. 下列防晒化妆品 SPF 标识 , 不正确的是〈
A.SPF1 B.SPF5 C.SPF10 D.SPF30+ E.SPF35 48. 化妆品标签应注明〈
A. 产品名称、厂名 B. 适应症 C. 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 D.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E. 疗效
49.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使用于化妆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为 (
A. 铅及其化合物 B. 汞及其化合物 C. 硒及其化合物 D. 镉及其化合物 E. 砷及其化合物 50. 化妆品中着色剂的允许使用范围可分为〈
A. 适用于各种化妆品 B. 专用于仅和皮肤接触的化妆品 C. 适用于除眼部用化妆品之外的其它化妆品 D. 专用于不与黏膜接触的化妆品 E. 专用于仅和皮肤暂时接触的化妆品 51. 对化妆品成品的一般要求包括〈〉。
2013.8.28
A. 化妆品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有关化妆品原料的所有要求
B. 化妆品不得对施用部位明显刺激和损伤 C. 化妆品必须使用安全 , 且无感染性
D. 化妆品必须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学质量 E. 化妆品中的有毒物质必须符合常见有毒物质限量要求
52.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 , 化妆品应当标注的内容有 ( 〉。
A. 生产许可证标记 B. 产品的规格、等级、数量和质量
C. 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D. 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E. 使用说明 53. 化妆品产品必须标注的内容有〈
A. 产品名称 B. 制造者名称和地址 C. 产品标准编号 D.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E.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54. 化妆品可以不标注内容有〈
A. 产品产地 B. 认证标志 C.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D. 产品条码 E. 制造者的地址 55. 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的内容有〈
A. 不得标注适应症 B. 不得宣传或暗示 \抗菌、抑菌、除菌 \及其它疗效 C. 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 D. 不应使用医疗用语或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 E.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传特殊功效 56. 化妆品生产车间更衣室设置应包括 ( 〉。
A. 流动水洗手 B. 空气净化消毒设施 C. 衣柜 D. 鞋柜 E. 风淋
57. 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 , 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 取得预防性健康证明方可从事化妆品生产。对患有〈〉疾病的患者按国家《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执行。
A. 病疾 B. 伤寒 C. 病毒性肝炎 D. 渗出性皮肤病 E. 活动性肺结核 5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对使用的消毒灯要定期监测辐射照度 , 防止消毒无效或使用损坏的紫外线消毒灯。一般不得使用臭氧发生器消毒空气 ,因为它可以损坏化妆品中有效成分
B.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于清洁区内 , 其生产车间距有毒有害污染源不少于 30 米 C. 为减少污染 , 生产区应置于清洁区内 , 且位于当地主导下风向侧
D. 厂区内应当定期或者必要时采用药物灭鼠或捕鼠器、粘鼠胶等方法进行除虫灭害工作
E. 生产中所用物料应除去外包装后经缓冲区域送入生产车间 ,如外包装不能去除 , 则应擦洗干净或换作室内包装桶
59. 乳化和分散生产单元中用到的设备有 ( 〉。
A. 各类搅拌设备 B. 真空乳化机、超声波乳化机 C. 胶体抹 D. 均浆机 E. 砂磨机 6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妆品生产车间应从原料→半成品→成品 , 从清洁区→非污染区→污染区的流程进行布局 , 切忌出现交叉或倒流现象
B. 生活饮用水直接作为生产用水时还不能满足各种工艺用水如膏霜类、香水类产品的要求的 , 需要进一步纯化 , 以制得纯净水
C. 生产企业应当根据生产产品类别及工艺的需要设置二次更衣室 , 尤其是灌装间应设置独立的、与灌装间相连仅供灌装间人员使用的二次更衣室 D.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称为一次污染
E. 原料贮存期较长时 , 应先检验微生物质量后再使用 , 一般每3- 6 个月检验一次 61. 化妆品产品的许可项目包括〈
A. 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 B. 进口普通化妆品事前备案 C. 化妆品新原料卫生许可 D.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 E. 国产普通化妆品实行事后备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