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51分)
1、你能辨认出这些词语并把它们工整地写在括号中吗?(6分) lǎn duò sōu suǒ xìng gé ( ) ( ) ( ) zhì huì róng qià mǐn jié ( ) ( ) ( ) 2、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试试看。(只写序号)(6分) ①风( )日丽 ②神态自( ) ③柳( )花明
④号( )大哭 ⑤( )如烟海 ⑥得意( )( ) (1)描写自然景物的: (2)写人物神态的:
3、文中许多精彩片断,你一定积累不少了,请你按原文填空。(8分) (1)叶尖(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也不留点儿( )。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 ( ),好像( )。 4、根据情景写诗句、格言警句。 (6分)
(1)同样是送别诗,李白笔下是“孤帆( ), ( )天际流。”王维笔下是劝君( ),西出( )。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2)《题西林壁》中寓含一定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5、连一连(4分)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已恶小而为之。 《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嘻;行成于思,毁于随。 刘备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韩愈 有志者,事竟成。 牛顿 6、仿写例句。(6分)
例: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1)跑步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快得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销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_________________也带去了___________ 例: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这三处景观以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给“我” ___________,并请“我” ___________,使“我”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___________,对人___________,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
第26页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4、登上万寿山,站在( )的前面向下望,( )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的树丛,( )。着黄的绿的( )屋顶和( )的宫墙。正前面,( )静得像一面( ),绿得像一块( )。( )、( )在湖面慢慢地( ),几乎不留一点( )。向东( ),( )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 )和城里的( )。
问题:作者的观察点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观察?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二、阅读:(19分)
散 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yuàn)____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改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这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shà c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拌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耳的小脑袋,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是一口水波粼鳞的鱼塘。“我走不过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dūn)_____下来,背着母亲,妻子也(dūn)_____下来,背起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第.走得很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填在文中横线上。给正确拼音划上横线。(3)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词抄下来,并各仿写两个(3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4分) ( ):忍受。耐苦支持。
第27页
(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形容波光。 (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 阅读这篇短文后,回答问题。(9分) (1)我们一家人在什么地方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上我们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最后谁决定到了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章,你觉得这一家人有什么美德?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以“我喜欢_______________”为题,在自己喜欢的动物中选一种写下来。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感情真挚。(30分) 第28页
200
四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yī lài
qīng yíng
jiān bǎng du?
( ) ( ) ( )
( ) fang xì guī fàn zào ra
dūn ( )
( )
( )
( )
二、组词语。(10分)
隐( ) 载( ) 哲( ) 稳( ) 栽( )
暂( )
腾( )( )
握( )( ) 几jī( )
喝ha
( )
三、用“________”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写在( )里。(4分)
1. 这件感人的事情仿沸就发生在昨天。( ) 2. 老师向我们推存的《爱的教育》真好。( ) 3. 我天天像堂倌似的待候小狗毛毛。( ) 4. 台湾与大陆虽然着宽阔的海峡,但是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耀( )( )威 ( )( )而安 欣( )若( ) 金碧( )( ) ( )天( )地
水天( )( )
五、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 )的榕树 漂亮的( ) ( )信心 兴奋地( ) 感到( )
一( )古诗
六、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在“_________”上。(2分)
①有志者事竟成 ②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第29页
爱迪生小时候被人称为“智能低下的人”。但他下定决心做出一番大事业。后来果然凭着他坚定的意志和不懈(xia)地努力,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要求做。(1、小题1分,2小题2分。共3分)
1. 根据句意划掉不恰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奇迹)的钱塘江大潮吸引了中外游客。
2. 根据句意填上恰当的内容,使句子具体。
今天很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写古诗《题西林壁》。(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11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勤勤恳恳。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不服气,心想:蜜蜂一早工作,我们也一早就工作;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呢?想来想去,蚂蚁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气呼呼地问:“喂,小蜜蜂,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填空(4分)
称赞的近义词是( );称赞的反义词是( )。
2. 小蚂蚁听了蜜蜂的话,会怎么样呢?把想象的内容写在文中的“____________”上。(4分) 3. 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用“√”表示。(3分)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人们喜爱蜜蜂。( )
(2)真正的勤劳就是像蜜蜂一样为人们做事。( )
(3)蚂蚁的勤劳是为自己,因为付出了劳动,也是勤劳的表现。( )
十、阅读文章,然后按照提示及要求的内容做。(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0页